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品種
露地種植的方型無籽西瓜,可選擇金寶一號、金蜜一號、金蜜二號、金帥一號、金暉一號等;作餐桌雕刻的,可選擇豐田一號、興科二號、興科三號等;大棚早熟栽培、越夏栽培、秋延栽培的,可選擇豐田二號、興科四號、興科六號等。
二、種植方式和密度
方形無籽西瓜種植方式與圓形無籽西瓜相同,大棚吊蔓、露地搭架和露地爬蔓均可,生產(chǎn)上多采用露地爬蔓式,每667平方米(1畝)栽嫁接苗200多棵,行距2.5米,株距1.2米,不整枝、不打杈,每棵枝蔓20~30條,授粉坐瓜7~8個,定瓜4~5個。
三、模具制作
模具規(guī)格為15~20厘米正方體,模具要透光、通氣、漏水、耐張力。模具分為3種:
(1)由玻璃廠按設(shè)計的模具規(guī)格直接注塑成型;(2)按模具規(guī)格用有機玻璃螺栓固定:(3)選角鋼與玻璃材料,用螺栓固定成型。
四、選瓜裝模
玻璃一次成型模具,可在無籽西瓜授粉后瓜柄垂直時裝模,后兩種模具在西瓜授粉后15天左右的膨大期裝瓜。注意選擇植株長勢健壯、結(jié)瓜節(jié)位適中,瓜形圓正、瓜色均勻的西瓜裝模。裝模時要清除泥土,輕拿輕放,不可觸碰瓜柄茸毛。裝模結(jié)束后用土筑起高于地面的小平臺,將有瓜的模具穩(wěn)穩(wěn)正正地放在平臺上,然后整理好翻轉(zhuǎn)的枝蔓葉片。
五、田間管理
裝模后的5~7天,要保持模具穩(wěn)定,此后,每隔3~5天翻轉(zhuǎn)一次,使受光均勻。要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綜合防治,特別是注意增加有機肥用量,有機氮與無機氮的比例不能超過1∶1;要選用生物農(nóng)藥防治病蟲,使生產(chǎn)的方形無籽西瓜達(dá)到AA級綠色食品標(biāo)準(zhǔn)。(安徽省無籽西瓜研究所 方休寧 郵碼:234000 電話:0557-39154563921120)
如何防止一串紅徒長?
一串紅在栽培過程中,常出現(xiàn)枝梢徒長,要達(dá)到矮生、枝繁花茂的目的,應(yīng)采取如下措施。
多次摘心法:春季播種苗在長到5~6片葉時,留2片葉摘心,再長出5~6片葉時,再如法摘心。由春季到9月初,共摘心5~6次。在此期間,最好每周噴一次磷酸二氫鉀,促進(jìn)花芽分化。9月下旬開花時,株高在30厘米左右。
藥物處理法:春季,當(dāng)幼苗長出4~5片葉時,摘心一次。5月中旬定植以后1周,用濃度0.2%的B9藥液均勻噴淋植株一次,到8月上旬再次摘心。待新芽長到1厘米左右,進(jìn)行第二次噴藥。9月下旬開花,株高也在30厘米左右。
晚期扦插法:在6~7月,從春季播種的大一串紅上剪取10厘米長的嫩枝,扦插在盛有素砂的盆中,澆透水,覆蓋塑料薄膜,置于陰涼處,3周后即生根。1個月后上盆,可進(jìn)行1~2次摘心,多施磷鉀肥。從8月底起,每隔5天噴一次2%磷酸二氫鉀。9月底開花,株高仍在30厘米左右。(加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