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哲學,常常給人以“曲高和寡”之感,究其原委,或因構成其體系的諸多原理、原則的高度抽象性使不少人望而卻步,或因揭示軍事運動的本質與規(guī)律的艱巨性使人望而生畏,抑或因運用其研究成果解決現(xiàn)實重大軍事問題者寥寥無幾。但也有為數不多的探索者,即便在哲學的“貧困期”,也沒有停止探索,矢志讓這一科學思想成為提高指戰(zhàn)員素質、指導軍事斗爭實踐的思想武器。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梁必骎,就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最近,國防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軍事哲學與軍事實踐》一書,便是梁必骎在這方面多年的研究成果。該書視角獨特,讀來頗受啟發(fā),讓讀者在觀念上受益的同時,既看到了軍事哲學對軍事實踐的指導價值,也感受到了作者駕馭科學理論透析軍事實踐的深厚功力。同作者以前所著所編的《軍事方法學》、《軍事哲學》、《軍事哲學思想史》、《高技術戰(zhàn)爭哲理》、《軍事革命論》等一起,在軍事科學殿堂上,形成了特色鮮明的軍事哲學研究的系列篇。
縱觀全書,有以下幾個鮮明特點:一是內容豐富、覆蓋面寬。作者將篩選的34篇論文,區(qū)分為“哲理性軍事問題綜述篇”、“歷史性軍事問題反思篇”、“現(xiàn)實性軍事問題辨析篇”、“未來性軍事問題預見篇”四個方面的內容。從框架結構上看,既有對該領域研究的全面綜述,也有縱向諸多問題的反思;既有對現(xiàn)實性問題的辨析,也有對未來軍事革命發(fā)展的預見。從內容結構上看,既有軍事哲學的成果,也有軍事哲學史的研究;既有對軍事哲學前沿問題的綜述,也有對軍事實踐中具體問題的深刻剖析,豐富的思想內容,開闊了讀者視野,給了讀者掌握科學思維武器和科學研究方法的“鑰匙”。從時間跨度來看,既有作者在20世紀60年代初期對軍事哲學的初步探討,也有跨世紀之后對上一個世紀軍事哲學思想發(fā)展的反思,充分反映了作者幾十年來對軍事哲學研究的執(zhí)著追求。全書雖未構成一個嚴密的,邏輯的理論體系,卻始終抓住主題,引導讀者把軍事哲學緊緊同軍事實踐結合起來,給人一個清晰的思路。
二是觀點鮮明、貼近實踐。作者緊密聯(lián)系國防和軍隊建設的實際,闡述了軍事哲學與軍事實踐的關系。作者始終緊緊抓住不同時期軍事實踐對軍事哲學提出的要求,依據國際戰(zhàn)略格局的演變與敵對雙方對抗的新變化、新事物、新情況乃至新條件,從軍事哲學的高度,直面軍事實踐遇到的新課題,例如對高技術條件下作戰(zhàn)時空的變化與體系之間對抗的新變革、如何運用軍事哲學方法掌握戰(zhàn)法創(chuàng)新的“金鑰匙”、如何對待運用虛擬技術形成的“預實踐”方法等,作者都鮮明地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三是創(chuàng)新點多、通俗深刻。全書堅持論從史出、“論”從實踐而來,“法”隨實踐而升,堅持軍事哲學理論研究直面現(xiàn)實、面向未來,“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回答新軍事實踐提出的新問題”。如在“軍事哲學研究概述”中,作者僅用10000余字的篇幅,便從整體上梳理了20世紀內中外對軍事哲學研究的進程、成果以及諸多學術前沿問題。在“關于新軍事革命問題的再思考”中,作者沒有停留在“已有的他人結論”,把人類社會迄今所經歷的軍事革命,歸納為金屬化、火藥化、機械化、智能化四種形態(tài),獨具匠心、頗具新意。
本書深入淺出,說理性強。
《軍事哲學與軍事實踐》 梁必骎著 國防大學出版社 2002.9 定價:2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