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耕等
編者按:
新素食主義來了!時下,一股食素之風(fēng)席卷全球,很多人在天黑之前就倒入“新素食主義者”的陣營,他們厭倦了都市的喧鬧與擁擠,厭倦了餐桌上日益增多的雞鴨魚肉,“新素食主義者”嗜素,他們把筷子伸向了麻婆豆腐、素炒白菜……
其實,提倡吃素抑或吃肉并不重要,因為我們每個人的身體是一架精妙的自我平衡器,它總會自己作出決定,是吃素還是吃肉,人的本能自會決定,所以任何觀念都是多余的。
素食ABC
從概念上,素食分三種:一是“全素素食(Vegan)”,二是“奶蛋素食(Lacto-Ovo)”,三是“奶素食(Lacto-Ovo)”。全素素食也稱為“嚴格素食”或“純粹素食”,是指飲食中只有植物性食物,沒有任何動物性食物;奶蛋素食也稱為“不嚴格”素食,是指飲食中有奶和蛋的素食;奶素食則是指飲食中可以有奶的素食。從營養(yǎng)要均衡的角度看,不嚴格素食比嚴格素食要好。嚴格素食對孕婦、病人、體質(zhì)特別虛弱者、老年人不利,因為很難保證獲得足夠營養(yǎng)。
什么是素食主義?出于對動物的愛以及對動物權(quán)益的尊重,素食主義反對吃肉,反對屠殺或虐待動物,以及反對一切直接或間接傷害動物的行為。素食主義者是些什么人?一般來講,素食主義者主要靠植物維生,終身忌食來自于動物的食品,不使用那些來自于動物的產(chǎn)品,也不從事與殺生有關(guān)的活動。
做人有幾種境界:賺來的錢只夠吃素而吃素;賺來的錢夠吃肉就吃肉,夠吃魚翅就吃魚翅。但素食主義一般是指有吃魚翅的能力,偏偏要吃素。
素食主義者分為三種:
機會素食主義者。
他們只因為從理論上知道吃素對身體有好處,平時吃得太雜,身體內(nèi)儲存了大量過剩的營養(yǎng),于是每周選一天給身體進行大掃除。這一天停止正常飲食,停止喝咖啡,只喝綠茶,大量喝水,早晨喝果汁,之后整天都喝蔬菜汁。喝的時候要慢,據(jù)說這樣才能讓果汁與唾液充分混合,加快排毒。全天只吃水果和蔬菜,并且一定要以它們的原始狀態(tài)來食用,不是讓你吃開水白菜。你以為那真的是用開水煮一煮?選上好的白菜心過水,然后浸在清湯里煮。是清湯,不是清水,用老母雞、鴨子、豬排骨和火腿一起燉,再把這些固體打成蓉,然后投進鍋里再燉。這工夫,一般女人上妝卸妝都完成了。
相對素食主義者。
一種是不吃肉,但吃蔥、韭菜、蒜等刺激食物,另一種是吃葷邊菜——挑些青菜、筍干、木耳之類吃吃,把肉剩下,讓家里的那個俗人吃。
絕對素食主義者。
這種絕對的人不但有,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不吃肉類,當(dāng)然也不吃雞蛋,不喝牛奶——那是給小牛喝的東西,吃綠色蔬菜時絕不添加任何刺激性香料。交這樣的朋友很安全,因為食草動物都是溫和的。
給個素食的理由
●演化、分類決定
人類在自然界的進化史已有數(shù)百萬年,其間的絕大部分時光,都是作為動物界的一員——靈長目中的無尾的、素食的類人猿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無論你承認與否,我們都是一種偏于素食的雜食動物。
大型類人猿中,除了人類,還有黑猩猩、黃猩猩、大猩猩,他們的食性或雜食,或完全素食,其食肉比例分別僅占其食量的4%、2%、0%。眾所周知,同為無尾靈長類的人類,在地球上,與黑猩猩是近親,但我們的食肉程度已遠遠超過了4%,這是否有悖自然、有悖本性?
從解剖結(jié)構(gòu)看,不應(yīng)過度食肉的本該是我們。食肉動物因進食的脂肪、蛋白、膽固醇含量高,為防止易腐之肉類在體內(nèi)停留太久毒化血液,故演化出較短的消化道,約為體長的3倍;食草動物因食物中的纖維素含量高,養(yǎng)分須慢慢吸收,故腸子很長,其消化系統(tǒng)的長度約為體長的12倍。人是雜食動物,人的腸子長度約為體長的8~10倍,是不是更接近食草動物?
由于消化道長短的差異,肉類在食肉動物體內(nèi)停留時間只需半天,在人類體內(nèi)卻需經(jīng)過幾天漫長的旅程,如有過這樣肉類的毒素就會增加肝臟負擔(dān)。
可能有人會說,我們的祖先不就是以狩獵為生嗎?對,但那只是人類進化的一個短暫階段,祖先們更漫長的生存進化方式是對植物果實的采集。你也可能會問,因紐特人不是以食肉為主嗎?對,但這是環(huán)境所迫,正因為如此,他們的平均壽命據(jù)曾經(jīng)有過的統(tǒng)計,僅為27.5歲。
其實,人類的素食本能一驗便知:蒙住雙眼的貓,令其聞生肉如活雞后,食欲大增,聞水果則無動于衷;人卻相反,在自然狀態(tài)下,感受不到活體動物的香味,只有經(jīng)過烹調(diào)才有反應(yīng),對水果的芬芳則十分敏銳,這便是人類素食天性的直覺反應(yīng)。
將肉食的大量攝取看作經(jīng)濟水平高的標志,實乃人類的誤解。過度食肉滿足的只是口腹之欲和對饑貧往事的補償欲,卻背離了人類的雜食本性和自然生態(tài)位。
最早將人類的地位確立為靈長目,而非食肉目動物的瑞典博物學(xué)家林耐曾經(jīng)說過:“人類的結(jié)構(gòu),無論從內(nèi)在或外表看,若與獸類比較,都顯示出,谷、菜、果乃是他的天然食物?!?/p>
●有利于身體健康
我們一貫認為,塊大膘肥就是健康,常說,看歐美人多壯呀,人家吃什么長大的,牛肉哇!但是,現(xiàn)代健康標準不是肥胖,而是勻稱。相反,肥胖乃是一種病——肥胖癥。WHO(世界衛(wèi)生組織)不久前公布的人類健康十大危機中,有一條是:中、高收入國家的大量人群,因飲食過度而有身體過重、過肥(約300萬人)的癥狀,在歐美,每年至少有50萬人是因過度肥胖所引起的疾病而死亡。
我素食之后,經(jīng)常有人不無憂慮地問,營養(yǎng)不足怎么辦?實踐證明,沒有身體上的任何不適。理論上講,食素,照樣能獲得充分的營養(yǎng):
素食中的蛋白質(zhì)、脂肪的含量相當(dāng)豐富,有的甚至超過肉類食品中的含量。
但在今天看來,素食帶給人的不僅是精神上的平靜,而且更具有現(xiàn)實意義。素食給人帶來的健康是不容置疑的。根據(jù)化驗:動物死后會分泌尸毒,若動物死得越痛苦,產(chǎn)生的尸毒越多,及其油脂是屬于“含飽和性”,過多攝取,容易增加血脂及血濃稠度,造成行血不能順暢,容易造成心臟及肝腎臟等器官負擔(dān),嚴重時就造成傷害。若吃過量動物肉,會損傷健康?!扒萘鞲小?、“瘋牛病”的陰影背后,令人產(chǎn)生可怕而神秘的聯(lián)想。
素食者是——性感的。素食讓人輕盈、曼妙,素食者的臉型總是輪廓分明,這似乎是一個思想者的面目,發(fā)展到今天,更是一種新的性感標準——深邃眼神,凹陷的雙頰,寡淡的唇色,這是物質(zhì)豐沛到一定階段所產(chǎn)生的新的審美,強調(diào)精神,并且精神和肉體共同結(jié)合的產(chǎn)物——有內(nèi)涵,愛思考就是“后性感”的。在時尚界,已經(jīng)流行了很久的化妝術(shù)就常以這樣的妝容出現(xiàn):冷酷的眼神、干柴似的身材、簡潔的時裝,似乎說:愈饑餓,愈性感。但這種饑餓帶有表演性。
除了在日常生活中,素食者秉持素食之外,還有一些人將素食運動進行了有趣的發(fā)掘。
動物皮革制成的鞋子或是配件,一般來說堅固耐用,不過有一些人卻不愿意穿。可別以為只有強烈要求保護動物的環(huán)保人士才會這么做,部分徹底的素食主義者也是如此。因此,紐約一家“素食鞋店”應(yīng)運而生。到底什么是“素食鞋店”呢?店主莎拉說,她最常被問到的問題就是:“那些鞋子可以吃嗎?”其實“素食鞋店”的意思,就是不賣任何的皮制鞋子和配件。這里出售的所有鞋子,從靴子到保齡球鞋,其共同點就是和動物皮革保持距離。走進這家店里,一點皮革的味道都聞不到。而且這些不穿皮鞋的人,排斥動物的習(xí)慣是非常徹底的。
近日,一批澳大利亞素食主義者把矛頭對準了英格蘭球星貝克漢姆。貝克漢姆在歐洲杯的比賽中腳部被嚴重鏟傷,差點無緣世界杯。為此,他的贊助商德國阿迪達斯體育用品公司為他特制了一種袋鼠皮球鞋,以求最有效地保護他受傷的左腳。因為袋鼠皮具有皮質(zhì)軟、抗撕裂能力強等諸多優(yōu)點,是制作足球鞋上好的材料。貝克漢姆穿了一雙袋鼠皮做的球鞋,素食主義者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殘忍的行為,呼吁他們立即停止這種行為。
據(jù)德國媒體報道,由于沒有說明制作炸薯條和薯餅的食用油中含有牛肉調(diào)味成分,美國麥當(dāng)勞公司日前宣布將向印度教徒、素食主義者和其他一些相關(guān)組織賠償1000萬美元。
麥當(dāng)勞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道歉的同時還承認,在美國銷售的炸薯條和薯餅被錯誤地打上了“素食”的標簽,而且該公司并未就此事及時告知公眾和消費者。
據(jù)悉,麥當(dāng)勞的賠款將捐獻給與印度教和素食主義有關(guān)的慈善和教育機構(gò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