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臺北的朋友家做客,朋友拿出瓜子、茶點招待,一看那瓜子竟然是洽洽瓜子。中午吃飯時,朋友從冰箱里取出3種牌子的啤酒讓我選擇,其中就有青島啤酒。今年以來,隨著兩岸貿易的發(fā)展,大陸的許多商品終于可以通過正規(guī)的渠道進入臺灣。
青島啤酒在島內掀起波瀾
臺灣市場上不乏各種品牌的外國啤酒,但其市場占有率總共只有15%,更多的臺灣民眾還是對本地產的“臺灣啤酒”情有獨鐘。今年4月18日,青島啤酒進入臺灣后,雖然臺灣本地啤酒商和進口啤酒商采取了各種促銷方法,但還是眼看著青島啤酒的市場占有率在短短幾個月內迅速躍升至7.5%。到今年8月份為止,青島啤酒在臺灣共賣出230萬箱,其中僅8月份就賣出80萬箱,創(chuàng)了紀錄。拿罐裝啤酒來講,臺灣民眾一個月就喝掉了1920萬罐青島啤酒?,F在臺灣從北到南,大大小小的超市連鎖店、傳統便利店、酒樓餐館和大街小巷的檳榔店里,都能見到綠色瓶裝和藍色罐裝的青島啤酒。而位于臺灣屏東的青島啤酒臺灣工廠已經開始動工,設計年產量10萬噸,屆時將直接供應臺灣市場。
8月,共有15萬箱燕京啤酒也在臺灣上市。在臺灣,青島啤酒標榜自己是“大陸第一,世界知名”,而燕京的旗號是“大陸第二,國宴用酒”。
大陸零食擺上了臺灣超市的貨架
目前大陸的洽洽瓜子已擺上全臺灣1.5萬個銷售店的貨架,并且因其“口感好,包裝吸引人”,賣得很不錯。臺灣大多數食品都是用塑料袋包裝的,而洽洽瓜子則用牛皮紙包裝,且紅底黑字,非常搶眼。在價格方面,160克的小包裝洽洽瓜子賣39元新臺幣(相當于人民幣10元),跟臺灣本地產的瓜子差不多。
除了洽洽瓜子,大陸的真心、呱呱叫、阿明瓜子也已經開始進入臺灣市場。此外,在臺灣的超市還能買到天津栗子、懷柔板栗、吐魯番葡萄干。
而除零食之外,大陸的著名餐館也躍躍欲試,今年7月,在大陸已有80多家連鎖店的“譚魚頭”在臺灣正式開張。而臺灣業(yè)者看好并正在積極洽談的大陸餐飲名店,還有北京全聚德、東來順以及上海梅龍鎮(zhèn)、杭州奎元館等。
商品來路各種各樣
臺北迪化街是著名的臺灣人買節(jié)慶貨品的老街,100多年前大陸貨上岸后即在此集中銷售。一個世紀后的今天,這里仍是采購大陸貨的最佳去處,大陸的香菇、木耳等南北干貨,冬蟲夏草等中草藥材,種類繁多,不一而足。
到目前為止,臺灣尚沒有開放大陸家電產品進口,但是在臺北的許多“大賣場”早就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大陸產家用電器,如電飯煲、電熨斗、電熱鍋和榨汁機等等。早些時候,島內的“大賣場”還一度賣起了“康佳”牌彩電,因為價格便宜,結果引發(fā)搶購。目前,臺灣的市場上也已經有海爾電器出售,那是海爾在海外的廠家生產的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大陸廠商到臺灣申請注冊商標的件數不斷增多。截至2001年底,申請商標共647件,已經公告注冊的有370件。目前,已經獲得注冊商標的大陸知名品牌包括五糧液、酒鬼酒、汾酒、貴州茅臺酒、海爾家電、同仁堂制藥以及譚魚頭餐廳等。
不少問題需要解決
雖然大陸產品熱銷臺灣,但是其中也存在不少問題。首先,臺灣當局對大陸商品入島一直持消極態(tài)度,使得許多大陸商品不能名正言順地與臺灣消費者見面;而“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會有生意”,又使得“正常渠道不來,走私貨照樣會來”。其次,兩岸不能直接通航,且不說增加成本,增加風險,連交貨日期都不能保證。第三,許多糾紛根本沒有辦法解決,比如驗貨等。
而大陸廠家在開拓臺灣市場時,也要注意兩岸商品的一些差異。比如,兩岸對藥品、化妝品等的檢驗標準不太一樣;再如,大陸電壓是220伏,臺灣電壓則是110伏,家用電器產品應該解決這個問題。此外,包裝習慣、印刷水平甚至是包裝說明,也需要充分考慮,因為兩岸分別使用簡體字和繁體字,就像“海爾”的“爾”字,兩地寫法相去甚遠,而這又是品牌名,難以回避。
(張壽安薦自《環(huán)球時報》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