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思
5月9日《報刊文摘》轉(zhuǎn)載一條新聞,標題搶眼:《李光耀夫人被隔離》,待到看內(nèi)容,不過是"據(jù)《環(huán)球時報》4月30日報道,4月3日,李光耀夫人因肩膀僵硬,到國立中央醫(yī)院檢查。她在醫(yī)生建議下做了超聲波掃描。沒想到,6天后,李家接到中央醫(yī)院的電話,告知為李夫人做超聲波檢查的醫(yī)生被發(fā)現(xiàn)感染非典,要求李夫人必須在家隔離觀察10天"。
為什么說這條新聞的標題"搶眼"呢?李光耀何許人也,新加坡前總理現(xiàn)"資政",其社會地位、國內(nèi)外威望,不是總統(tǒng)勝似總統(tǒng),不是總理勝似總理,那么他的夫人當然不是第一夫人勝似第一夫人,這樣人物的新聞,竟出現(xiàn)"被隔離"這樣被動詞組,強制性的對待,怎不特別引人注目,而欲知其所以然。但看過新聞也就釋然,李夫人不是非典患者,連"疑似病例"也算不上,有間接感染的可能罷了;然而竟鬧出這么大的動靜,請注意"要求……必須……"這樣的語氣,毫不客氣,沒有商量的余地,貴為李光耀夫人也只能服服帖帖聽命照辦,從中不難看出新加坡防治SARS措施之嚴密之嚴厲,以及上下同心、言出法隨的社會現(xiàn)實。至于為什么又說這條新聞的內(nèi)容"不過是",實因SARS病毒不分尊卑,逮住誰毒害誰,不是第一夫人勝似第一夫人也可能遭遇SARS,也可能受其害,但猛一看嚇人的"被隔離",不過是隔離觀察,且"在家"而已。
當然,"在家隔離觀察10天",也就失去自由10天,不是拘禁、囚禁,也相當于軟禁、幽禁,那滋味是活人誰也不愿嘗的。這條新聞的下文說:"從那天起,每天測體溫就成了李光耀和夫人必做的功課,他們足不出戶在家隔離10天。幸運的是,李夫人沒有出現(xiàn)非典癥狀,李家上上下下總算松了口氣。"讀者也松了口氣,而且知道了,事實是,不光"李光耀夫人被隔離",連李光耀先生也被隔離了,只是沒有誰對李先生"要求……必須……",李先生完全出于自覺主動罷了。SARS病毒不分尊卑,積極防治也應(yīng)不分尊卑。
而這條新聞?wù)咽镜倪€有,新聞對象也應(yīng)不分尊卑,不為尊者諱。"被隔離",不管怎么說,也不如被簇擁風(fēng)光,不如被擁戴神氣,但新聞講求真實、客觀、公正。彼時被簇擁被擁戴予以報道,此時"被隔離"依樣加以報道,位尊爵顯和平民百姓,一視同仁。有一細節(jié)值得注意,原來李光耀夫人這樣地位的人,身上哪點不舒服,也無"特權(quán)"可享,同社區(qū)老太沒什么不同,得"親自"去醫(yī)院求治,似乎并無專職的"保健醫(yī)生"供使喚;而醫(yī)院也沒有另眼相看,發(fā)現(xiàn)有被"SARS"感染的可能,打個電話來就算"告知"了--這一切,自然而然,平平常常,然而"要求……必須……"則公事公辦,板上釘釘。再說,"被隔離"應(yīng)屬個人隱私,隔離的目的實是對被隔離者的防范,如果沒點反求諸己的精神,不知隔離你一個,保護千萬人的意義,還真可能一時接受不了,再加上社會地位非同一般,耍耍性子,發(fā)發(fā)脾氣,也許那"要求……必須……"就實現(xiàn)不成。身份特殊,卻沒有特殊待遇,非常時期如此,想必尋常日子有特殊也特殊不到哪里去。隱私權(quán)理應(yīng)受到尊重和保護,但也要看什么時期什么事,尤其身為公眾關(guān)注的人物,"曝光率"多些也在情理之中,連《李光耀夫人被隔離》都可以公諸報端,還有什么需要遮掩的?這樣的新聞只有積極意義,上層人物的率先垂范,那才叫"潤物細無聲",所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李家上上下下總算松了口氣"這樣的描述,這"李家"多么像尋常百姓家??!……
鼓舞人心,激勵斗志,新聞有諸多用武之地,平常時期如此,非常時期也如此,只看會不會捕捉,少不少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