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采用新規(guī)則的“天元戰(zhàn)”造就了一位新的年輕挑戰(zhàn)者,他就是湖南伢子黃奕中五段。他首輪如履薄冰戰(zhàn)勝了朱松力之后,又接連三次利用新規(guī)則以3/4子的微弱優(yōu)勢戰(zhàn)勝對手,最終獲得了挑戰(zhàn)權(quán)。我就是三位“受害者”中的第一位,另兩位是董彥和王磊。
一向出言謹慎的黃奕中此次依然保持低調(diào),他表示此前從未戰(zhàn)勝過常昊,因此他這次的目標是贏一盤。然而在三番勝負的比賽中贏了一盤后,又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呢?對此常昊也表示三番勝負增加了不少的偶然性,盡管他有信心衛(wèi)冕,但最終鹿死誰手還尚難預測。
第一譜:有備而來1-52
黑5高掛是常用的手段,在NEC的比賽中我對古力選擇的是圖一的變化。
圖一:白1托是我實戰(zhàn)的下法,走成13雙方大致相當,我認為在貼7目半的對局中,這個局面白充分可行。
實戰(zhàn)白6二間高夾是常昊喜愛的下法。
圖二:由于黑右下角是個小目,白引征較為有利,所以黑不會讓白下出“妖刀”定式。黑1跳普通,白4拆二是常昊所推崇的應法、接著白6大飛掛將黑棋打散,這個局部變化在去年天元戰(zhàn)決賽中常昊就使用過。
既然這是常昊所熟悉的布局,那么黃奕中就一定會有所準備,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黑7飛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步棋曾經(jīng)流行一時,不知為何現(xiàn)在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少,也許是大家覺得這個局部無論是黑白都很復雜,輕易不肯使用。從實戰(zhàn)的進程來看黃奕中對此深有研究,而常昊則顯得略遜一籌。
黑13先跳再15小尖是好次序,大多數(shù)情況下很多人會選擇先15小尖再13跳,不要小看這個簡單的次序,這里面的學問卻有不少。
圖三:首先來看黑實戰(zhàn)的次序。白如果不想還原那么就只有在1位壓,黑2爬是要點,黑4沖斷尋求轉(zhuǎn)換,白7貼防止黑一手抱吃在18位。黑8扳緊湊,白11在A位跳是正形,但是給黑方留下了B位頂?shù)氖侄?,因此白只?1位委曲求全,隨后黑先手把角做活,然后18位沖斷,白如19位接,黑順勢形成一條厚壁,此圖黑大優(yōu)。
圖三中白的1位貼不成立,就說明黑實戰(zhàn)是正確的次序。不過經(jīng)常打譜的棋友也許會問,在很多棋譜中黑都是先走15位尖的,對此我披露一些國家隊對于這個局部的新研究。
圖四:白4拐后黑如果7位跳就是實戰(zhàn)的進程,現(xiàn)在先來看黑5拐的變化。這個變化常昊曾和李昌鎬下過,當時常昊是黑棋,白8扳是好手,有了這一個子角上的對殺白快了一氣,于是黑只有打劫。白28消劫后黑兩邊都需要處理,因此當時大家都認為黑5爬不成立。
圖五:既然前圖的5位爬不成立,那么黑只有老老實實5位跳。然而此時白方卻得理不饒人,6位先手扳,接著8位靠下,仍然可以恢復到圖四的狀況。被逼上了絕路的黑方只有另尋出路。在開劫前19位夾好手,等白20立的時候再開劫,情況大不相同,打劫就變成白方不利了,特別是白還留著A位打的大棋,此圖白不行。
圖六:圖六、圖七都是要說明白為什么要先在16位扳。如果白圖四中沒有先8位扳,那么黑9直接扳和白殺氣,白角差一氣,而且外面也封不住黑棋,白崩潰。
圖七:黑7爬的時候,白再8位扳時,黑可以9位直接斷,黑吃掉三子后,白同樣封不住黑棋,白也不行,因此各位棋友如果要下這個變化的話,一定要注意8位扳的次序。
圖八:黑1接的時候,白不能在9位頂,只有2位提,黑3扳出,白4沖打是好次序,白6跳一子兩用,黑7壓,白可8位長出,白10跳夾強手,黑在征子不利的情況下全軍覆滅。
圖九:黑2點是兩邊兼顧的好手,白3跳再5位扳很舒服,至白13尖出,這個變化被我們認為是雙方最佳的應對。接著黑可選擇在A、B位任意一點作戰(zhàn),此圖得失不明。
看完了以上的幾個變化之后,大家不難發(fā)現(xiàn)實戰(zhàn)次序的重要性。實戰(zhàn)29接是黃奕中的研究,以前大多數(shù)人會選擇圖十的下法。
圖十:黑1爬也是很常見的手段,黑7開劫是必然的,白12斷,黑不能再應了。黑17跳角上留下打劫手段,不過黑9爬非常損,因此這個變化黑不是很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