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為感冒、腰痛時不知道選用哪種常用中成藥發(fā)愁?你是否因為失眠而焦躁不安呢?別慌,本期我們選登的感冒、腰痛、失眠等驗方,也許能打破常規(guī)用藥定勢,幫助你換一種方法解決心中的苦惱。同時,我們還為高血壓患者、肝炎患者、痛經患者等提供了一些驗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感冒方
1. 鮮魚腥草60克,絞汁,沖蜜糖服。
2. 生姜30克,青大蒜頭20克,紅糖50克。加水700毫升,煎半小時,睡前1次服下,連服3~6次。
3. 青蒿60克,煎汁1碗,分2次服。
4. 蘿卜1個,生姜1塊,蔥1把,一起搗爛,炒熱后加酒調烹,用布包裹,熨兩側太陽穴和頸部兩側風池穴。治感冒引起的頭痛。
5. 生萊菔子(即蘿卜子)3克,研末,溫蔥湯沖服。
6. 生姜3片,冰糖30克。水煎趁熱服。汁出即愈。
咳喘方
1.百部30克,水煎代茶飲。治肺寒咳喘。
2.白前15克,水煎服。治產后久咳。
3.款冬花10克,冰糖15克。水煎,1次溫服。
4. 麻黃3克,研成細末,撒在傷濕止痛膏上,貼背部肺俞穴。
5. 生姜15克,紅棗30克,紅糖30克。水煎服。服后出汗為度。治傷風咳嗽。
6. 白木槿花10克,水煎,加白糖沖服。治干咳。
7. 川貝末3克,梨1個,冰糖末10克。梨去核,將川貝末、冰糖末納入梨中,封口,用紙包裹,煨熟服。治干咳。
8. 白胡椒數(shù)粒,梨1個。梨去核,將白胡椒放入梨中,水煎服。治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
9. 南瓜1個,冼凈,自上1/4剖開,挖去瓤,放入飴糖,隔水蒸熟常吃之。治慢性支氣管炎引起的咳嗽氣急(注:本方為江蘇名中醫(yī)鄒錫聽的經驗方)。
10. 炙麻黃5克,杏仁10克,陳皮5克,蘇子10克,萊菔子10克,制半夏5克,白芥子5克,白前10克,生甘草5克。水煎分2次服。治小兒外感風寒引起的支氣管炎、哮喘、百日咳等,對出現(xiàn)咳嗽氣喘,喉間有痰鳴,咳少喘多,舌苔白者效果尤佳(注:本方為江蘇名中醫(yī)李乃康的經驗方)。
失眠方
1. 面包2片,牛奶1杯,食鹽少許。睡前食之。
2. 大棗14枚,蔥白7根。水煎,1次頓服。治虛煩失眠。
3. 茯神15克,雞子黃1枚。先煎茯神,取水1杯,再將雞子黃兌入拌勻,趁熱服下。
4. 胡核仁、紅糖各適量,搗碎,用開水沖服。
5. 酸棗仁15克,焙焦為末,1次頓服。
6. 芹菜根60克,水煎服。
便秘方
1. 肉蓯蓉3克(切細),米50克。加水1000毫升,煮成粥。加少許蔥、鹽調味,空腹服。
2. 白芷6克(研成細末),蜂蜜適量,米湯調服。
3. 新荷葉蒂7個(若無鮮品,干品亦可),燒灰存性,白開水送服。
4. 皂角9克,燒存性,研成細末,空腹時用米湯送服。
5. 淡豆豉30粒,食鹽、生姜各6克。共搗爛敷在臍部。
6. 韭菜籽適量,炒熟,研成細末。每次取3克,開水送服。每日3次。
腰痛方
1. 杜仲9克,研成細末,以溫酒送服。每日1劑。
2. 大黃15克,生姜25克,切成豆粒大小,炒黃后,加水2碗煎汁,五更初1次頓服。
3. 土鱉蟲焙干研末,每次取3克,黃酒沖服,每日2次。治腰肌勞損引起的腰骶部疼痛。
4. 紅花50克,豆腐1塊,加水煮30分鐘,喝湯吃豆腐,連吃3天。
5. 韭菜根適量,洗凈搗爛,加醋調勻,敷于痛處。
6. 辣椒葉適量,酒少許。將辣椒葉搗爛,炒熱,頻頻灑上酒,趁熱敷患處。
7. 蘇木9克,白酒30克,燉服。
遺尿方
1. 桑螵蛸酒炒,研為細末,每次6克,生姜湯沖服。
2. 烏藥6克,研成細末,米湯送服。
3. 益智仁45克,酒1碗,煎取1小碗,趁熱服。
4. 大紅棗8枚,每晚8時生吃,晚9時準時入睡。連吃1個月。服食期間不宜過度勞累、興奮,避免著涼感冒,忌辛辣刺激性食品。治神經性尿床。
5. 補骨紙(又名破故紙)30克,用鹽水泡1天,曬干后研成細末。睡前取1.5~2.1克吞服。
6. 金櫻子1500克,熬成膏,加白糖調味。每次服1大湯匙,每日2次。
便血方
1. 旱蓮草適量,在瓦片上焙干,研成細末,每次取6克,用米湯送服。
2. 烏梅3~5個,煎湯頻服。
3. 黑芝麻30克,不時生嚼。
4. 酸棗樹根50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
5. 大薊50克,水煎服。
6. 黑木耳15克,燙熟后加糖1撮,早晚各服1次,連服5日。
7. 五倍子3克,研成細末,用艾葉煎湯送服。
鼻衄方
1. 馬鞭草1把,搗爛,加冷水半碗,濾取藥汁飲之。
2. 仙鶴草15克,水煎服。
3. 食鹽5克,溶于300毫升冷開水中,即服;隔3分鐘后再服食醋200毫升。早晚各服1次,連服3天。
4. 生茅根30克,水煎,等藥液冷后服。
5. 向日葵花蓬30~60克,水煎服。
6. 鮮荷葉3大張,絞汁服。或鮮荷葉蒂7個,水煎服。
7. 西瓜藤30克,燒存性,開水泡服。
8. 石榴皮30克,水煎服。
吐血方
1. 川大黃30克,研成細末。每次取3克,涼開水送服。
2. 茜草30克,研成細末。每次取6克,加水1杯,煎取7分,待藥水冷后,于飯后服。
3. 三七3克,研成細末,米湯送服。
4. 仙鶴草6克,紅棗7枚。水煎服。
5. 側柏葉適量,在新瓦上焙干,研成細末。每次取9克,于飯后用米湯送服。
6. 人參15~30克,急煎頻服。適于出血量多,出現(xiàn)虛脫休克者。
痛經方
1. 小茴香9克,生姜4片。水煎分2次服。
2. 香附100克,用醋煮后焙干,研成細末。每次服10克,每日3次。經前服。
3. 干絲瓜1條,加水1碗,煎服。
4. 沒藥3克,研成細末,用白酒調服。
5. 紅花6克,南瓜蒂1~2枚,水煎分2次服。于經前5天開始服,連服7天,連用3個月經周期。
乳糜尿方
糯稻根100克,萆 薢20克,茯苓15克,澤瀉15克,臺烏藥20克。水煎分2次服(注:本方為江蘇名中醫(yī)朱龍驤的經驗方)。
蛋白尿方
糯稻根100克,玉米須100克,紅棗30克。煎湯代茶飲,食棗。連服3個月。治慢性腎炎引起的蛋白尿(注:本方為江蘇名中醫(yī)朱龍驤的經驗方)。
腹痛方
1. 白芷10克,面粉25克。將白芷研成細末,與面粉一起,用醋調成糊狀,敷肚臍。
2. 白芍45克,水2碗,煎服。飯后服。
3. 嫩楓樹葉7片,烘干為末,開水送下,每日2次。治寒性腹痛。
4. 吳茱萸3~6克,研成細末,開水送服;或吳茱萸9克,研成細末,用姜湯送服。治寒性腹痛。
5. 白胡椒6克(研成細末),紅糖60克,燒酒60克,共煨熱服。治寒性腹痛。
6. 石菖蒲根27克,研成細末。每次取9克,溫酒送服。治寒性腹痛。
7. 小茴香3克,食鹽1攝,開水沖服。治小腹痛。
8. 穿山甲片(土炒脆),研成細末,每次取6~9克,砂糖調味,陳酒送服。治小腹痛上攻沖心者。
高血壓方
1. 草決明適量,炒黃搗碎,加糖開水泡服。每次3克,每日3次。
2. 野菊花15~20克,沸水沖泡,代茶頻飲。
3. 羅布麻葉15~20克,沸水沖泡,代茶頻飲。
4. 苦丁茶9克,沸水沖泡,當茶飲。
5. 花生仁適量,浸于食醋中,1周后可食用。每晚睡前嚼服3~4粒,連服7天為1個療程。
6. 鮮山楂10枚,白糖30克。將山楂冼凈搗爛,與糖一起煮。吃山楂飲藥湯。每日1劑?;蛴蒙介~10克,水煎當茶飲。
7. 鉤藤20克,剪碎,布包冰片少許,放入盆中,用熱水沖泡浴足,早晚各1次,每次半小時。10日為1個療程。
肝炎方
1. 溪黃草30~60克,水煎服。治肝炎黃疸。
2. 車前草50克,搗汁沖服。治肝炎黃疸。
3. 海金沙30~6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4. 雞骨草6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5. 鮮垂盆草120~240克(干品30~60克),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治慢性遷延性肝炎。
6. 五倍子適量,焙干研成細末,每次取3克,溫開水沖服,每日3次。治傳染性肝炎。
7. 大薊根30克,水煎分2次服。
8. 糯稻根45克,洗凈,切碎,加水500毫升,煎取300毫升,分2次服。
9. 益母草30克,煎取濃汁,當茶飲。孕婦忌服。
10. 青蒿30克,水煎,加紅糖少許調味,早晚各服1次。
11. 鮮野菊花1株,洗凈,水煎服。服至小便清長為度。
12. 黃柏3克,南瓜皮30克,水煎服。
13. 鳳尾草120克,水煎服。
編后語:選登驗方請在就診中醫(yī)科醫(yī)生指導下服用。(以上除注明外,均摘自《一味中藥巧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