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思明
丘梓歧同志的黨建理論新著《新時期共產黨人的群眾觀》(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年6月出版)以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為指導,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研究方法和比較研究的方法,在古今中外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宏闊背景下,對新時期共產黨人的群眾觀這一頗具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的重大課題及其歷史源流進行考察和探究,無論從選題視角的準確創(chuàng)新還是從思想深度的開掘拓展上看,都堪稱是富于認識價值和思想價值的一部著作。
本書的第一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歷史深度。以往的一些黨建理論研究著作,往往就現實問題討論現實問題,就事論事的較多,選取獨特的視角,圍繞一個重要主題深入探討的較少。而本書能從歷史的角度切入,逐步深入地考察共產黨人之與群眾的舟水關系、魚水之情。本書在第一章便開宗明義地提出何以歷史上曾經十分強大的王朝,會被曾經微不足道的力量所擊敗,以及這打敗了強大王朝的力量,自己后來又重蹈前者的覆轍等等一系列發(fā)人深省的與當前黨建現實有著割不斷的聯系的重要課題。然后順手拈出秦王朝的當政及被漢高祖劉邦所滅的史實,鞭辟入里地解析了個中原因。不惟中國古代,本書還將探究的觸角伸向國外,以世界歷史為鏡鑒,分析了曾經不可一世的羅馬帝國興衰之因果,深入論證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一警世真諦。這種以史勸今的方法,無疑使得本書具有了較強的說服力和思辯深度。其次,具有現實的廣度是本書的第二個特點。緊扣新時期以來黨內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特別是日趨嚴重的腐敗現象,本書從頗具典型性的個案剖析入手,對共產黨的群眾觀問題進行實踐上的考察,其中有些個案的援引,直接采自新聞報道,使本書在材料的運用上顯示出很強的客觀真實性,這種通過定量分析達致定性判斷效果的方法,也是本書獨特的思辯風格所在。本書第三個特點是自成系統,一氣呵成。本書在群眾觀這一課題上,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以及江澤民重要論述有機統一起來,使我們既能看到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的偉大貢獻,也可明晰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繼承者們頗具各自風格特色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本書第四個特點是始終將理論闡述與實踐分析作為一枚硬幣的兩面,使二者緊密膠結,互補互動。作者重視材料的搜集梳理,帶著問題先后赴廣東、青海、寧夏、內蒙古、河北、江蘇、上海、浙江、天津、北京等地進行深入調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擴張?zhí)剿鞯挠|須,既不拘泥于既成結論,勇于傾吐真言,又能把握好度,使得本書較之同類著作顯得扎實而新穎。
《新時期共產黨人的群眾觀》丘梓歧著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