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光 攝影/胡慶國
年齡并不算大的吳越接受采訪卻有幾分老道:其實演員與記者就是斗智斗勇,有的時候不是演員“?!倍侨Q問話人所問的問題是否有層次,對上了“眼”要動腦子去回答。吳越對于采訪還是滿意的,不然怎會有如此的真言。
盡管他自己說接受采訪都是選擇中性詞回答,其實這恰恰表明了他的真。真的吳越蠻可愛的,應(yīng)屬于外向型的女孩,訪前,為了節(jié)省時間,擬定了15條問話,其實我并不喜歡這種采訪形式,考慮她其實太忙,在西安趕拍電視劇《口紅》之后又要回到上海,接著拍攝西影新片《菊花茶》。就我而言,注意吳越其人緣于《和平年代》,之后又偶爾翻了一本小冊子,了解到吳越有一位畫家父親,于是我的采訪就從國畫藝術(shù)對于她影視藝術(shù)的影響開始了話題。
吳越說她在上學(xué)前就背誦唐詩宋詞,父親的繪畫藝術(shù)對她的表演藝術(shù)的影響是不知不覺、潛移默化的。對于演員的理解,有人說是用別人的情感流自己的淚,吳越卻認(rèn)為沒那么復(fù)雜 ,演員同其他任何行業(yè)一樣,就是一種職業(yè),一份工作。吳越說自己是一個蠻簡單的人,從小到大,上完小學(xué)上中學(xué),上完中學(xué)上大學(xué),除了讀書,幾乎沒有別的經(jīng)歷。但她說自己是一個有主見會處理事情的女孩,看來也并非簡單了。
作為職業(yè)演員,吳越的演技確有其獨到之處,平和的心態(tài)指導(dǎo)著她平和的演技,她重視第一感覺,用女性特有的細(xì)膩、文靜的感觸流暢地展示故事,既平淡又自然。她懂得10分理解用8分表演的哲理,其表演可謂整體線路順,表演對象尺度準(zhǔn),吳越喜歡別人拍自己兩種照片,一種是生活化的,淡淡的妝很本色的東西;一種是很夸張狀態(tài)的照片,看上去不象自己但很美。可以說浪跡天涯的職業(yè)演員,對于家的概念似乎都有著更多的渴望。談到這個問題,吳越的眉宇間突然蒙上了一層憂郁,“一個家對于一個人太重要了,家是什么樣的,人就是什么樣的,有錢的家與有挫折的家出來的孩子就是不一樣”。
可謂早已立業(yè),尚未成家的吳越,對于男人有著自己的審美,她說的很概括也很有意思,她要找那種 “懂事的”男人,生活中吳越喜歡做松弛的人,不想計較太多的事情,她說自己不喜歡很真的人,其實我感覺吳越活的就很真。有人說人總是喜歡自己沒有的東西,總討厭自己有的東西,自認(rèn)為具有雙重性格的吳越在生活中也屬于一個地地道道的矛盾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