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湘
失眠多是人體的功能性病癥。一般說,成年人夜間睡眠時間連續(xù)達8小時為睡眠良好。但睡不足多少時間可診斷為失眠,難以嚴格界定。因為每個人的睡眠特征差異很大,有的人以深度睡眠為主,睡眠雖不足8小時,仍能精力充沛;有的人睡眠不深,所以睡眠即使超過8小時也會感到頭昏腦脹或精疲力竭。一般認為,輕度的睡眠障礙是指成年人睡眠5~6小時, 或雖能睡7~8小時,但睡眠不寧、多夢易醒(一般老年人夜間連續(xù)睡眠較短,睡眠時間應晝夜相加)。中度睡眠障礙一般是指睡3~4小時,白天自覺疲勞、頭痛、頭暈。重度睡眠障礙患者時常有徹夜不眠,或不用藥不能入睡,除有頭痛、頭昏外,尚有抑郁、焦躁等精神障礙。
對于失眠癥,醫(yī)生常用下述中西藥物治療,如魯米那、速可眠、安定、硝基安定、人參歸脾丸等。它們或是直接有催眠鎮(zhèn)靜作用,或是通過調補達到改善睡眠的目的。
筆者在用玻璃酸酶療法治療血管性頭痛、頸肩痛等慢性病癥時,發(fā)現患者慢性疼痛治愈后,其伴發(fā)的睡眠障礙常常也一同好轉。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各種慢性疼痛與失眠互為因果,疼痛治好了,失眠也就改善了。故伴發(fā)各種慢性疼痛的失眠患者,可以試用此法改善失眠。具體方法為:在劍突、肩胛內緣區(qū)、胸骨區(qū)、上段胸椎棘突區(qū)等部位,注射玻璃酸酶。經過玻璃酸酶治療后,造成患者失眠的慢性病癥經常向大腦發(fā)放的病理性沖動減少,甚至消失,大腦的抑制過程就不再受干擾,所以,夜間睡眠趨向良好。
(本欄目責任編輯:魏蘭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