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 蘊
昏黃的路燈下,一個老人推了輛破舊的小童車停在路邊,車子里躺著一個小男孩,老人親昵地俯下身,用十分溫和的口吻小聲兒對孩子咕噥了幾句什么,又將男孩身上蓋著的一件衣物掖了掖,轉(zhuǎn)身向馬路對過兒走去。
男孩一定是有病或殘疾——他蜷縮在小車里一動不動,尖尖的瓜子臉在昏暗的路燈下顯出蒼白,細且長的眼睛里似蒙了一層淡淡的淚光;男孩一定是與這老人相依為命——不然誰在這清冷的夜里,在他極需要人撫慰的時候,他的身邊卻只有這孤獨的老人?男孩一定是這老人心頭的肉,掌中的寶,驕縱呵護過來的——在老人對他耳語時,他那蒼白的臉上居然沒有一絲感激或謝意,而只是不安和煩躁……
老人手舉著幾支羊肉串回到小車旁,布滿皺紋的臉上堆著慈愛的童真的甚至討好的微笑,說:“乖——趁熱吃?!蹦泻珊┑?,表情愈加煩躁地說——不,不是在說,更是在鬧:“不——我就不吃,你……”男孩鬧著怨著把頭縮進蓋頭里歪向一邊,老人不生氣反而湊近男孩,更加關(guān)愛地且堆出更多的微笑甚至帶了乞求的口吻說:“乖——別鬧,爺好容易要來了?!?/p>
……
看了眼前這一幕,我的兩腿滯重得挪不動步子,望望老人,再看看孩子,我真想說:大爺,天兒這么冷,又有風(fēng),別讓孩子吃肉串了??晌矣窒胝f:乖孩子吃了罷,要聽話,要懂得自立自強,爺爺若是不在了,誰還會疼你呢?
(摘自《山西青年》1998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