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
午夜,電話鈴聲突然響了起來,出于職業(yè)的習慣,我知道這多半是醫(yī)院有搶救任務。耳鼻喉科主任在電話中對我說,他女兒剛分娩2天半,還住在病房里,小外孫突然高熱40℃,他很不放心,想請我去看看孩子。
這一年6月末的天氣特別熱。我走進病房,一股潮濕的熱氣撲面而來,房間里窗戶緊閉,還掛著窗簾。我剛剛進屋,孩子姥姥就趕緊把門關上,怕關不嚴,還用力拉了一下。室內雖然有空調,卻未開。墻上的溫度計,已經指向35℃了。
孩子的母親因骨盆狹窄采用剖宮術分娩,現(xiàn)已分娩50多小時,仍無母乳。孩子出生體重3600克,到現(xiàn)在為止,50多個小時了滴水未進,原因是母親希望母乳喂養(yǎng),怕孩子喝了糖水,吃了牛奶就"不吃母乳了"。醫(yī)護人員也說讓等待母乳??粗⒆痈筛傻淖齑?母親說,護士看孩子嘴唇干,用溫水擦時,孩子差點兒把濕棉棒吸進嘴里。好可憐的孩子啊,真是渴壞了,餓壞了!也熱壞了!
我給孩子做了全面檢查,還用嬰兒秤稱了一下,體重只有2950克了。我對他們說:"孩子得了新生兒脫水熱,需要靜脈點滴。你們不必著急,打上點滴后一會兒孩子就能退熱。"同時我提出,得打開門窗,降降室溫,不然孩子退不了熱。
新生兒脫水熱是由于新生兒體內水分不足,血液中溶質過多所致。
造成新生兒脫水熱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進入新生兒體內的液體不足。新生兒是從"海洋"(羊水)中來到"陸地"上的,自出生后,他就開始了獨立的呼吸,通過呼吸、皮膚蒸發(fā)、大小便排出等等,會丟失相當多的水分。出生后的2~3天內往往由于母親母乳不足或母乳尚喂不好等,造成新生兒體內水分的攝入量不足。另一個是環(huán)境溫度過高,新生兒保暖過度。不管外界什么溫度,有的人把新生兒包裹得過緊,有的人甚至還給新生兒的被子下面,加上熱水袋,或把新生兒放在熱炕上等,這些都可使新生兒體溫升高。為了散熱,新生兒會加快呼吸,皮膚蒸發(fā)水分也增多。有時我們打開包被可以看到,新生兒的包被和衣服都如水洗的一般。一些在保育器中的早產兒,因在窗旁被陽光直射,箱內溫度升高,體溫也會隨之升高。在環(huán)境高溫和進入水分不足的情況下,新生兒因蒸發(fā)所損失的水分比損失的鈉鹽要多,因此使血清鈉濃度增高,血清蛋白濃度也可能增高,這些均因脫水程度而定。新生兒脫水熱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①脫水熱多發(fā)生在出生后的2~4天,體溫升高前無明顯癥狀,多為突然體溫高達38℃~40℃。②患兒煩躁、哭鬧,但查不出有感染的癥狀。③體重下降,但脫水癥狀并不明顯,所以稱一稱體重很必要,體重明顯下降是由脫水引起的。④尿量減少。⑤發(fā)熱的高低與體重下降不一定成比例。新生兒脫水熱的治療主要是補液。病情較輕的,一般可以用口服補液,喂食的液體只能是溫開水或5%~10%葡萄糖水,每2小時喂1次,每次10毫升~30毫升。如病情稍重,又有靜脈點滴條件時,可靜脈輸液,可以輸5%葡萄糖或在5%葡萄糖中加總液體量1/5的生理鹽水。新生兒得到液體補充后,熱度隨即下降,文章開始說的那個小嬰兒,剛剛輸進80毫升的5%葡萄糖水,就安靜入睡了,體溫已下降到375℃。治療新生兒脫水熱關鍵是必須診斷及時、準確。如治療不及時,還是會有危險的。新生兒脫水熱的預防并不復雜:①新生兒剛剛出生的頭幾天,如果母乳不足或根本未下奶,必須及時為新生兒補充液體,即給溫開水或5%~10%葡萄糖水。但此時不宜給高濃度的配方奶,以防加重腎臟負擔。②室溫不可過高,新生兒室內的溫度以16℃~22℃為最佳溫度。夏季室內不可緊閉門窗,要保持通風,除預防新生兒脫水熱外,還要小心產婦及新生兒中暑。冬季室溫達不到16℃時,可以用熱水袋等為新生兒保暖,但不得用好幾個熱水袋,也不得將新生兒包得過緊。農村靠燒熱炕取暖的地區(qū),千方別把新生兒放在炕頭上,有時炕頭的溫度過高也可使新生兒發(fā)生脫水熱,甚至誤傷。雖然母乳喂養(yǎng)嬰兒最好,但不能因母乳暫時未分泌而讓新生兒"干"等著。尤其剛出生2~3天的新生兒,這樣等著母乳是很危險的。就是在開奶階段,也需在出生后1~2小時先喂10毫升溫開水或蒸餾水,看看孩子有無食道畸形。生后立即將新生兒置于母親胸前,讓他含住奶頭。這樣做確有促進乳汁分泌的作用。開奶階段是在生后4~8小時,這時往往乳汁不多,這只是為讓孩子獲得吸吮的經驗,不必吮吸時間太長,以免損傷乳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