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站在屋頂大聲地說:\"音樂是我的第二語言。\"你一定會覺得俗不可耐。好了,好了。我們換一種方式來理解音樂好嗎?是維他命?是信仰?是記憶?誰能告訴我有什么東西會永垂不朽?生命嗎?大概吧!可曾覺得音樂也是有靈魂的,你感覺到她在你面前裊裊經(jīng)過時那如潮水般的呼吸嗎?
★★★有人說音樂是維他命,伴著眼淚和感動服下……
有音樂的時候,加倍孤單。因為旋律是這樣迅速、毫不留情、直刺人心。于是,眼淚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我對\"升調\"的著迷真是讓自己莫名其妙。好好的睡前放一首歌給自己一個安慰,哪知道歌里的一個\"升調\"突然讓我在黑暗里坐起,開始止不住地流淚。沒有任何原因,純粹是對音樂的感動,對那一個小小\"升調\"的感動。
\"我又吐水了。\"常常這樣搪塞。\"吐水\"是生物學上對植物一種特有現(xiàn)象的稱法。實在難以向別人解釋為一個調調感動到流淚,就權當是我對\"升調\"有生理反應吧。
總是覺得每首好歌的歌詞是一首好詩,總不由自主地當作名言警句引用在作文里或當作抒情手法布下一個夢幻的結尾。而老師的評語也總是\"莫名其妙\"、\"文思混亂\"。
傳說中,古代君子最享樂的事情便是能在明朗的月下,對著友人,一樽美酒,一曲高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如今,周六的晚上便成了我一周的盼望。一張床,一盞燈,一個人,一首歌。沒有比這更美的夜了。
阿 諾
★★★有人說音樂是信仰,信仰有種神奇的力量吧,要不然為什么會使我們一次又一次地神情激動?
《Titanic》我看過2遍,卻淚濕了10次。那余下的8次便是在巷尾,在街頭,每一次旋律響起,便怔怔地佇立。音樂是蒙汗藥,在音樂里人是盲目的,這種盲目更像一種信仰。許多人都在午夜夢回中,對孤獨的音樂傾訴心底的聲音。許多大師對其信仰一生,他們對音樂的禮儀就像虔誠的教徒朝神往的方向一跪三拜,直到雙膝破裂,直到再也站不起來。甚至在雙耳失聰,失去了與它交流的基本條件后,憑想像,憑無聲的模擬,繼續(xù)信仰下去。而對于我們,那是失戀的夜晚,思念的月下,沒有方向的心靈,很偶爾的儀式,卻伴隨終生。
seven
★★★也有人說記憶是罐頭,一只永遠不會過期的罐頭,藏著心中無限的秘密哦!
總以為我喜歡的音樂我要占領她的全部,可是后來我才知道,是音樂占據(jù)了我精神的全部。
有時候自己也不清楚是音樂影響心情,還是心情影響音樂??傊谇觿澾^時,便覺得兩者已融為一體了。天生喜歡慢歌,幽幽的,緩緩的,像潺潺的流水,讓人平靜與回味。天生喜歡不急不躁的生活,有條不紊的節(jié)奏。都說喜歡一個人是沒有理由的,那我想喜歡音樂應該是有方向的。
當歲月的河,洗盡了鉛華;當時光的風,吹走了浮華的追逐;當黃昏的我,在夕陽中等待,在秋風中沉思的時候,那昨日的老唱片將會是我最美的回憶。
如果記憶是一只罐頭,那么我想,音樂可以使她永遠不會過期。
蘇
★★★還有人說,音樂是生活的一部分。沒有音樂,我不知道生活會變成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好習慣,做作業(yè)時,我一定要聽聽音樂。把聲音調得輕一些,就是能蓋過我的寫字聲,卻能聽到鳥叫的那種音量。這樣,我的心才能完全靜下來。
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說,他發(fā)現(xiàn)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是受了他家鄉(xiāng)巴伐利亞名歌《和諧曲》的啟示。1979年榮獲諾貝爾獎的加拿大天體學家、物理學家兼化學家格哈德·赫茲堡博士,數(shù)十年來從不間斷他的音樂練習--他認為音樂能打開科學探究的思路。
我雖然不是什么科學家,但我對音樂的評價和他們一樣:音樂能給我?guī)盱`感。
真的,有一次我在做幾道同類型的數(shù)學題,但我的思路不對,所以一直解不出來。隨手按下隨身聽的播放按鈕,聽到了優(yōu)美的歌詞:\"……簡簡單單。\"簡簡單單?我一下子恍然大悟:把問題看得簡單一點,不要想得那么復雜!欣賞完音樂后,我的腦細胞活躍起來了,一個個打起了精神,催著我的右手快寫下答案。第一題解出了,剩下的題目便都迎刃而解,被我\"一舉攻破\"。做完題目,輕松了許多,我也沒有關掉音樂,繼續(xù)欣賞著--這是獎勵自己,也是獎勵音樂的。
上學期數(shù)學競賽,我以一分之差與三等獎擦肩而過?;氐郊?,剛想哭,便聽到一句充滿活力的歌詞:天空是綿綿的軟糖,塌下來又怎樣。我一下子想通了:對呀!天塌下來都不用怕,這點小小的挫折算什么,以后還有機會嘛!結果那次是我第一回遇到挫折沒讓父母來安慰。
音樂,它是我生活中不能沒有的一部分。
Coffer
★★★更有人說,跟音樂有關的一切我都愿意去嘗試,音樂讓人成為一個自信的少年。
我是一個音樂發(fā)燒友,我狂愛音樂也夢想成為一位當紅巨星,只要關于音樂的東西都能吸引我,我的生活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而起伏著,就像不同風俗的歌曲。
我兜里總放著一個MP3,下課鈴才響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掏出MP3戴好耳機,開足音量享受音樂帶來的快樂。在同學的眼里我簡直就是一個職業(yè)歌手,只要有我的地方就能聽到我的歌聲。
記得開始學習吉他時遇到很多困難,很多次想放棄,但酷愛音樂的我還是堅持下來了。我也獲得了很多快樂,當我有空閑抱起吉他彈奏著自己喜愛的歌曲時總有一種自豪感。
我的死黨們也全都是充滿音樂細胞的家伙,周末我們都是一起同音樂度過的,我們會找個安靜的地方,一起大合唱,唱累了就坐成一排談論著各自的偶像。我還有一個癖好就是喜歡在有回音的地方放聲高歌,唱完總能感到輕松很多。
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放音樂,打開電腦也會查找一些娛樂新聞,看看是否有新專輯上市,有的話就開始存錢去購買。歐美樂壇是我關注的對象,1999年到今年的獲格萊美獎的歌曲我就一直都很關注,還特意收集了。拉丁派Ricky Martin、加拿大的鄉(xiāng)村超級巨星Bryan Adams、美國的超級搖滾天王Michael Jackson這三位別具一格的實力派巨星都是我永遠的偶像。
跟音樂有關的一切事自己都會去嘗試,我的小天地因為有音樂而充滿活力與色彩,音樂讓我成為一個自信的少年,根本無法想像音樂突然從自己生活中消失的樣子。
I love music forever.
楊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