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虹
給女兒買回巧克力,看女兒把糖一顆一顆取出棄之,只認定那金碧輝煌的盒子更寶貴,就罵她是個買櫝還珠的傻丫頭;給母親買人參,回家獻寶似的呈上,眼睜睜地見母親打開手提袋,取出禮品盒,解開絲綢結(jié),撕開防偽標——扒蒜般層層剝皮,最后剝出那根拇指粗細干柴棍般的實物時,花花綠綠的包裝已堆滿大半個桌面——這次,輪到母親罵我是個傻丫頭了。
對包裝始終有些矛盾。一會兒嫌制造商噱頭太多,變著花樣掏你的衣袋。一會兒又覺得這些精致可愛的包裝讓人實在心動,給物質(zhì)賦予了精神。我們庸常的人生,也需要一點婉轉(zhuǎn)和潤滑吧。系著圍裙蓬頭垢面跑進雜貨鋪買醬打油,一派直奔主題的俗,把個日子過得張牙舞爪,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若是換一個購物環(huán)境呢?在豪華氣派的超市漫游著,雖說從貨架上取下來的仍然是鹽啊醋的,但好像就不太俗了——也算是塵世中的一點溫情吧!人真是一種奇怪的、善感的、自憐的動物。
但在你完全理智的時候,你清楚地看到,包裝實在有三大弊端:一是價位借了這名義一下就躥上去了。比如我得花28元買一斤沒換包裝時只賣18元的糖果。二是資源浪費。那些印刷精美的包裝,生產(chǎn)出來就是為了被撕碎丟棄的,如同一些生命生下就是用來浪費的。最后一點,你是一個文明市民,你受的教育使你是一個天然的環(huán)境保護主義者,懂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于是你不得不憂慮這些棄物對環(huán)境的污染,丟棄塑料袋的手都不大輕快。
但你逃得過包裝嗎?商人們恐怕正著手對我們這個星球進行包裝呢。那日見到一款名叫“伊塔妮”的時裝,其廣告語甚得我心,說什么“含蓄、節(jié)制、理性”,“去掉繁復就是美”。就沖這可心話也得捧場買一套。于是精心選好,會鈔時一看,價位可不大“含蓄”——簡直就是飛擒大咬,我若不加“節(jié)制”就買下的話,可真有點喪失“理性”了。講講價吧。老板伶牙俐齒地說:“小姐你別光算料是多少、工錢多少什么的,人家只是包裝這名牌就要花多少錢?”
還是掉進了包裝的陷阱。
(責編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