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精神賄賂是“低成本、高產(chǎn)出”,既不用錢物,也無須美色,只需張張口、動動筆,只要恰到“好”處,就能使被賄者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精神行賄的圈套。我卻認為,“精神賄賂”的成本并不低。
從表面上看,物質(zhì)賄賂是有形的,錢、物、女人,都是實打?qū)嵉?,不像精神賄賂比較“虛”。在一般人看來,在上司面前拍幾句馬屁,遠不如晚上送去1萬塊錢來得爽快、有效。可是,錢好送,而沒話找話,當面及時找出恰當?shù)皿w的阿諛奉承之詞,才是最難最難的呀
首先是難在臉面上,也就是人的尊嚴上。行賄之初,人格和尊嚴早已丟掉了,但哪能丟得那么干凈。所以,每當開始搞“精神賄賂”的時候,剩下的那點兒尊嚴就時時跑出來作祟,一個人整天讓自己的尊嚴折磨著內(nèi)心,日子過得苦不苦?這代價,哪里是把錢放下就走的瀟灑的送錢人所能體會到的?
其次,難的還有精神賄賂所必需的高智商和高技巧,你把奉承的對象研究透了,就是一個不小的系統(tǒng)工程。你的恭維總得貼邊兒吧?他也就一米六的個頭,你偏說他長得如何得魁梧威猛,這不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嗎?他的字寫得像雞刨的一樣,你卻說他得了王羲之的真?zhèn)鳎隙ㄒ彩亲哉覜]趣。他的字寫得不錯,但是他已經(jīng)兼任了當?shù)氐臅覅f(xié)會主席,他的墨寶已經(jīng)遍布當?shù)氐臋C關(guān)和商店的匾牌上,你再說他書法如何得了得,也就失去了創(chuàng)意。你如果能在別人之前發(fā)現(xiàn)他歌唱得好,那情況就不一樣了。對象不同,臺詞也不能一樣。對一個公司的大老板,你可以說他生財有道,財源滾滾;對一個領(lǐng)導(dǎo)干部,你若是說他為國為民,一身清正,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氣就順了。當然,這些都是沒有什么產(chǎn)出的“小投入”,收不到什么大效益。
什么是“大投入”呢?大投入需要高水平。你能替上司寫出幾篇好文章,發(fā)表在重要的刊物上,引起了上司的上司的關(guān)注,上司因此而官運亨通,他能忘了你的貢獻么?你能為你精神賄賂的對象作專題節(jié)目,使其在報紙和電視上頻頻露面,為選票的“集中”作了有力的鋪墊,你能白忙活么?你用心地替行賄對象寫幾本書,讓他成為“學(xué)者型的領(lǐng)導(dǎo)干部”,那作用就更大了。
這里隨之而來的又產(chǎn)生了一些問題:你怎么判斷你的工作對象是黨的好干部還是壞干部?是好干部,會討厭你精神賄賂;是壞干部,隨時有垮臺的可能,而且給壞干部吹喇叭抬轎子效果也可能適得其反,加速了壞干部的垮臺。你如何保證你的投入能在他垮臺之前肯定有“大產(chǎn)出”?你如果有真本事,你的學(xué)術(shù)成果足可以使自己贏得聲譽和地位,你的文章和著作為他人做嫁衣豈不可惜?你如何判斷把這些成果作為精神賄賂送出去是最劃算的?這種較大的精神賄賂工程,涉及的方面比較多,比晚上到領(lǐng)導(dǎo)家里送錢難度要大,知道的人多,保密性當然就差,敗露的危險也就多一些。受賄者“回報”時難免心存一些顧忌,受到一些掣肘,從而使你的行賄效益大打折扣。你有能力抵御這些風險嗎?
精神行賄的成本,你說低嗎?
(摘自《雜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