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葆國
國營皮鞋廠破產(chǎn)了,高和妻子同時失業(yè)了。面對茫茫的市場大海,兩人無計可施,在家里面對面短嘆長吁了幾天,想來想去只好上街擦皮鞋了。這活兒本錢極少,不需培訓,也不需申請,沒有比它更好的主意了。
擦皮鞋的人很多,但畢竟穿皮鞋的人更多,所以生意還是有的。高做了十幾年的皮鞋了,對皮鞋比別人更敏感一些,他給顧客擦鞋時一眼就能看出皮革的質(zhì)量和工藝水平。高和妻子擦鞋擦出了一流水平,很快在同一條街上的同行里有了知名度。
這條街的后面有個小區(qū),號稱“富人區(qū)”,常常有大款模樣的男女悠閑地踱上街,他們是高和妻子最主要的顧客。有一天,高和妻子的攤位前分別來了一個顧客,都是老顧客,看著極眼熟。高一看皮鞋,不由發(fā)出驚嘆:“你這鞋好?。 蹦莻€戴著金手鏈的胖子得意地說:“當然,我在香港買的,名牌啊,6000多塊?!逼拮幽沁吥莻€一手握著手機一手牽著一只小狗的瘦子往這邊瞥了一眼,說:“我這雙鞋是在意大利買的,1300美元。美元不是人民幣啊?!备咝χ鴥蛇呌懞茫骸笆鞘鞘牵銈兌际敲菩?。”胖子丟下5塊錢,有些不高興地走了。瘦子的鞋隨后也擦好了,他掏出了10塊錢,說:“我這鞋比他貴了一倍,工錢也該多一倍?!比缓蟀浩痤^,大獲全勝似地走了。
高和妻子喜滋滋地看著這兩個人離去。高腦筋一轉(zhuǎn),一道靈感的火花刷地迸發(fā)出來……
第二天,高和妻子的擦鞋攤前豎了一塊紙牌做的廣告:
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本攤不再實行統(tǒng)一收費,收費標準改革如下:
每雙皮鞋300元以下者,收費一元;
300元至500元者,收費二元;
500元以上者,按鞋價的百分之一收費。
(鞋價均由顧客自報,請勿夸大)
廣告牌剛豎好,就來了兩個顧客。高和妻子一陣歡喜。一個頭發(fā)留得比女人還長的小伙子看了看廣告牌,掏出10塊錢說:“我這鞋1000元?!备哒f:“看得出,是名牌。”另一個剃光頭的小伙子嘴里哼了一聲,他從口袋里拿出一大沓鈔票,抽了一張“四人頭”,高見狀忙說:“我沒零錢找你。”光頭小伙子霍地站起身,生氣地把錢摔在地上,說:“我這鞋一萬元,你沒見過是不是!”
這兩個小伙子剛走,昨天那一胖一瘦的老顧客前后腳又來了。瘦子還是穿著那雙1300美元的皮鞋,他看了看廣告牌說:“對嘛,按價收費,打破平均主義的大鍋飯?!迸肿訐Q了一雙新鞋子,說:“這樣好啊,不然誰知道誰的鞋子值多少錢?”高和妻子埋頭為他們擦起鞋來。最后結(jié)賬時,瘦子掏出了120元,說:“美元1300,差不多折人民幣12000。”胖子則掏出兩百元,說:“我這鞋也是1300,”他乜斜了瘦子一眼,有意頓一下,“不過是英鎊?!彼麨t灑地丟下錢,同時也丟下惱怒的瘦子,揚長而去……
真是出乎意料,高和妻子這一天里生意極好,收入破了記錄——具體數(shù)目恕不公布,可以告知的是,他們擦到的最貴的皮鞋折合人民幣三萬元……
(陳琳摘自《中國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