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是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下轄的一個盟,位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的中北部,距呼和浩特約600多公里,是著名的草原牧區(qū)。
錫林郭勒盟簡稱錫盟,在很小的時候就從教科書上知道了這個名字,然而真正走進它卻是若干年后的今天。
尚未出發(fā)前,還在呼和浩特開會期間,有關錫林郭勒的信息就已經(jīng)陸陸續(xù)續(xù)地貫入了我的耳中。據(jù)說錫盟去年遭受了嚴重的沙塵暴襲擊,天上刮著“白毛風”(意為攪著雪的風),白毛風一刮頓時昏天黑地,不少羊群和牧民就死在自家的蒙古包附近。但那時風雪交加,天昏地暗,難辨方向,他們楞是找不著自己的家。
聽當?shù)厝苏f這里已經(jīng)連續(xù)三年遭受旱災,許多草地變成了荒漠,生態(tài)遭到嚴重的破壞,大旱給這里的畜牧業(yè)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損失。
據(jù)說,七十年代被我們曾深深感動過的“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促使我決意赴錫林郭勒的主要原因是受《遙遠的包爾草原》劇組朋友們的盛邀,同時我也想親身去感受一下這片神奇的草原和在那里辛勤工作的電影藝術家們。
(一)
九月廿八日下午,我們從呼市郵政賓館出發(fā),搭乘錫盟郵局的“沙漠王子”上路了。
從呼市出發(fā)前,大雨如注,我們一行四人在大雨中告別了呼市,向錫林郭勒進發(fā)。在穿越大青山的進程中,霧越來越大,能見度很低,僅能看到車前方10米左右,兩邊車窗外霧氣騰騰什么也看不見。我們的駕駛員小常師傅沉著駕駛,平穩(wěn)行進。在崎嶇的山間公路上行駛,且冒著傾盆大雨,能見度又低,我們都在捏著一把汗,好在我們的小常師傅駕技優(yōu)秀,使我們有驚無險。
駛出大青山后,雖然雨還在下,但眼前卻豁亮了許多,我們的視線不再被大霧所籠罩。公路兩邊稀疏的大樹在雨中呈現(xiàn)出一派清新、亮麗的秋色,黃橙橙、綠瑩瑩,晶瑩剔透,使人忍不住想下車在此駐足,只可惜雨下得太大。
行進了許久,我們發(fā)現(xiàn)雨漸漸地小了。驀地發(fā)現(xiàn)前方的路面幾乎是干的,哇!天晴了,我們頓時高興起來。正在興奮之際,不一會劈哩叭啦的雨聲又肆虐地敲打著擋風玻璃。就這樣我們一路上時而艷陽高照,時而瓢潑大雨。難怪出發(fā)前在呼市聽一位喬大姐說當?shù)乩先藗兂Vv內(nèi)蒙這地方是“隔道不下雨”,意思就是隔著一條馬路,馬路兩邊的景象各不相同。
當車子駛出了武川縣境后,出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不時可以看見成百上千只的羊群,遠處層戀起伏,近處草地,羊群、蒙古包。這里的公路筆直而平坦,就象歌里唱的那樣“公路象飄帶,伸向遙遠的天邊?!?/p>
下午六點多,我們到達了蘇尼特右旗。旗郵政局的李局長、辦公室主任、發(fā)行部主任等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我們一行在賽漢塔拉鎮(zhèn)一家名曰“住住樂”的飯店就餐,席間盟郵局的郝局長和旗局的同志為大家演唱了悅耳動聽的蒙古族歌曲——《蒙古人》,據(jù)說此曲是騰格爾的成名曲。
晚九點多,我們回招待所休息。當我出去買煙的時候,才突然感到這座塞上草原小城的夜竟是如此的冷清和孤寂,街面上稀疏地亮著幾盞路燈,馬路上偶爾有輛車子駛過,偶有三兩行人走過。走出招待所,為買一盒煙,我居然在夜色中幾乎跑了大半條街道,因為店鋪早早地都關了門。這才令我想起這里已不是繁華的鬧市,這是大草原上的一個小城,是在遙遠的塞外,這里是“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地方。
(二)
次日早七時左右,蘇尼特右旗郵局的同志早早地為我們安排好了早餐。這里的人們早上大都習慣于喝奶茶,我們也入鄉(xiāng)隨俗,客隨主便。于是奶茶、牛排、包子、油餅,挺豐盛的一頓早餐。
八點多,我們迎著金燦燦的陽光出發(fā)了。同行者中多了一位旗國稅局的女同志和她的剛上一年級的兒子,她們母子也是搭順車去錫市的。
車子駛出蘇尼特右旗后的兩三個小時,我們看到的是一片片沙漠。據(jù)同行者講,近年來,這里沙化現(xiàn)象已很嚴重。在她們小時候,這里是大片大片的草原,水肥草美,還有野生的沙蔥,很好吃。人也吃,羊也吃,現(xiàn)在已很少見了。過去草原還有蛇等其它動物,現(xiàn)在幾乎什么都沒有了。這里已大旱了三年,老人們講“大旱不過三”,就看明年雨水如何了。但愿明年能風調(diào)雨順,讓草原變得更綠。
一路上,望不到盡頭的沙漠,讓人生出無限的感慨。祖祖輩輩牧民們就是靠草原生活,如今大片的草原變成了荒漠,草地面積越來越少,生態(tài)惡化,怎不令人心痛。偶爾看到一群羊在苦苦的覓食,我不禁想到,這些羊的祖先們曾經(jīng)生活在水草豐盛的“草原時代”,而今到了它們這一代卻只有這荒漠中找尋那星星點點的綠色。此情此狀,令人感傷。
離開蘇尼特右旗,汽車行駛大約三小時后到達蘇尼特左旗。右旗簡稱東蘇,左旗簡稱西蘇,汽車在西蘇加了油后我們又繼續(xù)前行。這里缺水,而且水質(zhì)不好,據(jù)那位國稅局的同志講,她們?nèi)粘o嬘盟际腔ㄥX買的純凈水,自來水只用于洗菜、洗衣。我們口渴的厲害,在加油站附近想買幾瓶礦泉水都未能如愿。
大約11時左右我們到了阿巴嘎旗,簡稱阿旗,在這里才買上了幾瓶礦泉水。下午1時左右,我們終于抵達了錫林郭勒盟的首府——錫林浩特市區(qū)。
(三)
到錫市后,攝制組的朋友派人把我們接到了距錫市城區(qū)100多公里的《遙遠的包爾草原》外景地——原內(nèi)蒙古建設兵團第31團團部所在地——一處地勢平坦、開闊的草原。因今天正好是該片中的一場大戲——那達慕大會,于是我們便馬不停蹄立即趕赴片場進行采訪、拍照。
我們趕到片場時,正是艷陽高照,睛空萬里、藍天白云,拍攝工作在緊張而有序地進行著,然而驀地一陣烏云滾過,只聽片場話筒傳來聲音:大家請注意,馬上就要下大雨了,請盡快收拾工具,進蒙古包避雨。我們趕快鉆入一蒙古包內(nèi),霎時,大雨傾盆而下。幾分鐘過后,雨過天晴,拍攝工作又照常進行。
在趕往片場的途中,接我們的當?shù)厮緳C朋友——錫盟體委的姚主任對我說,見劇組朋友前你需要做好思想準備,他們長期在草原拍片,已經(jīng)人不象人鬼不象鬼了,你的朋友侯先生已是 “又瘋又傻、又聾又啞。”當然這是玩笑語,但真正到片場后,我看到導演、攝影、美工、服化道、劇務等個個都象剛從山里出來的“土匪”似的。草原風大,女同志都用紗巾將臉罩著,只露兩只眼睛。他們中有穿棉襖的,有穿大衣的。長期野外工作,風吹日曬,一個個跟非洲兄弟沒什么兩樣。但片場那凝重的氣氛,大家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被大家那種敬業(yè)精神深深地感動了。
從他們這種精神中我似乎看到了中國電影未來之希望,我們有大批這樣敬業(yè)的藝術家們在辛勤地默默地耕耘著,我們有理由相信,國產(chǎn)電影的振興將是指日可待了。
晚上朋友們請我在地道的蒙古餐廳吃民族風味的手扒肉等,坐在蒙古包里喝著純正的奶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聽著蒙古族朋友悠揚而感傷的草原民歌,真切地感受到了蒙古族真是一個熱情豪爽、活潑開朗、勤勞勇敢的民族。
席間,在與朋友們聊天時我順便問及這里的行政區(qū)劃及建制名稱,老姚講了一個笑話:這里的盟就是地市級,旗就是縣級,旗以下稱蘇木(即公社、鄉(xiāng)級),蘇木以下稱嘎查(也就是村級)。說有一個牧區(qū)的嘎查長要去北京辦事,臨行前專門印制了些名片,上印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某盟某旗某蘇木某某嘎查長。到了北京想去中南??纯矗f上名片,哨兵一看,不知道嘎查長究竟是多大的官,畢恭畢敬地行了個軍禮予以放行,豈不知原是一“村級干部”。逗得大家多喝了一杯酒。
(四)
九月三十日,大場面已拍竣,片場還在繼續(xù)補拍一些鏡頭,我分別約了該片的主要演員進行了訪談,下午老姚說帶我們?nèi)タ匆惶巼壹壸匀槐Wo區(qū),是世界上僅有的兩處天然野生林之一。我欣然同意。
這片自然保護區(qū)離片場大約有二十公里,這里的地貌很類似丘陵地貌,不太高的石山綿延起伏,植被茂盛,有天然野生的云杉、楊樹、白皮松等樹種,雖然樹干稱不上偉岸,但卻成片成林,時逢深秋,滿目秋色,美不勝收,煞是壯觀。我又一次被大自然的神奇所震懾,這真是造物主給茫茫大草原拋下的一顆美麗的珍珠。歷經(jīng)了一路的感傷后,在這里我的郁悶的心情仿佛得到了一絲肖稍的補償。久久地,我們在這里駐足,這真是一處人間之仙境,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最寶貴的遺產(chǎn),面對這樣的美景,我們不能不從心底里發(fā)出一種聲音:珍愛自然、珍愛地球吧!
共和國五十二歲華誕的早上,我結束了此次錫林郭勒之行,迎著新世紀的朝陽踏上了新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