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1982年的發(fā)掘中,我們發(fā)現(xiàn)F901所處的斷崖上斷斷續(xù)續(xù)地露出幾十厘米厚、數(shù)十米長的紅燒土層。聯(lián)想到以前發(fā)掘的F405大型建筑附近就曾存在這種現(xiàn)象,依此類推,附近很可能有大型房址。于是,我們通知了這塊土地承包人,正好他是當時的邵店大隊長,思想工作一說就通,他放棄了種冬小麥的打算,這樣我們順利地在1982年預留了60×26平方米的發(fā)掘用地。
1983年6月初,我們一行五人抵達大地灣工地,6月9日正式開工。為了探明情況,先順著崖邊紅燒土暴露的方向即南北向布了四個探方,主要由我、趙建龍、許永杰負責。發(fā)掘進度很快,第四天,許永杰負責的T901挖至1.7米處,普遍露出含有大塊紅燒土的文化堆積。6月20日,紅燒土堆積下面開始暴露大型建筑的墻體和附壁柱。大家興奮地聚在一起,簡單協(xié)商后決定順著墻體先試掘一小塊,既探明居住面的情況,又可掌握墻體的保存高度。我們一齊動手,三把小鏟同時工作,不一會便挖到室內與居住面的相接處。令我們驚嘆不已的是,居住面異常平整,墻體竟然保存有0.8~1米高!既然是座建筑,我們當即按照考古規(guī)程為之編號,于是從這一天起,5000年前誕生的史前殿堂被冠以F901之名而四海傳揚。
之后的兩天里,我們相繼清理出了F901的正門和東旁門,門寬1.1和1.2米,是一般房址門寬的2倍多,左右兩側均有直徑達0.5米、殘高近1米的大柱。
24~26日,我們相繼在已掘范圍的北部、西部又開了三個探方。這一段時間正是當?shù)責o云少雨的干旱季節(jié),大家早出晚歸,經(jīng)10天努力,F(xiàn)901主體全面出露,其顯示的恢弘氣勢已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其主體呈梯形平面,前墻長16.7米、后墻長15.2米、寬8米,面積約130平方米。前后墻各設八個附壁柱,柱徑達0.4~0.65米。與一般史前建筑不同的是,正面開設三個大小相近的門。其結構既承襲了遠古民居土木結構的傳統(tǒng),又開創(chuàng)了后世宮殿建筑之先河。
7月7日,時任省文物工作隊副隊長的張學正與攝影師蔡義選同志來到工地。我們支起一個在農機站定做的鐵架子,蔡登到頂端將F901整體出露情況用照相的形式永久保存下來。9日張隊長主持召開全體人員參加的會議,大家認為F901暫不宜繼續(xù)發(fā)掘,應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擬定保護方案。
兩個月之后的9月10日,F(xiàn)901的發(fā)掘由我和趙建龍執(zhí)鏟再度開工。開工當日,即在中部發(fā)現(xiàn)圓形大灶臺,直徑2.6米,殘高0.5米,灶臺中部積存有厚達數(shù)十厘米的白色草木灰,客觀存在與普通民宅的灶臺絕然不同。之后又清出了室內頂梁大柱,外徑0.9米,中心柱洞內徑0.5米,即當時作為頂梁柱的圓木直徑至少有0.5米。從屋頂塌落堆積分析,當時屋頂有密集的木條,間距3~5厘米。粗大的頂梁柱、大量的木椽不會來自外地,而應直接選自當?shù)亍S纱送茢喈敃r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非常良好。
隨著塌落堆積的清除,居住面在我們的小鏟下逐漸顯露于世。其外觀酷似當今的水泥地坪,表面光潔平整,呈黑青色,做工考究,凡親眼目睹者,無不為之驚嘆叫絕。當使用發(fā)掘鏟敲擊時,鏗鏘作響,足見其堅硬程度。后來,經(jīng)甘肅省建筑科學研究所用儀器檢測,抗壓強度相當于今日的100號水泥砂漿地面。歷經(jīng)5000年的歲月侵蝕,F(xiàn)901地面仍有如此的高強度,可謂建筑史的奇跡!
9月24日,張隊長再次來到工地指導并執(zhí)鏟參加發(fā)掘,剛從北京大學考古系畢業(yè)的戴春陽同志也加入了我們的隊伍。這時發(fā)掘進度加快,我們必須搶在天氣變冷之前基本結束工作。攝影師蔡義選留住工地,邊發(fā)掘邊拍攝。進入10月以后,開始在居住面上出土成組器物,有些陶器夾在大燒土塊之間的空隙中得以完整保存;有的雖被塌落的屋頂砸破,卻仍保持著原有的形狀,而且無缺失。這是一組罕見的造型奇特的陶器,其中有造型凝重的四足鼎、一件完整的可作水平儀的條形盤,兩件帶有環(huán)形把手的類似今日撮糧食的撮箕,有四個鏤孔的小平底釜及帶器蓋的大型陶罐。這組陶器造型別具一格,僅見于F901,在一般居址中從未發(fā)現(xiàn),意味著它們有特殊的用途,表明這是一組部落共用的、極可能是大型禮儀活動才使用的器皿。
與此同時,發(fā)掘仍在緊張地有條不紊地進行。考古現(xiàn)象愈加復雜,F(xiàn)901的發(fā)掘進入最后的關鍵階段。F901之前即南部,出現(xiàn)兩排柱洞和一排柱硅石,其范圍與F901相近;之后即北面仍有黃土硬面,并出土大型陶缸等儲藏器;前墻分別向兩翼延伸,西側還出土成組器物和完整的顏料研磨盤。由此看來,F(xiàn)901原來是一復合式建筑,此前發(fā)現(xiàn)的是主室,其左右還有經(jīng)側門相通的側室,前有16×8平方米的軒棚以及寬闊的廣場,后有分室。整個布局主次分明、錯落有致,形成一個功能不同、結構嚴謹?shù)慕ㄖ后w。
F901充分顯示了5000年前大地灣的繁榮和輝煌,我們有義不容辭的保護責任,一定要盡心盡力,將F901史前文明完好保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