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初,朝鮮宣布正在發(fā)展核計劃,此言一出石破天驚。今年年中以來剛剛趨緩的朝鮮半島局勢再次變得迷霧重重……布什政府的制裁已經開始(從12月份起斷掉每年50萬噸的重油供應),一場新的對抗危機正在逼近朝鮮半島。
張璉瑰 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政治教研室副主任、教授
遭世功 《經濟日報》國際部高級記者
樸鍵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地區(qū)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
話題背景
2002年10月初,布什派遣總統(tǒng)特使、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凱利前往朝鮮訪問。凱利在談判中專門提出了朝鮮發(fā)展核武器的問題,還出示了一些最新“證據”,要將朝鮮一軍。朝鮮方面起初否認了這些證據。但第二天,凱利會晤朝鮮外務省第一副相姜錫柱,再次提出美國已獲悉朝鮮進口研發(fā)濃縮鈾用的離心機組件時,姜錫柱出人意料地承認“確有其事”,并進一步透露“正在研發(fā)更具威力的武器”。其后,朝鮮外務省向美國開出停止發(fā)展核武器的三大條件:1.美國承諾絕對不向朝鮮采取先發(fā)制人的攻擊;2.與
朝鮮簽署和平協議;3.承認朝鮮現有的經濟體制。
朝鮮:核計劃掀波瀾
張璉瑰:最近一段時間,朝鮮的核問題再次浮出了水面,朝鮮的這一做法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動,11月17日,朝鮮平壤廣播電臺的一篇報道說朝鮮已經有了原子彈,有了生化武器,但11月18日該臺又進行了訂正,改為:朝鮮有能力、有權力掌握核武器。而不像前一天那么明確了。
美國和朝鮮在1994年10月曾簽署了一個核框架協議,協議明確規(guī)定,朝鮮放棄核計劃,美國負責幫朝鮮建兩個核電站,在核電站發(fā)電之前,每年向朝鮮提供50萬噸的重油。
現在美國所采取的對策,第一步是從12月份起(在韓日的堅持下決定已裝船的油繼續(xù)啟運從明年1月起正式斷絕供應)先斷掉每年50萬噸的重油。起初日韓對此表示反對,希望繼續(xù)向朝鮮提供重油,但在美國的堅持下,日、韓和美國達成了一致。
現在讓世人不理解的是,朝鮮為什么要公開承認搞核計劃,我的看法是:布什政府上臺后,一直對朝鮮實行強硬政策,先將朝鮮定為“邪惡軸心”,后又將之定為\"核打擊對象國\"。雖然去年6月布什政府也表示愿與朝鮮談判,但卻開出了一系列苛刻的條件。如規(guī)定會談議題是核問題、導彈問題、常規(guī)軍隊的裁軍問題、軍隊從三八線后撤問題等等,這是朝鮮所不能接受的。因此朝美關系并沒有什么進展。
而從傳統(tǒng)上來看,朝鮮在對外關系中一向把對美關系看作是最重要的,其對韓和對日關系實際上都是為對美政策服務的。朝鮮一直非常希望與美國直接對話,但卻沒有任何可以使美國坐下來與之談判的籌碼(或說硬牌),于是宣布自己有核計劃。朝鮮的考慮是:1.美國最擔心核擴散,這一宣布會迫使美國坐下來同它進行談判。2.作為籌碼,朝鮮希望通過宣布擁有核計劃,然后,再以愿意放棄和銷毀換取美國的多方面讓步,如與之簽訂和平條約,取消經濟制裁,提供大量經濟援助,甚至建立外交關系等。3.分化美日韓同盟。由于美日韓利益不同,他們在如何應對朝鮮這一宣布上必然有不同的主張,從而激化它們之間的矛盾。
但是美國認為核擴散問題是各種問題中最嚴重的,既然達成的協議都不算數了,還有什么可談的。因此拒絕同朝進行任何對話和交易。而且宣布從12月份起停止對朝鮮的重油供應。在這種形勢下,朝鮮宣布由于美方的原因。94年達成的核框架協議失效?,F在局勢正向著對抗的方向發(fā)展,朝鮮揭開了底牌,但卻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
現在美國還沒有想立即解決朝鮮問題,因為美國正在全面準備打擊伊拉克,在伊拉克問題解決后,我估計明年的夏季,朝鮮半島有可能出現一種非常嚴重的對抗危機。
曹世功:也不排除柳暗花明的可能
從今年夏天朝韓重開對話,發(fā)展交流合作,到9月日本首相小泉訪朝,開始關系正?;勁校r半島局勢出現了緩和高漲的勢頭,但核問題的爆發(fā)又使半島局勢急轉直下,再度變得撲朔迷離,錯綜復雜。半島局勢起伏漲落的變化不斷交替發(fā)生,究其原因,我認為應該從全局上去把握。
癥結在于:朝鮮半島的內在基本矛盾和基本問題到目前為止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從南北方關系來看,雖然金大中上臺后推行“陽光政策”,南北關系有了很大進展,取得了不少實際成果,如離散家屬會面、連接南北方鐵路公路、非軍事區(qū)聯合掃雷、體育比賽交往等等,但是雙方之間最根本的問題沒有解決,南北軍事信賴還沒建立,南北方和平共處尚未獲得制度性保障。這就可以解釋為什么南北峰會以后,今年6月仍發(fā)生了\"西海交火事件\"。
從朝美關系看,克林頓時期對朝采取“軟著陸”政策,雙方關系有所緩和;布什上臺后對朝政策趨于強硬,雙方關系又陷低潮。但實際上美國對朝鮮半島的政策始終沒有脫離“不統(tǒng)不亂,不戰(zhàn)不和”的底線。因為這種局面對美國在東北亞的戰(zhàn)略利益最為有利。在反恐被提上美國的戰(zhàn)略日程以后,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包括核武器、生化武器等)成了美國關注的焦點,而恰恰在這個問題上,朝鮮被抓住了小辮子。朝美矛盾是半島問題的一對基本矛盾,是影響半島局勢的根本因素。基本矛盾沒解決,問題自然會接連不斷,即使沒有“核風波”,也會有別的什么問題冒出來。
我認為只有在朝鮮半島南北關系格局塵埃落定、朝鮮半島由“停戰(zhàn)機制”轉變?yōu)椤昂推綑C制”之后,半島的不穩(wěn)定因素才能得到根本的消除。
核問題爆發(fā)后,對目前局勢應如何判斷?
我認為應看到兩面。一方面目前朝鮮半島的局勢確實相當嚴重,因為美國在核問題上的立場決不會含糊,它不會輕易放過朝鮮;而核問題又直接關乎朝鮮的政治、安全和經濟利益,因此朝鮮也不會輕易做出讓步。如果雙方處置不當,找不到適當的妥協點和利益契合點,目前的“暗火”就有可能變成“明火”,釀成一場危機。另一方面也應看到,同時也存在一些抑制危機發(fā)生的制約因素,不排除“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可能。
從朝鮮的情況看,我認為其本身意圖并不是想跟美國對抗,無非是想借用這個辦法實現其利益關切。朝鮮目前經濟上仍未脫困,國內的經濟調整措施正在推進,和平的環(huán)境對朝鮮來說是必需的,也是十分寶貴的。
對美國來講,它目前主要精力放在伊拉克,再制造一個新的熱點并不可取。就是在伊拉克問題解決之后,美從其在亞太的戰(zhàn)略利益考慮,選擇與朝鮮對抗也不見得對其有利。
從周邊國家來看,韓國極不愿意半島局勢緊張,日本和俄羅斯也是如此。中國執(zhí)行和平外交政策,歷來重視維護半島和平穩(wěn)定。有關各國從各自的利益出發(fā),都希望并努力促使此次“核風波”通過對話、以和平方式加以妥善解決。
目前朝美僵持不下,焦點在于雙方對解決問題的立場不同。朝鮮在美國答應簽定互不侵犯條約、放棄制裁等條件下,才能放棄核計劃。而美國則要求朝鮮無條件放棄核計劃后,才能談判朝關切的問題。但雙方的主張也存在某種契合點,朝的核心關注是獲得安全保障,而布什也一再申明美不會侵犯朝鮮。
近期國際社會有一種動向,即試圖把朝鮮的核問題提交聯合國,我認為此案荒謬而有害。因為朝鮮不同于伊拉克,把朝鮮核問題提交聯合國,結果只能使矛盾復雜化,更加不利于問題的解決。但如果雙邊解決不了問題,謀求通過多邊方式解決也不失為一種可取的思路。
這次美國對朝鮮態(tài)度強硬不是空穴來風,美國確實抓住了朝一些把柄。但如果斷定朝鮮已經有了核武器,還缺乏確鑿的證據。現在還沒有證據表明朝已經進行了必不可少的核引爆試驗。到目前為止,美國也拿不出朝鮮已掌握核武器的有力證據。
朝鮮誤判了核問題在美國安全戰(zhàn)略中的分量
樸鍵一:對朝鮮承認核開發(fā)計劃,目前有三個問題令人關注。朝鮮為什么承認有核開發(fā)計劃?目前朝鮮核開發(fā)達到了什么程度?今后朝鮮半島局勢圍繞著核問題將向什么方向發(fā)展?
目前各方對朝鮮承認核計劃的意圖眾說紛紜。中國專家的普遍看法是,朝鮮希望藉此與美國一攬子解決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但是朝鮮似乎沒有充分估計核問題對朝美關系的影響。它原以為藉此能夠牽制住美國,但似乎沒有充分考慮美國布什政府與前任克林頓政府的區(qū)別,以及這種做法究竟會對美國和國際社會帶來什么結果。美國不會輕易接受朝鮮的談判要求。朝鮮提出要簽一個朝美互不侵犯條約,美國對之置之不理。美國不可能與朝鮮簽訂互不侵犯協議。如果簽了,就會開一個先例,其他國家也可以與通過相同手段要求與美國簽訂類似協議。這樣就會束縛美國的手腳。
不過,美國卻通過11月17日發(fā)表的總統(tǒng)聲明給朝鮮搭了一個臺階。布什聲明表示,美國無意侵犯朝鮮,希望改變美朝目前的這種狀態(tài);如果朝鮮在核問題上采取根本性措施,美國也準備采取相應的重要措施。但布什沒有說明究竟要采取什么措施。第二天美國國務卿鮑威爾在與記者談話時把朝鮮說成是一個主權國家。這也可以看作是美國對朝鮮要求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反應?,F在,朝美雙方都在極力回避正式宣布廢除1994年簽署的朝美核框架協議,雙方都在把違反該協議的責任推向對方。
從目前的情況看,期待朝美馬上坐在談判桌前是比較困難的,雙方已經處在了僵持的狀態(tài)。最終實現談判可能要分幾個步驟走。中國表示支持朝鮮半島無核化,反對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在朝鮮半島擴案,主張用和平的方式通過對話解決問題。這與美國的立場不盡相同。美國提出和平解決,但和平解決不一定只是對話解決。和平方式也可能會有施加壓力的做法,如經濟制裁等。
朝鮮核開發(fā)究竟達到了什么程度?通過分析大量有關報道看,朝鮮可能恢復了核開發(fā)計劃,但是換了一種方式。據報道,朝鮮在簽署核框架協議前是從石墨核反應廢棄燃料棒中提取放射性物質钚。從技術上來講,使用钚制造核武器所花費的時間會短一些。1994年核框架協議明確制止朝鮮生產钚。不過,對外公布的核框架協議中有個漏洞,它沒有說不允許朝鮮用其他的方式提取核材料。目前美國人拿到的證據似乎是,從1999年開始,朝鮮在試圖用鈾研制核武器。但美國人也并不認為朝鮮已經完全造出了核武器。就像曹世功老師所言,核武器是需要實爆試驗的,還沒有聽說美國監(jiān)測到了這種試驗。
朝鮮半島的局勢將會怎樣發(fā)展?最近美國助理國務卿凱利到中國來時,曾與中國的專家們有過交談。凱利提出的問題更多地集中于目前朝鮮進行的經濟改革,讓人感到美國好像并不十分擔心朝鮮的核問題,美國更關心的是朝鮮的經濟問題。這是不是意味著美國對朝鮮有更大的戰(zhàn)略設想。目前美國先通過周邊國家對朝鮮施加壓力,如果朝鮮有變化的話,美國再把朝鮮引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
長期以來,東北亞地區(qū)的格局都是建立在朝鮮半島分裂的這個局面上,只要這個局面出現一點實質性的變化,就會牽涉大國關系。現在美國和日本最擔心的是朝鮮半島將來統(tǒng)一后會靠向中國。日本的朝鮮問題專家明確地反對朝鮮半島統(tǒng)一,原因是朝鮮半島統(tǒng)一后很可能跟中國走。美國的半島專家們也曾向韓國專家們提這樣一些問題:將來半島統(tǒng)一后,是不是在安全問題上會更多地靠向中國?雖然韓國人予以否認,但仍消除不了美國的擔憂。
不可預測性將增多
曹世功:1994年美朝達成的核框架協議有兩個重要支柱,一是重油供應,即美國和半島能源開發(fā)組織每年向朝鮮提供重油,這一點目前已經打了折扣,從12月份起中斷供應,這個支柱已經被嚴重損傷。
另一個是半島能源開發(fā)組織(KEDO)向朝鮮提供輕水反應堆的建設,如果這個項目也被中止,那么核框架協議就形同廢紙。而要想再達成新的協議,就更加艱難了。這樣一來,不可預測性和緊張升級的危險性都將增多。我認為,應該力避走到這一步。朝美核框架協議來自不易,應該充分發(fā)揮其在解決朝核問題上的效用。
張璉瑰:目前美國與朝鮮正處在一種對立的狀態(tài)下,雖然雙方內心都不想激化這個問題,但是事情的發(fā)展有時候并不以當事人的主觀愿望為轉移,有時會很難控制。因為雙方國內都有某種力量在施壓,即使金正日或布什本人想作出讓步,在周圍諸多因素的掣肘下能不能做到也是問題。
現在朝鮮已經宣布正在搞核計劃,美國作為對此必定要采取措施,不可能坐視不理,但如果美國對其制裁,朝鮮也必然進行回應。這樣對峙就逐步升級了。而這個升極過程有時是擺脫了控制機制的,危險性就在這里。
有關國家各有利益需求
樸鍵一: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以前說大國參與,主要是指美國和中國,如中美朝韓四方會談。但經過2000年朝鮮和一些歐洲國家和歐盟建交,歐洲的影響在上升,在一些重大的問題上,如核擴散問題、重大安全問題,朝鮮更傾向于通過歐洲與美國對話。這次就是歐盟首先提出凍結明年應該給KEDO的資金援助,并放出風說對輕水反應堆項目怎么做還要再做考慮。
曹世功:應該說在朝鮮半島問題上,中國的作用不可忽視,有關國家對中國的期待很高,鮑威爾就說過要發(fā)揮中國的作用。前不久江主席訪美時,朝鮮核問題成了中美首腦對話中僅次于中美關系的第二大問題。但是應該明確,解決核問題主要要靠朝美對話,要靠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中國固然要發(fā)揮應有的建設性作用,但對自己的作用應該有一個冷靜的認識。
美國之所以對朝鮮的核問題不立即采取強硬措施,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美正集中精力“打伊倒薩”,不能分心分力;而從提取濃縮鈾到開始進行研試、再到搞成核武器需要一段時間,而目前狀況并非迫在眉睫;二是美國在解決問題步驟上想分階段進行。第一步是充分調動周邊國家的外交資源,包括中、日、韓、俄和歐盟等。日韓與朝鮮的關系進展太快,美國不愿意;但這個渠道美允許保留,因為既要照顧韓日的面子,更需利用這個渠道來對朝施加影響。第二步是切斷朝鮮的能源和經濟援助,如停止重油的供應就是其中之一。第三步可能是中止輕水反應堆的建設,進一步施壓。再接下去就可能是封鎖甚至武力威脅了。
張璉瑰:在反對朝鮮的核問題上,美日韓表面看起來是一致的。但他們各有各的利益需求。美國認為朝鮮掌握核武器是核擴散問題,韓國則對朝鮮是否有核武器并不看得很重。關鍵是別打仗,別亂,美國別把朝鮮惹急了。日本對此卻非常敏感,因為朝鮮如果真有核武器,惟一可以打擊的目標就是日本。所以對日本來說,朝鮮亂不亂起來并不重要,只要能把朝鮮的導彈試驗停下來,把朝鮮的核武器發(fā)展停下來,日本就滿意了。俄羅斯卻并不認為朝鮮有核武器。俄與朝長期合作,他們對情況的掌握還是比較清楚的。但俄羅斯有明確立場,反對半島有核武器,主張對話與和平解決。
現在還沒有證據表明朝鮮搞過核爆炸的實地試驗,用計算機模擬,朝鮮還遠無這個技術。1999年美國對朝鮮金倉里進行核查時,美國人大吃一驚,什么都沒有,遠沒有想象的那樣。
韓國新總統(tǒng)上臺給半島帶來的沖擊
對朝政策只會微調,基本框架不會改變
樸鍵一:韓國大選,目前最有希望的有三個人:大國家黨的李會昌,新千年民主黨的盧武鉉,“國民聯合21”的鄭夢準。輿論調查表明李會昌的支持率比后面兩人要高出10個百分點。后面兩人只有聯合起來才可能與他抗衡。但不管誰上臺,韓國的對朝政策只會微調,基本的框架方針不會改變,韓國學術界和政界的判斷均是這樣。即使被認為是保守勢力代表的李會昌上臺,對北方的緩和基調也不會有大的改變,但調整則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在南北離散家屬加在一起有一千多萬,這一千多萬要和解,力量是不可小覷的。
曹也功:我在韓國生活工作過六、七年,我感到這個民族渴望統(tǒng)一的愿望是非常真誠的,同時也有冷靜的一面。他們并不急于南北方立刻就機械地合在一起,而是先致力于通過和解、交流,逐步消除民族感情中的對立和不信任,最終水到渠成地實現統(tǒng)一。南方現政府的統(tǒng)一政策是三階段漸進統(tǒng)一。北方早先提出的是一步到位的高麗聯邦制統(tǒng)一,現在也不這樣提了,而是承認在完全統(tǒng)一之前需要一個中間階段,實質上也是漸進統(tǒng)一。
張璉瑰:韓國人對待統(tǒng)一表現得很冷靜。因為統(tǒng)一對于韓國人來講所得到的好處是理念性的,而受到的損失卻是現實的。如工資要降低,就業(yè)的機會可能會減少,生活水平可能也要下降。另外若是統(tǒng)一過程中出現動亂的話,則現在的和平生活都沒有保障了,因而對統(tǒng)一更多的是一種懼怕心理,他們最理想的愿望是把統(tǒng)一作為一種緩慢的漸進式過程。明年,無論誰當選韓國總統(tǒng),“陽光政策”這種實質性主題——合作、交流、不要戰(zhàn)爭、縮小差距——仍會繼續(xù)下去。這也表現了韓國政黨政治的發(fā)展和成熟。雖然在競選當中在野黨攻擊執(zhí)政黨“陽光政策”中的諸多弊端,但無誰哪個黨上臺以后都還是要執(zhí)行這種政策。今后韓國對北方政策有可能有些調整,但大的方向不會改變。
樸鍵一:金大中的“陽光政策”,從主干上來講,實際上從盧泰愚時期就開始了。后來在金泳三時期在南方對北方的援助中出現了一些摩擦。金日成去世之后,南北交往曾有過一段空白。韓國的政治家認為,對朝鮮的和解與合作是歷屆政府的共同選擇,韓國對北方和解與合作所取得的一些成績是全體國民共同努力的結果,并非金大中一個人的功勞?,F在對金大中“陽光政策”的批評,主要是指政府在對朝鮮問題上獨斷專行,不與國民商量,包括南北首腦會談等。批評者還有一個不滿,就是說只是韓國單方面地向朝鮮提供援助而得不到回報。
張璉瑰:我的感覺是新政府上臺后韓國對朝鮮的援助有可能減少,韓國可能要提一些條件。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才能給予援助。
新政府可能會更合著美國的節(jié)拍跳舞
曹世功:我認為也應該看到新政府上臺后進行調整可能帶來潛在的對南北關系的負面影響。這仍然是因為南北關系的基本問題沒有解決。近年來南北方在經濟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挺紅火,但要害是軍事依賴關系還未建立起來,南北關系的制度性框架還未確立。從更本質的角度來講,朝鮮半島南北方是兩制對立,從長遠來看,統(tǒng)一有個以誰為主導的問題,因此可變因素仍不能忽視。具體而言,如果下屆政府是大國家黨李會昌上臺,雖然緩和、和解的基調不會改變,但具體政策調整仍不可避免。李會昌陣營對金大中的“陽光政策”早就攻訐不斷。該黨主張對朝支援等舉措,凡事要經過國民,在國會批準之后才可以做;并要堅持徹底的“互利主義”,即付出要得到相應的回報,不再會像金大中時期那么主動和積極。金大中時期實行的方針是“先經后政、先民后官、先予后取”。大國家黨決不會再搞“先予后取”。另外,大國家黨主張援朝時要有“透明度”,這與美國的立場也是一致的。普遍認為,李會昌若上臺,與美國對朝政策將會表現出某種“趨同性”。金大中政權后期與美國的關系是很微妙的,存在著不少分歧,包括在核問題上、南北關系進展的速度上等。韓國輿論認為,李會昌合著美國的節(jié)拍跳舞的可能性將增加。朝鮮將如何解讀李會昌的政策調整?現在已經出現一些不太好的跡象。朝鮮對李會昌上臺十分警覺,媒體不時對其發(fā)起抨擊,語氣強烈。總之,我認為在韓國新政府上臺后,如果朝韓不能正確解讀對方的政策意向,雙方關系在一個時期發(fā)生冷卻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特別是新政府上臺的初期階段,雙方有一個互相摸底、磨合的過程,斗爭難以避免。
張璉瑰:朝韓的這種磨合還不單純是雙方摸底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還是朝鮮對韓國的一種策略。因為在整個朝韓關系中,朝鮮是主動的。朝鮮積極,整個南北關系就熱;朝鮮冷,南北關系就冷。韓國處在一種完全非常被動狀態(tài)中。韓國任何一屆新政府上臺,開始雙方關系都很緊張。金大中1998年2月剛上臺,3月份朝鮮就宣布全國進入戒嚴狀態(tài),進入一級戰(zhàn)備。接著朝鮮就宣布金大中是韓歷屆政府中最壞的。到了中后期時關系才緩和下來。新一屆政府上臺后也會如此,以民抑官以美制韓、先冷后熱,以義取利,是朝鮮對韓政策的基本軌跡。因此朝韓關系總是峰谷相間,周期起伏。
曹世功:還應該考慮到周邊因素對朝韓關系的影響,特別是美國的作用。朝鮮要獲得安全保障、實現經濟振興和融入國際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朝美關系,取決于美國的政策。朝韓關系進展太快,美國就要進行牽制;但南北關系過于緊張,也不符合美國的利益。另外,周邊國家均不希望南北關系緊張激化,這對南北關系總體緩和會起到促進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