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園畫譜》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繪畫啟蒙課徒本,是清代山水名家王概應沈心友之請,以明代畫家李流芳《山水課徒稿》43頁山水稿為基礎擴繪而成,于康熙十八年(1679)套版精刻成書,此為一集山水篇;二集為梅蘭竹菊,由王概、王蓍、王臬三兄弟合編,三集為花卉翎毛,合成于康熙四十年。整套畫譜鐫刻成書在李漁的南京別墅“芥子園”,所以取名為《芥子園畫譜》。
這部畫譜的每集篇首均有畫法淺說,亦有畫法歌訣,然后有摹諸家畫式,講述中國畫技法,淺顯明了,相當系統(tǒng),利于初學。
5年前,浙江嘉興著名畫家吳蓬的一位叫楊為國的朋友說,他想將《芥子園畫譜》修正成水墨彩色本,同時配以“技法講座”,通過電視媒體播出,把古人的繪畫技巧原汁原味地傳授給喜愛國畫的學子們。這一想法得到了吳蓬的響應,他立即著手臨寫,日夜揮毫不輟,經(jīng)過4年的艱苦臨摹和再創(chuàng)作,終于完成了這部畫譜的彩色版畫稿。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經(jīng)過精心編輯印制,出版了這套彩色版《芥子園畫譜》(吳蓬臨本)。
細觀彩色版的《芥子園畫譜》,我們會感覺到吳蓬的臨本,不僅僅只是賦予了顏色,賦予了墨分五彩的層次,他更賦予了“芥子園”新的生命,把原來畫譜中僵死的東西激活了。所以吳蓬的臨本,不是畫匠的臨摹,而是畫家的臨摹——學者型畫家的臨摹,這個彩色版臨本,不但是一本普及國畫的很好的啟蒙之書,也是一本有學術(shù)性的書,它讓學畫者能看見吳蓬先生用筆之樸實、沉厚,用墨之枯濕相約、淡濃宜貼,設色之雅麗古艷。臨本沒有丟掉原畫譜中所特有的精神,還補充了原有的不足。
這套畫譜無論在學術(shù)上還是繪畫水平上,其造詣都是比較高的,所以它更有看頭、更有學頭,讓人覺得有分量、有價值,更具有藝術(shù)空間與學術(shù)空間。
《芥子園畫譜》(彩版)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4 定價:39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