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蘭
《黃帝內(nèi)經(jīng)》在闡述冬季養(yǎng)生時,開宗明義地指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講,冬季老人要早睡晚起,晨起活動要等到日出之后。這是什么道理呢?
首先,冬季天冷,起得過早,體溫和室外溫度相差過大,身體的外露部分手、臉、雙耳容易凍傷。同時,由于寒冷的刺激,會使全身血管收縮,血壓急劇升高,此時發(fā)生腦出血的幾率增大。其次,清晨,地面空氣的含氧量在一天24小昧中是最低的,待到日出之后,隨著綠色植物的光合作廚,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地面上的氧氣含量會增加。第三,清晨空氣濕度大,地面上空氣中的污染物含量大,此時鍛煉,肺部便會吸入很多含有污染物的冷氣,易誘發(fā)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第四,晨練過早,此時天光不亮,有時多霧,能見度低,如果練倒行容易碰傷、跌倒。
除此之外,冬季老人晨練還不能選擇刮風下雪或者大霧的天氣,因為老人的御寒、抗病能力日益下降,風寒外邪容易使老人染病。有早起習慣的老人不妨起床后先喝杯溫開水,因為隨著夜間的睡眠和呼吸,身體水分丟失較多,血黏度增高,補充些水分有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喝完溫開水后,可在室內(nèi)走動走動,活動一下關節(jié)、肌肉,可以防止晨練時拉傷。待到日出后,再進食少量牛奶或面包,避免空腹鍛煉引起低血糖。老年人晨練可以循“春球、夏泳、秋爬、冬跑”的原則。冬季以跑為主,以跑而不出汗為度。跑步有利于提高心肺和消化機能,調(diào)節(jié)新陳代謝。不宜多跑者,可選擇打太極拳、散步等溫和的有氧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