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民
幸福是能夠招來的
直到今天,人們都在相信運氣:別人的運氣好,我的運氣不好。但是隨著人們日益成熟,他們知道被稱作“運氣”的東西,公平地分配給了我們每一個人。我們完全以同樣的比例分享著幸運和厄運。這是有關運氣的第一個公理。
有關運氣的第二個公理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在為自己創(chuàng)造命運。假如你的運氣不好,這是因為你期待著那種不好的命運。假如運氣好,那是你自己招來了好的命運。
也許你會反唇相譏:誰會期待那種壞的運氣?一派胡言!但你不要忘記,我們也許在頭腦里決不會期望或歡迎厄運的降臨,但我們卻常常因為自己的錯誤的思考或行動招致了厄運。
走運的人有著“走運的思維方式”,他們和人會面或干某一件事時,心里期待著的不是壞的結果,而是好的結果,頭腦里描繪著的始終是一條朝著成功的通道,而不是走向失敗的絕路。
無論出現(xiàn)多么可怕的預兆,無論遇到多么不利的風浪,要堅信情況不久會得到改善,好事馬上就會降臨,要作能給你帶來幸運的思考。并且,千萬不要忘記,在作那種思考的同時,要作出相應的奮斗。
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當你在確立自己的信念之前,必須要做的就是:忘掉以往的失敗。
“失敗是成功之母”,通常是失敗者用來總結經驗,激勵再戰(zhàn)的話,也是人們用來表示對失敗的同情而說的。其實:“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如果你總是在心里描繪出成功的藍圖,你很可能就會成功。
據心理學家說,無論怎么樣的印象,進過一次心田就不會消失,縱然沒有浮現(xiàn)在意識表面,也會沉積在潛意識的貯藏室里。那里積蓄著本人經歷的體驗,工作知識,和曾經耳聞目睹的美妙的回憶等,同時那里也積蓄著同樣多的乏味的、消極的東西。
如果你不想走下坡路,就必須盡快忘掉那些失敗的、消極的體驗,將它們推進你的心靈最深處的地下室里,決不能讓它們浮到表面上來。
可是,這么做并不像說起來那么容易。就是因為人在通常的情況下動輒會向消極方面傾斜,常常會對自己說:“我不行!”因此,必須稍稍講些技巧,用積極的思路調整它。這些技巧,被稱之為“調換的法則”。
培植積極心態(tài)的技巧:(1)首先,用表示積極的語言講述你所希望的事情,堅定你的信念。比如,“這次交涉一定會成功!”(2)要反復敘述那句信念性的語言,直到你的不安(失敗的回憶)變成自信。比如,在頭腦里想象這樣的情景:有一只盛滿水的水桶,你把(積極性的)小石子投進這(消極性的)水里。(3)在反復做這一動作時,隨著水桶里(積極性的)小石子多起來,水桶里(消極性的)水向外溢,你內心里就會被積極性的思路占據了。
我們的周圍充滿著消極性的東西,但不一定要記住它,應努力不要讓它占據你的頭腦,因此這里向你提出一個忠告:忘掉一切使你受傷、退卻、失望、困惑等那些以往的否定性體驗。這樣,你的內心就能轉向愉快、美好、積極的方向,進入極佳的境況。
拋棄凡事都謹小慎微的態(tài)度
要給自己招來好的運氣,還應該放棄一切臨事過分謹慎的態(tài)度。有時,因為你過分的謹慎,你的命運就變得危機四伏,四面楚歌。那樣的時候,你哪怕部分地放棄那種謹慎的態(tài)度,你的前景就會豁然開朗。
當然,在現(xiàn)代社會中生活,謹慎是必不可少的,但過分地謹慎,就使人成了一具從其人品中抽走了魅力和獨特性的軀殼。尤其是搞對外工作的人,過分的謹慎,就會造成怕生、自我意識過強、唯唯諾諾等惡果。
一個人如果為自己過分怯懦而感窩囊,下列5條原則可以改變你的怯懦:(1)不要事先為你要講的話而思前顧后,想到什么就講什么,坦率地講出來,不要有所顧忌,要直截了當,一言道破(當然,外交官們在表達這一思想時有獨特的方式)。(2)在行動之前不要多慮,可以一邊做著一邊糾正你的做法。(3)不要為難自己。(4)要養(yǎng)成用稍大于平時的聲音講話的習慣,怯懦的人一般講話聲音很細小,要提高嗓音,趕走怯意。(5)在喜歡上別人時,不要有顧慮,讓人們知道你的喜歡。
怯懦的人,和情緒不好的人一樣,就是懷有好的心情也害怕表現(xiàn)出來,應立即扔掉這樣的習慣。
在“忌日”里作雙倍的努力
人人都會有這樣的“忌日”意識:“今天是倒霉的日子”、“干什么都不會順利”等等。但如果將它當真,而在某一特定的日子里無精打采的話,你的進步就會明顯受阻。因此,必須盡快地將那樣的“忌日”意識從內心里趕走。
怎么趕呢?據一位有名的心理學家說,克服“忌日”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只有好好地思忖一下,那一天為何會是忌日?首先必須進行思考、分析、仔細檢查,找出它的原因,然后找到治療它的方法。結果你就會發(fā)現(xiàn),忌日的根源往往只是身體不舒服,如過量飲食等。如若得到糾正,你的‘忌日也就自然消失了?!?/p>
關于這一問題,另一位專家也作了如下的指教:克服那種忌日的方法,就是在這樣的忌日里,做出雙倍于平時的工作,付出雙倍于平時的努力,投入雙倍于平時的專注,從早到晚沉浸在忙碌之中。于是,自然沒有任何“忌日”能夠戰(zhàn)勝這樣的工作熱情。
有的人會這么說:“你總算明白了吧,這幾天倒霉透了,沒有一件順心的事,這是最有力的證據。捱過這一段吧,還是什么也別干的好?!边@其實是一種謬誤的證明,它僅僅是證實這樣的人事先受到那種疑慮的暗示,自己制造出這幾天事不如意的狀態(tài)。
倘若要想得到所愿望的成績,就要忘掉一切禁忌,專心致志地工作。倘若現(xiàn)在你正在為自己的禁忌而感沮喪,那么請再次重新找出禁忌的根源,克服并忘掉它。
無論何時,你始終都要保持足夠的自信。
“行”和“不行”是一種心態(tài)
S夫人結婚時退職了,現(xiàn)在正竭盡全力地照料兩個上學的孩子,料理家務,總是感嘆“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有一天,S夫婦和孩子們一起遭遇車禍,丈夫終身癱瘓,S夫人和孩子們幸好只受了些輕傷。S夫人無論如何也只好出去工作了。車禍后過了幾個月,當親友們得知原來家務纏身的她一邊照料著家庭,一邊自如地勝任了新的工作時,都大吃一驚。
她這樣對親友們說:“你也知道,六個月前我為家務忙得暈頭轉向,做夢也沒有想到過還能在外面工作一整天,但自從車禍發(fā)生以后,我發(fā)現(xiàn)許多擠時間的方法,我的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一百?!?/p>
這個經驗給了我們下列教訓,就是:所謂的能力是一種心態(tài)。我們能做多少,這和我們自己感覺到能做多少這一心態(tài)有關。倘若你出自內心地相信自己能做更多的事,那么你的心靈就會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并向你展示它的方法。
這對“運氣”一說,是最有力的注釋。
(王福摘自1998年5、6月號《涉世之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