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因為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啥樣,他每天都是快樂的。他打小是個孤兒,老天卻給了他自娛自樂的天性。他會各種樂器,在他的家里,姐姐會唱,哥哥能吹笛子,還有一個能拉二胡的盲人叔叔。除了吃不飽飯,他并不覺得有多少痛苦……
趙本山出生在農(nóng)村——在開原市的一個叫蓮花鄉(xiāng)的蓮花村。那里四周都是山,有個嶺,中間有條河。據(jù)說當時那個村一共才二十四戶人家,不到一百口人,很窮。本山自己講:“那個地方啥都沒有,也就是靠天吃飯,挺偏僻的?!?/p>
本山家兄妹四個,他排老四。從小和爺爺一起過?!澳嵌螘r間就是和小伙伴們經(jīng)常一起玩,玩一些打‘叭機’、打‘剪桿’、打‘跑球’之類的游戲?!?/p>
5歲那年,本山的母親就去世了。在他兒時的記憶里,這一切已不那么清晰,他只記得母親出殯那天,因為大家都忙著給母親下葬,沒人管他,玩耍調(diào)皮的本山就自顧自地玩著,無意間他一屁股坐到了燒得正旺的火盆上,一聲慘痛的尖叫驚動了正在忙碌的親友。本山在他的隱私部位也落下了一個洗不掉的疤,這塊疤告訴他什么叫“痛”。這段故事被喜愛他的人知道后,被說成是趙本山坐火盆,注定命中要火。
都說沒媽的孩子像根草,可本山的童年卻遇上了一位好心的老太太,她就是本山的干媽?!爱敃r她家都有6個孩子了,可愣給我排里頭了,那時候我實在餓極了,就往干媽家里跑,昏天黑地地吃個飽,有時候吃一頓就撐到嗓子眼……”回憶起善良的干媽,本山眼里泛起了淚花,所以直到現(xiàn)在,回沈陽只要有時間,他就會自己開車回農(nóng)村去看老人家。
無心插柳柳成蔭
本山十歲時上了小學,當時農(nóng)村上學都這么晚。上學之前,本山的父親出了點事:“當時他當生產(chǎn)隊長,好像是帶了幾個人砍過國有山林的柴禾,有人告他,于是便有人要抓他。沒辦法,他就只好跑到北大荒。那前后,我爺爺也去世了?!?/p>
本山說他書讀得不好:“讀書的時候,我很淘氣,當時覺得沒有父母最大的好處,是老師家訪找不著人。”可對小本山來說,搞點文藝,可是他比較拿手的事兒,“你要知道,農(nóng)村天一抹黑就睡覺,也沒別的啥事,于是就搞些文藝活動自娛自樂,沒別的意思,實在是太沒勁了。我從小記憶里,我們家族有這么一種氛圍,沒事晚上就在一起。吹一吹、拉一拉、彈一彈什么的,我?guī)讉€叔伯叔叔、我哥哥、我姐姐也都會唱,村里成立大秧歌隊,我們家就能組織一撥人,而且還都挺優(yōu)秀的?!?/p>
在本山的童年生活里,還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那就是盲二叔:“在記憶中,就記得我和我二叔經(jīng)常在一起。我二叔是個盲人,他的板胡拉得特別好。盲人的心思重,耳朵很靈敏,每次都是他聽旋律,我看舞臺表演。學會了三弦,也模仿出了盲人的感覺,我可以說,全中國演盲人戲誰也演不過我。后來,我還得過‘天下第一瞎’的美譽。當時我天天晚上跟他在一起,很晚才睡,因為在當時也沒別的樂趣。上學后,我們學校也有個文藝宣傳隊,我就常在文藝宣傳隊里,編點小節(jié)目。事實上,盲二叔就是我的藝術(shù)啟蒙老師,我就是演《大觀燈》(又名《瞎子觀燈》)的盲人首先紅遍東北的。”
進城的小插曲一段
后來,本山逐漸地走上了從藝的道路。進城之后,畢竟是從農(nóng)村那樣一個相對偏僻的地方出來的,面對一個繁華都市的時候,任誰都會有那么點打怵,可本山竟然一點自卑的感覺都沒有。
“自卑什么呢,我這已經(jīng)不錯了,有什么可自卑的。剛開始的時候呢,我這人一生都沒怕過事,我在什么環(huán)境都不會拘束的。有時候在一種很大的場合,就洗手那水我都喝過,因為當時不懂,別人告訴說這洗手的,這是洗手的?這是茶??!他說你這是老土,我說那不知道,沒辦法啊。第一次吃鮑魚那玩藝,什么燕窩那根本就不懂,到現(xiàn)在也沒有弄太明白,但是知道那東西貴,不知道它好吃在哪兒,不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