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醫(yī)學院針灸推拿系推拿教研室(杭州310053)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推拿治療
陳省三臨床經驗陳省三主任醫(yī)師,從事推拿臨床、科研、教學近40年,臨床上治愈了大量的腰椎間盤突出癥(腰突癥)。筆者隨陳老師臨床多年,覺得陳老師治療腰突癥,具有療程短、療效好、不易復發(fā)三大特點。陳老師通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總結出一套治療腰突癥的有效方法,具體可以分為牽引、放松、復位、鍛煉四大步驟?,F總結如下,以供同行參考。
1牽引
使用簡單的JIC—2型脊椎牽引床?;颊哐雠P位,固定胸廓與骨盆,行電動牽引。所用以患者承受為度,或以患者自覺腰部有牽拉感,持續(xù)牽引15~30分鐘。牽引可以使椎間隙增寬,從而降低椎間盤的壓力;同時可以擴大椎間孔和神經根管,減輕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壓迫;牽引還有利于糾正脊柱側彎。陳老師認為,不是每個腰突癥患者都必須做牽引,主要適用于年輕患者急性發(fā)作、脊柱有明顯側彎、有明顯的腰部神經根受壓癥狀的腰突癥患者。
2放松
腰突癥患者,在腰臀部大多有不同程度的肌肉痙攣,同時牽引后,綁帶固定處也有不同程度的不適感?;颊呷「┡P位,先用一指禪推法在患側夾脊穴、三焦俞、腎俞治療10分鐘;隨后用髆法在腰部、臀部、下肢部操作10分鐘;接著用拳叩擊腰部、臀部、下肢部2~3遍;在患側髂后上嵴下方疼痛明顯處,與肌纖維垂直方向,用彈撥方法2分鐘。手法治療后,患者腰、臀、腿部即有輕松感。這樣可以起到松解肌痙攣、疏通經絡的作用。陳老師多年臨床發(fā)現,大部分腰突癥患者,多伴有臀上皮神經損傷,放松腰臀部肌肉組織,從臀上皮神經分布區(qū)著手,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陳老師認為,放松這一關是非常重要的,放松越徹底,復位越易成功。
3復位
腰突癥的治療關鍵是復位,即通過一些特定的手法,使得突出物回納,或者改變突出物與其周圍組織的位置,從而減輕或消除突出物對神經根的刺激或壓迫。復位的手法有以下四種方法。①腰部斜扳法和盤腿法:取側臥位,患側肢體在上,施腰部斜扳,左右各一,斜扳后,側臥位,醫(yī)生一手從小腿下托住患側膝部,另一手扶住患者臀部,屈膝屈髖,搖動髖關節(jié),并向后順勢牽拉下肢。先患側后健側。②屈膝屈髖法:患者取仰臥位,作被動屈膝屈髖3~5下。先患側后健側。③不倒翁法:對年輕體壯的腰突癥患者,還配合不倒翁法來復位。讓患者坐在治療床上,雙手盡量抱緊雙膝部,醫(yī)生和助手一手托住患者膝部,另一手托在患者腰骶部,以尾骶部位為支點,前后連續(xù)搖動腰骶部3~5下。④頸椎拔伸牽引法:患者取仰臥位,醫(yī)生雙手掌沿頸椎生理弧度向上托起,靠近自已身體拔伸牽拉頸椎3~5分鐘,以患者腰部有牽拉感為度。陳老師認為,推拿治療腰突癥中的復位手法,并不是某一個手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組手法綜合的效果。所謂的復位的含義,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突出物的回納,而主要是改變了突出物與其周圍組織的位置,另外,糾正了因腰部肌痙攣所致脊柱小關節(jié)錯縫。尤其對中老年的腰突癥患者的治療更是如此,因為大部分中老年腰突癥患者,從CT或MRI檢查提示腰椎間盤突出,但臨床上表現可能就是以脊柱退行性改變及腰臀部肌肉急慢性損傷為主,所以推拿手法治療時,不能以“復位”手法為主來指導臨床,而是以放松手法為主。仰臥位頸椎拔手法在腰突癥臨床中的應用,可以松解腰部神經根受壓,調整脊柱小關節(jié)。
4鍛煉
經過牽引、放松、復位后,腰突癥的臨床癥狀容易消失,但也容易復發(fā)。臨床實踐表明,腰突癥的復發(fā)與腰背肌腹肌功能低下、脊柱本身形態(tài)有關。所以,經臨床治愈(癥狀消失、或基本消失)的患者,為防止復發(fā),還必須進行腰背部、腹部肌肉鍛煉,而且這種鍛煉要堅持一年至一年半。鍛煉方法力求簡單方便,有利患者鍛煉及堅持。①雙腿直腿抬高法:患者仰臥位,兩下肢伸直,同時向上抬高5~15次,以患者忍受為限,每天睡前、起床時做。陳老師認為,許多腰突癥患者懼怕活動會導致椎間盤再突出,會選擇長時間臥床休息,實際上長時間臥床休息,往往會導致腰背肌僵硬、四肢肌肉廢用性萎縮、消化系統(tǒng)功能減弱等癥狀。其實,這樣是不利于腰突癥的康復。適當日?;顒蛹白餍╁憻捠呛苡斜匾摹H粘;顒与S時可以,但鍛煉必須在腰突癥癥狀基本消失后進行,鍛煉的強度應循序漸進,貴在堅持。
5典型病例
陶某女,23歲,銀行職員,在搬物時,突感右腰部疼痛難忍,并向下肢放射,行走困難,CT提示L4~5椎間盤向后偏右突出。因恐懼手術前來就診。檢查:脊柱側彎,右腿直腿抬高15°,屈頸試驗陽性,挺腹試驗陽性,右L4~5脊柱棘突有深壓痛并向下放射,臨床診斷為腰突癥。經牽引、放松、復位治療3次后,癥狀基本消失,堅持鍛煉1年,無復發(fā)。
張某男,65歲,因右腰部酸痛伴腿活動不利兩周,前來就診。就診隨帶腰椎X片、腰椎CT片。X片提示:第1~5腰椎椎體唇樣增生。CT片提示:①第1~5腰椎椎體骨質增生;②第3~4腰椎間盤膨出;第4~5腰椎間盤向后偏右突出;腰5骶1椎間盤向四周膨出。檢查:患者右側腰背部肌肉緊張,按之酸痛明顯,低頸試驗陰性,挺腹試驗陽性,右直腿抬高勉強能完成。臨床診斷:①退行性脊柱炎;②腰突癥。推拿治療以退行性脊柱炎為主,經手法治療5次痊愈,囑其堅持鍛煉半年,隨訪1年無復發(fā)。
6體會
陳老師治療腰突癥整個過程中:①推拿講究以柔克剛,自始至終,以患者舒適為前提。②放松關鍵是抓重點,尤其從臀上皮神經分布區(qū)著手,解除肌痙攣,效果顯著。③復位注重脊柱小關節(jié)的整復及改變突出物與神經根的位置。④鍛煉強調動作簡單易堅持。⑤對中老年腰突癥患者,一般不主張手術,按牽引、放松、復位、鍛煉四步治療,尤其以放松、鍛煉為主,大多能解決問題。⑥對腰突癥中央型患者,一般按牽引、放松、熱敷三步驟處理,也可取得較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