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南嬌
上世紀七十年代“澳洲新電影”興起,由于語言、文化上的便利,于是不少導演和一些條件優(yōu)異的演員都得到去好萊塢發(fā)展的機會。梅爾·吉布森就是那時候打入好萊塢的。
更正身份
梅爾·吉布森同時擁有美國、澳洲兩個國籍,細追起來梅爾應為美國人。1956年他出生在紐約,自然擁有美國公民身份,但幼時便隨父舉家遷移到南半球的澳洲,他不僅在澳洲國立戲劇學院完成學業(yè),并以澳洲演員的身份打進好萊塢,成為國際級的超級巨星。
《沖鋒飛車隊》(Mad Max)打入好萊塢
《沖鋒飛車隊》系列是吉布森打入好萊塢的關鍵作品,《沖鋒飛車隊》第一集中那凌歷的節(jié)奏、魄力驚人的攝影以及梅爾·吉布森的明星潛質,很快在美國掀起了一股風潮,好萊塢也不禁被卷入了投資行列,讓系列片中的二、三集一部比一部浩大。
在這部系列片中,并沒有指明時空,荒涼的氛圍彷佛暗示著人類文明已經破敗,片中人與人之間又回到簡單的殺戮與復仇關系,整部片子充滿感官刺激令人熱血沸騰。梅爾·吉布森象世紀末地球上最孤獨的戰(zhàn)士一樣為心里的一絲憐憫和善念而不斷戰(zhàn)斗。
《致命武器》(Lethal Weapon)東山再起
《致命武器》系列是梅爾·吉布森在好萊塢事業(yè)的又一分水嶺。由于1984年他在接連拍了《叛逆巡航》(The Barnty,1984),《怒河春醒》(The Rivrt,1984),《鐵窗外的春天》(Mcrs. Soffel,1984)和《沖鋒飛車隊2》時開始酗酒,隨后便回到澳洲農場修養(yǎng)。
《致命武器》使他重返好萊塢,在《致命武器》第一集中他一個人獨守臟亂的房子,坐在沙發(fā)上看著亡妻的相片,淚眼朦朧地拿著槍對著自己的腦袋妄想自殺時的畫面,不知讓多少觀眾既震驚又心疼,況且再邋遢的造型也遮不住他那對寶石般的眼眸,以及導演有意無意但每集都不忘安排梅爾·吉布森裸露的手法,反而讓梅爾·吉布森有別于傳統(tǒng)動作片男星的僵固形象,他不僅覺悟、脆弱、幽默、神經、矯捷,而且邋遢得性感。
文武雙全
雖然梅爾·吉布森是以動作片英雄而大紅大紫,其實他的文戲亦相當有看頭。早在澳洲時期,他就是文武兼?zhèn)?、左右開弓的實力派偶像,《提姆愛我》(Tim,1979)里,和中年女子琵琶羅莉(Piper Laurid)發(fā)生愛情的弱智青年一角,得到澳洲電影獎的最佳男主角;而他在進軍好萊塢前演出的《加里波底》(Gallipoli,1981)則是當時澳洲影史上制作最龐大的電影;《鐵窗外的春天》,是他扮相最英俊的作品之一,電影描述的是一個令全美婦女為之喊冤的俊美通緝犯,帶著典獄長夫人私奔的愛情故事。除此之外,梅爾還在《哈姆雷特》及《叛航喋血記》中有突破原作的成功嘗試。
《勇敢的心》質的飛躍
從1993年開始,梅爾·吉布森推出自己執(zhí)導的電影,并在1996年以《梅爾·吉布森之英雄本色》)成為繼勞勃·瑞福(Robert Redford)、凱文·科斯納(Kevin Costner)、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b)后,又一位以自導自演的影片榮獲奧斯卡最佳影片及最佳導演的大明星。
梅爾·吉布森嫻熟地運用了好萊塢電影煽情的技巧及豪華的排場,難得的是他竟然把自己的兩張明星假面在這部親自執(zhí)導的電影中結合起來,在豪邁賁張之外,也有似水柔情,光就演出而言,也是一大躍進。無疑,《梅爾·吉布森之英雄本色》是其電影生涯又一個里程碑。
本身擁有七名子女的梅爾,此次在《決戰(zhàn)時刻》中飾演一個同樣擁有七名子女的一位美國獨立戰(zhàn)爭時期的英雄人物,班杰明·馬汀。
(責任編輯滕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