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泳修
人們很早就知道,螞蟻、蜜蜂、白蟻等昆蟲非常有特點,它們個體雖然渺小,但常常成千上萬,甚至幾十萬地集居在一起,過著分工嚴格、秩序井然的社會大家庭生活。最近國外科學家又發(fā)現(xiàn),在海里居然也有社會性動物,發(fā)現(xiàn)者形象地稱之為“王國蝦”(synalpheus regalis)。
這種小蝦身體不長,但有一只大螯,特別是雄蝦的螯常常超出體長。它們通常生活在溫暖的熱帶水域,在黑海和日本海南部也有發(fā)現(xiàn)。王國蝦最喜歡在海綿的體內(nèi)安家,并以族群形式共同生活。王國蝦有個本領,它們的螯能以快速擠夾的方式彈出水珠,只有幾毫米長的小蝦,竟能把水珠射出7~8厘米,而且在水里還頗有沖擊力,打在人身上都感受得到。在射水的一瞬間,它們還發(fā)出一種刺耳的、猶如玻璃杯被沸水燙炸的聲響。單只小蝦制造的噪音當然有限,可是一有驚動,成千上萬只小蝦就會同時發(fā)嘈雜聲,而且聲音可以傳出很遠。
王國蝦生活在珊瑚礁區(qū)的巨型海綿(一種低等的附著在礁石上的海洋動物)體內(nèi),在這個區(qū)域內(nèi)的所有海綿體里,幾乎全有王國蝦定居。每只海綿里平均有150只小蝦,個別大海綿里能達到300只。但在每個海綿居所里,群居的小蝦中只有一只雌蝦負責生育,它的體形也較大,其余的都是未成熟的幼蝦或雄蝦。一旦“女蝦王”死亡,在其他成員中會有一只來繼承“王位”,但究竟是某只雄蝦發(fā)生變性,還是從幼蝦中產(chǎn)生,至今的觀察結(jié)果還不清楚。
王國蝦的繁殖也與其他蝦類不同,大多數(shù)蝦類的雌蝦一次能下很多卵,孵化出的最初形態(tài)是浮游性幼蟲,以后才蛻變成蝦形。可王國蝦不同,“女王蝦”每天只下15~60粒卵,但個體較大,而且孵化出的就是成形的幼仔。幼仔自出殼之日起,一生也就在這個海綿里生活。所以海綿體內(nèi)的王國蝦家族都是幾代同堂,形體有大有小。此外,同一海綿體內(nèi),王國蝦族群的大小還決定于“蝦王”身體的大小。通?!拔r王”的身子有2.5~4毫米長,在這個范圍內(nèi),“蝦王”甲殼每增長O.5毫米,它的家庭成員數(shù)量就會成百地增加。
王國蝦過著的完全是寄生生活,它們不但寄居在海綿體內(nèi),吃的也是海綿提供的食物。海綿用自己松軟而多孔的身體過濾出海水中的營養(yǎng)物質(zhì),不僅供自身需要,還要被王國蝦們分享。因為海綿的身體“味同嚼臘”,而且還有異味,海洋動物一般都不會對它發(fā)生興趣,所以王國蝦家族能在這樣得天獨厚的居所里無憂無慮地生活。
不過在王國蝦之間有時也會為生存空間而發(fā)生“族斗”。因為珊瑚礁上的海綿數(shù)量有限,且個個都有王國蝦定居,于是和所有的動物一樣,常常會有覬覦他人領地的“不法分子”。一旦有不速之客來擾,海綿里的王國蝦們就會奮起捍衛(wèi)。打仗是成年雄蝦不容推辭的任務,它們用大螯搏殺,直到把入侵者置于死地方才罷休。戰(zhàn)斗結(jié)束后,會有若干只雄蝦將敵尸拋出“門”外。
上述種種表現(xiàn)可以看出,王國蝦的生存形式完全具有“社會性”。不過,社會性動物全體共同撫育幼蟲的習性,王國蝦似乎不具備。這倒不是它們不愿意,而是因為海綿體內(nèi)儲備有足夠的食物,幼仔一脫殼就能自己進食,根本不需要成年蝦們操心。這是多么奇特的小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