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梅
容國團的這句擲地有聲的豪言壯語,相信所有人都聽過,幾十年來,他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人們?yōu)榱死硐肴ヅζ床?/p>
李鴻嘉也很喜歡這句話,也最能體會其中的深刻含義,所以就把這幾個字當作了自己的座右銘。
相對其他棋手而言,李鴻嘉的學棋之路相當平坦,甚至一點挫折都沒有遇到。1977年7月,李鴻嘉出生在廣東省汕頭市的一個普通家庭里,父親是一位只會看,卻不太會下的“真棋迷”。憑著這一點點家庭熏陶,在他6歲時,便追隨在父親的左右,開始迷戀起那具有神奇魔力的32枚棋子。
由于李鴻嘉聰明好學,反應機敏,很快就成為了一方小霸王。父親看在眼里樂在心里,便把他送到張浩強老師那里學棋。剛開始時,他自然不敵比他大的棋友,可是在張老師的諄諄教誨下,沒過多久,附近的業(yè)余高手便鮮有匹敵者。
1990年,李鴻嘉迎來了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首次參加廣東省運動會便技壓群雄,斬獲冠軍。正是這個冠軍使他輕松地跨進了“夢之隊”的大門。
也許是年少時幸運女神太過于垂青他,使他奪冠、進隊一路平步青云。但一旦成為專業(yè)棋手后,情況也就不比從前了。眾所周知,廣東隊是一個藏龍臥虎,人才輩出的集體,他上有呂欽、許銀川兩位特級大師,周圍還有被莊玉庭、宗永生、黃海林、朱琮思這些師兄弟,要想出頭談何容易。
從1995年參加比賽至今,李鴻嘉在乙組已經游蕩了五年,這其中除實力原因外,主要是心態(tài)擺不正。呂欽曾這樣評價過他:“李鴻嘉是一個比較認真刻苦的隊員,只是心理素質不太好。有時下得非常好,有時在下得不順的情況下,會連輸好幾盤,翻不過身來?!?/p>
贏得人們尊敬和支持的最好方法就是令人嘆服的業(yè)績。李鴻嘉深知進入廣東隊,既是他的幸運,又會給他帶來壓力。他現在急需用實力證明自己的價值,于是2000年個人賽便成了他最好的舞臺。
“前六輪,我下得比較順利,積4分,處在第二集團。這時比賽已經進入到白熱化,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跌入萬劫不復的深淵,第七輪我的對手是陳啟明大師。那盤棋開始時,我的形勢不太好,但我穩(wěn)定住心緒,沒有再犯以前的老毛病,終于在劣勢下取勝。這盤棋是我的轉折點,勝了之后,我非常有信心,以后越戰(zhàn)越勇,連勝兩局,直至最后奪冠?!?/p>
熟悉棋壇掌故的人都知道,全國個人賽自1995年改為甲乙組后,由于只有前六名方有資格晉級甲組,因而爭斗異常激烈,就連1998年亞軍閻文清大師在1999年掉入乙組后,也未能在次年重返甲組。毫不夸張地講,李鴻嘉這次奪冠的艱辛絕不亞于胡榮華第14次捧杯。
李鴻嘉同大多數想成名的少年一樣,十幾歲就身背棋盤背井離鄉(xiāng),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想家總是難免的,每個夢醒時分,都會有種思鄉(xiāng)的情愁。隊里的生活是單調乏味的,每天都在重復著同一個故事:八點半開始訓練,中午休息,下午兩點再訓練,這就是他的全部。為了出成績,他也會在晚上加加班,不過閑暇之余,也會聽聽音樂、看看小說,尤其是踢踢足球,饒有趣味的是,與他喜攻好殺的棋風相反,他踢足球時喜攻后衛(wèi)的位置。
采訪他時,他剛剛參加完今年團體賽的選拔,令人遺憾的是,他這次又敗給師弟黃海林,而不能代表廣東隊出征了。在廣東隊有個不成文的規(guī)定,無論是呂欽、許銀川,還是其他人,只要在上一年度的全國個人賽中未打進前六名,那么必須得參加每年一度的團體賽選拔戰(zhàn)。
在記憶中,他只是在1995年代表過廣東隊,那一年廣東隊獲得第三名,他坐鎮(zhèn)四臺,個人成績是五勝四和。但從那以后,就再也無緣了,這也是他心中的隱痛。
“好幾年都敗在師兄弟的手下,主要原因是自己的棋風太過剛猛,求勝欲望太濃。而黃海林的棋風穩(wěn)健,細膩,對布局的把握也要好一些;跟呂欽、許銀川這樣超一流棋手的差距相對大一點,雖然對布局的了解差不多,但對棋的理解、大局觀和算度上都不盡人意;再加上這個光榮集體給予我的重壓實在太大了?!?/p>
所有這些都是擺在李鴻嘉面前的問題。在1999年和2000年個人賽中都爆出了兩個不大不小的冷門,從乙組剛晉級的孫勇征、聶鐵文分別獲得第五名和第四名而晉升為大師,李鴻嘉能續(xù)寫這個神話嗎?我們衷心地期待著……
生日:1977年7月10日
身高:181CM
體重:75KG
最喜歡的一句話:人生難得幾回搏
最崇拜的棋手:呂欽、許銀川
最大的愿望:拿全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