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美
艾滋病毒的幾種傳播途徑早已為眾人所知,然而新近發(fā)現(xiàn)的艾滋病毒的兩種流行特點,尤其是不同特點對不同地區(qū)的不同影響,卻鮮為人知。
艾滋病毒在非洲和亞洲的傳播速度遠比在歐美快的事實早已引起人們的注意。這除與非洲和亞洲大部分地區(qū)的貧窮、戰(zhàn)亂、性不平等、醫(yī)療條件落后等因素有關外,最新的研究說明了造成這兩種明顯不同的流行特點的根本原因。即:“西方艾滋病毒的主要類型——B型不是通過粘膜而是通過血液傳播;而非洲的A型和亞洲的E型則可通過粘膜傳播。B型通過性傳播的危險估計僅有1/1000;而A、E型通過性傳播的幾率則高達約1/20或1/10?!?/p>
研究還提示:“在其他因素等同的條件下,在非洲和艾滋病毒攜帶者發(fā)生性關系時,其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險性約是美國的100倍?!边@一調查結果也說明了同是性開放國家和地區(qū),為什么非洲婦女感染艾滋病毒的危險遠遠大于美國婦女。
通過血液傳播的B型,其主要對象是發(fā)達國家和一些發(fā)展中國家的同性戀和靜脈吸毒者。這種傳播趨勢進展較緩慢;而通過性傳播的A、C、E型,其傳播速度則成指數(shù)增長。雖然研究也表明,在亞洲,尤其是印度、泰國等兩種流行特點并存,但增長的速度卻大相徑庭,B型已不再增長,而C、E等型則呈指數(shù)增長。
通過血液傳播的B型已遍及世界各地,但由于醫(yī)療條件的改善、血液及其制品的嚴格把關、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針頭等醫(yī)療器械的廣泛應用,致使B型的發(fā)展勢頭已基本得到遏制。要想從根本上阻止住艾滋病的泛濫,只有嚴格卡住性傳播這一關。作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的中國,由于與亞洲艾滋病高發(fā)地區(qū)的印度、泰國等接壤,再加上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外來文化糟粕的影響等,中國也面臨著艾滋病的潛在威脅。在此,希望艾滋病毒的兩種流行特點能給人們敲個警鐘。
(編輯楊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