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洪斐
晉代養(yǎng)生學家嵇康將影響健康長壽的因素歸納為五難,他認為,一個人若有此“五難”,不管你如何吃藥進補,照樣百病纏身,自減壽數(shù)。然而,在日常生活中,你若能盡量摒棄“五難”,就可能登上長壽之巔。此“五難”為:
名利不去,為一難。我國漢代的醫(yī)圣張仲景就曾無情地抨擊了當時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說他們一個個競相追求名譽地位,向往著權(quán)貴威勢,絞盡腦汁,不惜為身外之物,丟掉了身體這個根本。像這樣不愛惜生命,追求名利權(quán)勢又有什么用呢?老子也曾說:“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如果不是這樣,為了名利而千方百計,日夜鉆營,只能給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負擔,導致百病叢生,喪志折壽。
如果每個人能做到“行也要安然,坐也要安然,名也不貪,利也不貪,粗茶淡飯樂陶然”,焉有不益壽延年之理!
喜怒不除,為二難。喜怒是指情緒激變。人在生氣時若恨得直咬牙,氣得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手足發(fā)抖心發(fā)顫,必然使陰陽失調(diào),氣血不和,經(jīng)絡阻塞,臟腑功能紊亂而致病。特別是怒發(fā)沖冠的情緒波動,對老年人危害更大。暴怒猶如一枚“定時炸彈”,對老人疲憊的心臟,脆硬的血管,可構(gòu)成極大的威脅,很容易誘發(fā)腦溢血,或發(fā)生嚴重的心律失常、心絞痛及心肌梗死。
經(jīng)常發(fā)怒有損健康,大喜過度亦可為害?!度辶滞馐贰分心捴巳丝诘摹胺哆M中舉”的故事,就是大喜過望后釀成的悲劇?,F(xiàn)實生活中,因過度興奮,“得意忘形”、“喜不自持”引起心跳加快,血壓升高,誘發(fā)心絞痛、心肌梗死或腦溢血,甚至猝死的現(xiàn)象,也是常有所見。
聲色不去,為三難。聲色是指過度的外界刺激和性生活。有許多娛樂活動本身無可非議,但若通宵達旦地玩,打亂了正常的生活規(guī)律,久而久之,必然會把身體搞垮。
男女性生活,本是正常的生理活動,但必須有所節(jié)制。若房事過度,可造成年少早亡或未老先衰的惡果。
滋味不絕,為四難。古人所說的“滋味不絕”即飲食不當?!饵S帝內(nèi)經(jīng)》提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庇行┤艘娪泻贸缘?,盡情享用,直到飽嗝連聲,孰不知隱禍已在其中。有的人雖然從不暴飲暴食,但平時食量較大,又吃得過飽,很容易引起肥胖。肥胖是引起脂肪肝、高血壓、高脂血癥、動脈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膽石癥等病的禍根。
神慮精散,為五難。古人說的“神慮精散”,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思想負擔太重或腦力勞動過度,以致耗精損神,引起種種疾病。有的人利欲熏心,整天挖空心思為自己謀算,斤斤計較,患得患失,使得人體生理失常,心弦緊繃,不堪重負,人體各系統(tǒng)功能必然失調(diào),免疫力自然下降,各種疾病便乘機而入。
《壽世新編·養(yǎng)心說》主張:“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憂,既事不可留住,聽其自樂,應以自然,任其自去。此養(yǎng)生之法也。”這是告誡人們要正確對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既不為非原則的無端瑣事而憂慮焦躁;也不為一時得失而牽腸掛肚,更不要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苦想冥思。這樣才有利于達到“全神息慮”,以防“神慮精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