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姜學名盾葉薯蕷,屬薯蕷科多年生纏繞莖草本植物,是傳統(tǒng)中藥材。其地下莖富含皂甙,經加工可生產水解物、皂素、冠心寧、雙烯、黃體酮等一系列產品。這些產品在醫(yī)藥上應用價值極高,是生產腎上腺皮質激素、性激素、蛋白酮化激素三大激素類200余種甾體藥物的起始原料。這些藥物廣泛應用于鎮(zhèn)痛、消炎、抗毒素、避孕、保健和美容的領域。由于世界上野生資源枯竭,只能依靠人工栽培來提供原料,是近年來新興的一個具有發(fā)展前景的產業(yè)。據專家預測,黃姜在15~20年內難以改變供不應求的局面。
由于黃姜資源短缺,用黃姜等加工生產的皂素等產品價格居高不下。目前皂素國際市場價為48萬元/噸,雙烯為120萬元/噸,冠心寧在1000萬元/噸左右。由于種植加工的黃姜產品非常暢銷,并能獲取較大的利潤,所以迅速激起農戶種植黃姜的熱潮。江西省武寧縣自1999年冬引種黃姜,到目前已發(fā)展到3335萬平方米(5萬畝)。
一、種植技術
1.選種黃姜以用根莖進行無性繁殖為主,應選擇飽滿、個頭大、芽密、根莖充實的黃姜做種。
2.播種將挑選出的根莖截成2~3厘米的小段,每段要有1~2個芽眼,按行距20厘米,株距15~18厘米,于11月底開始栽種,可穴點或溝播。每667平方米(1畝)約需種根6000~8000個。
3.施肥以農家肥為主,于頭年冬或來年春施入腐熟牛、羊、豬糞堆肥3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做基肥。無農家肥的可施化肥,每667平方米施二銨75公斤,硫酸鉀或氯化鉀15公斤。中等肥力以下的土地宜多施基肥,促使黃姜高產穩(wěn)產。在苗期應追肥1~2次,以氮肥為主,每667平方米可使用尿素15公斤。
4.除草黃姜忌草荒,可在種后苗未出時打封閉類除草劑,或在苗期使用黃姜專用除草劑。
5.防病蟲害病害主要有枯萎病,防治辦法:①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②栽種前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浸種3~5分鐘。③發(fā)病期可用50%多菌靈500~1000倍液,或用甲基托布津1000~2000倍液,澆灌病株。害蟲主要有地老虎、蠐螬等,可在雨期每667平方米施入福南丹4~6公斤,或用桐花于傍晚誘其出土,第二天早上捕殺。
二、效益分析
1. 投入每667平方米需優(yōu)質種莖250公斤,每公斤價4元,共支出1000元;專
2. 用肥200公斤,每公斤價1元,需200元;竹竿3000根,約170元;除草劑50元。合計1420元。
2.收入按以上標準投入,一般二年產量在2500~4000公斤,目前,廠家收購價是1.8元/公斤,以最低產2500公斤計算,每667平方米產值4500元。
3.利潤667平方米黃姜1年可獲純利1500元。
黃姜適宜旱地種植,種植和收獲的時間均在11月底至翌年的3月底,不占農時,不占良田,是農民改變旱地增收難的有效途徑,也是農民脫貧致富、快奔小康的捷徑。(江西省武寧縣農業(yè)局黃姜辦李春郵碼:332300電話:0792-276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