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氵更
載于《淵深海闊》中的“磐河會戰(zhàn)”局與“倒墜王朗”局,是“主旋律”相同的姊妹古局。兩局原譜均為紅先和,實則前者為紅先黑勝;后者則為紅先勝。
現(xiàn)將二局之誤簡述并提出改圖意見如下:
磐河會戰(zhàn)
對照《心武殘編》92局“妙報兵鈴”只少一黑方3路原位卒,可以看出此局源出于“妙”局無疑。
原譜紅先和著法略。黑勝主變著法如下:
1、前炮進四車6平92、車三退一炮6退6
3、車三退二炮1進34、相七進九炮6平4
5、車二平六炮4進36、車三平五車9進5
7、車五進四車9進48、帥六進一卒3進1
9、帥六進一炮1平510、兵五平四車9退3
黑方勝定(見拙拴《心武殘編》)。改圖意見:經與陸曙光棋友研究,改圖如下:
(紅先和)
1、前炮進四車6平92、車三退一…………
如車二進五?則炮6退8!車三退一,前卒平4,帥六平五,車7平5,帥五平四,卒4進1!馬七退九,卒4平5,黑勝。
2、…………炮6退6
如車7進1,車三退三,炮6退6,兵六進一,紅勝。
3、車三退二炮6平44、車二平六卒3進1
如炮4進3,則車三進三,炮4平5,車三平五,卒3進1,車五退三,車9進5,車五平七,車9進4,帥六進一,車9退8(如炮1平5,帥六平五,卒5進1,兵八平七,炮5平4,帥五平六,紅勝),帥六退一,車9平5,車七平二,車5平7(如車5進2,兵八平七,將4平5,兵七平六,紅勝),車二進八,將4進1,車二平五!車7進2,車五退四,炮1平2,帥六平五,炮2退5,車五進三,將4進1,兵六平七,象1進3,兵八平七,紅勝。
5、車三平五車9進56、車五平七車9平4
7、帥六平五炮4平58、帥五平四車4平6
9、車七平四車6進310、帥四進一炮1平9
11、兵八平七炮9退812、兵六進一炮5平8
13、兵六進一炮8退114、兵七平六炮8平4
15、兵六進一炮9平416、兵五平六將4進1(和)
倒墜王朗
原譜局名為“倒追王朗”。愚以為“追”是“墜”字的誤字。局名應是取自《三國演義》第93回:“武鄉(xiāng)侯罵死王朗”。蜀漢丞相諸葛亮與曹魏之軍戰(zhàn)于渭水一帶。曹魏營中的軍師——司徒王朗,年事已高,與諸葛亮在陣前對話,進行舌戰(zhàn),被諸葛亮據理譏諷、挖苦,王朗氣惱犯病,“倒墜”下馬,死于陣前。
故而筆者倡導用改正的局名:“倒墜王朗”。此局源于《百局象棋譜》的“祝莊三打”局。由于“祝”局前三步紅方就有取勝之著,不是和局,可能《淵》譜作者陳文乾發(fā)現(xiàn)了這一簡短能勝之法,乃在這三步棋之后改圖,并把紅、黑方倒置,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局勢。
原譜紅先和,著法略。實為紅先勝,著法如下:
1、炮四退六車7退22、炮四平六車8平4
3、炮九進三象3進14、炮六進三車7進3
5、炮六平五車7平56、前兵平六卒5進1
7、帥六進一車5退38、車一進五卒2平3
9、帥六平五車5進410、帥五平四將4平5
11、車一進四將5進112、炮九平五!將5平6
13、兵六進一卒3平414、兵六平五!車5退4
15、車一退一將6退116、車一平五卒6進1
17、車五退六后卒進118、炮五退九(紅勝)
改圖意見:經與陸曙光棋友研究改圖如下:
(紅先和)
1、炮四退六車7退22、炮四平六車8平4
3、兵七進一…………
如炮六進三,則車7進3,炮六平五,車7平5,兵七進一,車5退3,車一進五,車5平3,車一進四,將4進1,車一退八,將4退1,車一平五,車3平8,車五平三(如車五進二,卒2平3步步進逼,黑勝),車8進8,帥六進一,車8平5,車三進二,車5退4,炮九退五,將4平5,車三平七,車5進3,帥六進一,卒4進1,車七平六,卒2平3,黑勝。
3、…………車7平54、車一進五車5平3
5、車一平六…………
如車一進四,將4進1,車一退一,將4退1,車一平七,卒2平3,炮六進三,卒4平5,黑勝定。
5、…………將4平56、炮六平五將5平6
7、車六平四車3平68、車四進三將6進1
9、炮九平一卒2平3
如卒4進1?(失去滅兵機會)則炮一退八,卒4進1,炮五平二,卒2平3,炮二退一,紅勝。
10、炮一退八卒3平411、炮一平六卒5平4
12、帥六進一卒4平5(和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