上個世紀(jì)50年代中后期,中央政府決定大規(guī)模開發(fā)北大荒這塊處女地。1958年3月,在河北宣化炮兵學(xué)院任教的青年教師王世儉被下派到北大荒,分配到黑龍江密山農(nóng)墾局五分場,先后在幾個分隊任“特別參謀長”。剛到而立之年的王世儉,在北大荒總共呆了兩年半時間,后轉(zhuǎn)業(yè)當(dāng)了一名人民教師。這兩年半時間親身經(jīng)歷的一幕一幕在他生命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從河北省邯鄲28中學(xué)退休以后,他寫下了長達數(shù)十萬言的回憶錄。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對這段往事做了詳細(xì)的介紹,披露了很多原先根本沒有形成文字的故事。這些故事中有感慨、有遺憾、有自豪也有反思。2001年12月26日,王世儉因病去世。而他的弟弟——長春市第一汽車制造廠的王盱衡,手中始終珍藏著這份寶貴的遺稿,他說:“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很害怕這段真實的歷史被逐漸忘記。”
非常男女的速配婚姻
北大荒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天寒地凍,氣候惡劣,人跡罕至。要開發(fā)北大荒就要有人,可是從哪里來那么多人呢?剛開始是派部隊兵團來進行大規(guī)模建設(shè),但是軍人基本上都是男性,性別單一,不利于這項長久性的工程。后來,各地政府(尤其是山東、河南等人口集中且比較貧困的地區(qū))開始鼓勵年輕女性(俗稱“童女”)到這里來和軍人組成家庭,安居此地,以進行曠日持久的建設(shè)。
王世儉這個“特別參謀長”的重要任務(wù)之一,就是幫助這些年輕人“速配”婚姻。他先給那些參加過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已經(jīng)二十六七歲的老兵們開了個座談會。還沒等王世儉開口,就有人問:“參謀長,她們能看上我們這些老兵嗎?給我們交個實底!”王世儉說:“現(xiàn)在跟戰(zhàn)爭年代不一樣了,女人選丈夫的標(biāo)準(zhǔn)也改變了,人家來這里的目的有三個:第一是能吃飽;第二是掙到現(xiàn)錢;第三是嫁個能掙錢會過日子的好小伙子。因此,你們必須主動去靠近‘童女’們!”說著,他舉起手里一個紅色的本子,“這是你們喜結(jié)良緣的登記簿,只要兩個人互相看中了,就算是合法夫妻。”他的話鼓舞了小伙子們。晚上,在隊里舉辦的舞會上,小伙子們和“童女”們跳起了歡快的舞蹈。就在這天晚上,一對男女產(chǎn)生了感情,王世儉聞訊后馬上找到他們:“既然有了意思,就特事特辦,馬上結(jié)婚。”那對青年都是樸實的農(nóng)家孩子,想想早晚也要走這一步,還不如早點結(jié)婚,以便享受到政策上的優(yōu)惠——隊里有規(guī)定:速配成功的男女可以分得一套房子,于是他們成了王世儉手下的第一對“吃螃蟹”的夫妻。
初戰(zhàn)告捷,王世儉乘勝出擊,天天拿著隊里惟一的一架照相機在野地里轉(zhuǎn)悠,只要見到有苗頭的青年男女,馬上就給他們拍“訂婚照”。時間長了,人們習(xí)慣了這種方式,不再像第一對那樣感到難堪。有的青年還大大方方地跑到王世儉這里來請他照相。
但是,隊里總共有上百對男女,很難在一夜之間速配成功,這需要一段時間。而“水利隊”的到來又讓王世儉感到了危機。400多人的大隊伍,浩浩蕩蕩,搭建了臨時工棚,熱火朝天地準(zhǔn)備大干一場。和隊里舉辦了一次籃球比賽之后,幾個童女和水利隊的小伙子們套上了“老鄉(xiāng)”,聊得很熱乎。而王世儉知道,他們這里來的童女和老兵們數(shù)量相當(dāng),甚至可以用“一個蘿卜一個坑”來形容,如果被水利隊的小伙子們“騙”走幾個,自己這個參謀長問心有愧啊!于是,他連夜給童男們訓(xùn)話:“自古‘有剩男,沒剩女’,修水利的來了,形勢嚴(yán)峻,你們可要抓緊機會。”接著又去開導(dǎo)童女們:“野花沒有家花香,跟那些不知根不知底的人在一起,將來怎么樣誰都說不清,等咱們的新房子建完,有吃有穿也有的住,日子多好!那才是真正的安居樂業(yè)呢!”
已婚的那些夫妻們感激王世儉的撮合之情,現(xiàn)在也都幫著王世儉來做工作。他們主動和還沒有配成對的聯(lián)系,給他們牽線搭橋,一對結(jié)婚了,又一對結(jié)婚了……短短的幾個月內(nèi),隊里的青年男女終于全部速配成功!水利隊的小伙子們前來賀喜時,感慨地說:“你們的參謀長簡直就是個把家虎,童女們一個都沒有外流?!?/p>
現(xiàn)在的人可能不理解當(dāng)時的這種方式。但是,在那特定的年代里,一切都是匆匆上馬,數(shù)以萬計的田地等著他們?nèi)ジN。這些童男童女組成的家庭成了北大荒的第一代人。他們在那里繁衍生息,把這片荒蕪的土地變成了生產(chǎn)糧食的萬畝良田。
守著房子,住在地窨子里
王世儉在北大荒的第一宿,是在地窨子里度過的。在地上挖一個洞,鋪上點烏拉草,再放上一床被褥,就算是一間房子了。其實,一排排嶄新的房子早就矗立在了荒涼的野地上。但是,這些房子并不能住人,因為來這里的人,都不會搭炕。所謂的“炕”,就是用土堆起來的土洞,沒法燒火,一點上火,就四面冒煙;墻上也沒有抹泥,四面透風(fēng),因此室內(nèi)溫度時常維持在0度以下。人們守著這樣的房子,還不如住在地窨子里暖和。這個隊曾經(jīng)發(fā)生過山東的童女被集體“凍”跑過的事情。
北大荒氣候惡劣,居住條件就越來越擺在了重要位置。隊長跟王世儉商量:“現(xiàn)在你來了,咱們的第一條軍令就是修好火炕,抹好墻?!?/p>
最后他們決定,12名軍官,每人先拿出半個月的工資,湊錢買磚,回來搭炕。然后幾個排分工合作,有的翻松凍土層,有的出去扳干樹枝,準(zhǔn)備燒水燒炕;又派了幾個好手,專門到其他隊里跟人去學(xué)搭炕;有的和泥準(zhǔn)備抹墻;而那些“童女”則受命去割烏拉草,回來編大筐。
泥和好了,抹到墻上,還沒等粘住,就掉了下來。再抹上去,又掉下來,大家都沒了辦法。一向善于鉆研的張祥(曾是哈爾濱軍工大學(xué)熱力學(xué)講師)觀察了半天,說:“氣候太冷時不能抹墻,根據(jù)工程學(xué)原理,零下10度以下,把泥往墻上用力甩就行。當(dāng)年,曹操曾用此法在甘肅修筑城墻?!贝蠹乙辉?,果然成功。此后,大家就讓張祥來做技術(shù)指導(dǎo)。
接著,磚也買回來了。大家在王世儉的示范下,開始學(xué)著搭炕——怎樣在墊好的實土層上砌煙洞,炕梢兒如何留煙道,如何在出煙口搭擋風(fēng)板……大家一邊干一邊互相商量。一夜之間,所有的房子都搭好了火炕。然后人們把堆積如山的干樹枝塞進炕洞里,輪流休息,輪流燒火,從外面看去,各個房子都是濃煙滾滾。終于,炕開始冒潮氣了,炕面干了,墻面也干了……忙活了一夜的人們,都爭先恐后地擠到熱炕上去,酣然入夢。
而那些受命編“大筐”的“童女”們則有些迷惑,為什么要編這些東西呢?
第二天清晨,幾個起早的人發(fā)現(xiàn),那15個大筐中,有12個,排成兩排,就地躺在一間大空屋子里,每個筐口,都露出一個腦袋。原來,里邊正在睡覺的是那些沒地方住的軍官們!這其中,就有王世儉。
有些人落淚了……
特殊年代的特殊債務(wù)
開發(fā)北大荒,就是要把北大荒變成良田。那個年代,以糧為綱,路線不可動搖。隊長和王世儉帶著其他干部們一起在濃江下游一帶考察,看如何開發(fā)這片土地。“咱們隊的地,沒有攔江大堤,種水田可能有困難。”有人提議說。這時,張祥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由于他在“抹墻”事件中表現(xiàn)出來的才華,大家都很尊重他的意見。他說:“濃江發(fā)源于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會合處,咱們隊海拔在100米以下,常年積水,盛夏雨季,下游就一片汪洋,方圓百里都看不到村莊,所以,在永久水利工程建成之前,不能‘以糧為綱’?!睆埾檎J(rèn)為現(xiàn)在周邊掀起開發(fā)熱潮,野生動物都被逼到了這里的森林和灌木叢里來了。從雪地上的腳印可以看出,這里的動物有狼、野豬、狐貍、黃鼠狼和野雞,咱們這里都是軍人出身,好射手很多,打來獵物,就有吃的和賣的,光打獵這一項,收入就很可觀。“另外,樹林里有蘑菇、木耳、松子、核桃等,這些都取之不盡,賣到供銷社,立刻就能換成錢;這里的葦子溝長20公里,都是建房和造紙的好原料。把這些天然資源利用起來,那就是無限的財富?。 ?/p>
王世儉首先舉手同意了張祥的意見。接著,召開全體職工大會,通過了張祥的提議:8隊以副業(yè)為主進行生產(chǎn)。
在老獵人的指導(dǎo)下,僅僅用了3天時間,王世儉他們一共打了3條狼,20多條狐貍,200多只兔子和上百只黃鼠狼。職工們吃上了野味,開了葷腥,墻上四處釘滿了各式各樣的“皮子”。其中有一只雄狐、兩只雌狐,只傷了腿,被活捉了回來。王世儉見狀,釘了幾個狐貍籠子,把那三只狐貍養(yǎng)了起來。狐貍是肉食動物,就喂它們現(xiàn)成的狼肉,沒想到,那幾只狐貍大概是祖祖輩輩被狼吃怕了,嗅到狼肉的氣味,嚇得一動不敢動。幸虧有兔肉可吃,狐貍才不至于餓死。
五六十年代,還沒有禁獵,那是特殊年代欠下的特殊債。后來國家逐步開始禁獵了,證明人們已經(jīng)有了環(huán)保意識。而留在王世儉腦海里的,則是當(dāng)年豪情滿懷的英雄主義。不過,有一件事卻是那個年代的另類,王世儉認(rèn)為,那可以算作最樸素的環(huán)保意識的萌動。有個人槍法很好,見著狐貍就打。為這事,張祥和他吵過不少次。張祥認(rèn)為,8隊捉住的狐貍?cè)υ诨\子里養(yǎng)殖,因為是近親繁殖,四代以后,產(chǎn)仔就會變少,抗病力減弱,皮毛質(zhì)量也差了,因此張祥說,就是槍法再好,也不能把野外的狐貍打絕了,必須保留一些,到那時可以捕來配種,這樣,8隊就可以年年養(yǎng)出好狐貍?!皠e看咱們能造衛(wèi)星上天,可咱造不出好狐貍!”后來,張祥的提議得到了王世儉的支持。對無休止的打獵進行了一些有組織的節(jié)制。
階級斗爭的世外桃源
1959年,全國都在搞大批判和階級斗爭。北大荒的農(nóng)場也收到了上面下發(fā)的一摞摞的文件。李隊長讀文件時,講了一番當(dāng)前的形勢,然后說:“咱們這里無霜期短,無論干什么事,都要盡快盡早,不能拖延,因此時間要按小時計算。在北大荒,最主要的任務(wù)是抓生產(chǎn)!”這一句話,使所有有過“前科”的人懸著的心都放了下來。王世儉就是其中一個。他在宣化炮兵學(xué)院任講師期間,因為有“中國不能一切都跟在蘇聯(lián)后面走”,“蘇聯(lián)在搞大國沙文主義”等言論,被劃為“中右分子”。雖然被派為特別參謀長,但一遇到政治風(fēng)暴襲來的時候,心里就開始發(fā)慌。隊長的話給這些人吃了個定心丸。
大家在這樣團結(jié)和諧的氛圍里,和惡劣的自然條件做著斗爭。天氣好的時候,大家抓緊一切時間去耕種。假日時,則集體聚到火炕上打撲克。不論官銜不論男女,擠作一團,大聲吆喝著,很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悠閑。一天,大家正在熱火朝天地打著撲克,天上忽然飄起了鵝毛大雪。隊長大喊一聲:“壞了,地里的蘿卜還沒收完,下完雪肯定要都被‘拍’在下面,非凍壞不可。全體出動,搶收蘿卜!”所有人員迅速換上了鞋,跑步來到蘿卜地,奮力開拔。不僅老兵們,就連平時最受優(yōu)待的“童女”們也都加入到了干活的隊伍。一會兒工夫,地上的蘿卜就堆積如山。地上的雪先是沒了腳面,接著沒了腳脖子,凍得“童女”們都快站不住了。北大荒的天冷起來,用“滴水成冰”來形容,一點也不夸張。不到一個小時,蘿卜全部拔完,厚厚地用干草苫好。
在歸途中,王世儉對大家說:“回到屋子里,先用雪摩擦腳心、腳趾,擦熱了再用熱水洗?!蓖砩?,大家在溫暖的房子里喝著燙嘴的蘿卜湯,打著撲克,頗有一種收獲后的怡然。
1960年元旦,王世儉做了一個總結(jié):一排養(yǎng)狐貍280只,黃鼠狼200只,售出狐皮100張,每張300元,共賣得30000元。冰窖里的兔肉,可供飼養(yǎng)的狐貍和黃鼠狼吃多半年;二排養(yǎng)鴨800只,魚5000尾,已經(jīng)售出10000多元錢;三排銷售葦席30000元錢,其他如木耳、松子、蘑菇等山貨賣了5000元。此外,他們還收獲玉米2萬斤,土豆4萬斤,足可以吃到來年清明節(jié)!隊長說:“咱們的副業(yè)成本極低,收入豐厚,可見,以副養(yǎng)農(nóng)的路線是正確的?!?/p>
其實,最讓人們感到難忘的還是這里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很多受到過“沖擊”的人在這里得到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因此,王世儉把北大荒度過的時光當(dāng)作了自己最寶貴的時光……
(責(zé)編 江有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