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平 蘇國楷
許宗林,西安翠寶首飾集團公司總裁。他1988年創(chuàng)辦西安翠寶公司,廠址就在市郊一處不起眼的民房里。如今這個企業(yè)的產品已遠銷越南、香港、美國、泰國、澳大利亞等地;年產值逾10億元。旗下28層的達爾曼大廈是目前亞洲最大的珠寶首飾交易中心。
一塊賭料擺在許宗林面前。
賭料表面呈毫不起眼的青褐色,形狀也極不規(guī)整,只在稍稍平坦些的頂部開了一個火柴盒大小的天窗,露出青幽幽的翡翠綠。
那綠很誘人,賣主是個胖乎乎的中年人,張口就要12萬,而且是一口價。他那副“買不買隨你”的滿不在乎的表情,多半緣于那誘人的綠。
許宗林盯著那綠看了半天。他很動心。那綠若是能向下延展開去,便是他所見過的上等翠了;即使綠只延伸到一半處,那他也是做了一筆天大的好買賣:他不僅能收回成本,而且還可以大有賺頭。但是,他不敢貿然下買的決心。12萬,幾乎是他此次云南之行所帶的全部資金了,也是他的希望之本。如果那綠只是淺淺的一層,只是造物主在一塊尋常山石上面不經意涂抹的一筆,那他想在中國珠寶業(yè)獨創(chuàng)一番局面的夢想就將成為曇花一現的泡影。成敗系于一線,許宗林焉敢不慎之又慎?
未經琢磨的玉名為“璞玉”。我們都聽說過著名的“和氏璧”的故事,我們可能會對秦王的愚昧無知深惡痛絕。但只要我們想到那玉只是一塊璞玉而秦王并非珠寶行里的慧眼伯樂,我們或許會對秦王的武斷寬容一些。事實上,即使是那些畢生從事珠寶業(yè)、經驗豐富、眼光準確得猶如神助的人,也有可能看走了眼,以致與像“和氏璧”這樣的稀世珍寶失之交臂。所以,鑒別一塊璞玉是否真有價值,是否一經切割打磨就能成為一塊成色十足的寶石,便帶有相當大的冒險色彩。賣家將天窗打磨得光可鑒人,或使用特殊藥水人為改變天窗表面色澤,有人受不住誘惑,往往以重金購走,回去切開一看才大呼上當。有人因此傾家蕩產,甚至割腕、跳樓、臥軌。當然也有好運氣的,買到了真正的上等好料,一夜暴富。珠寶業(yè)中似這類大福
大禍的例子,比比皆是。業(yè)中人購買璞玉時的心情也就常常是膽戰(zhàn)心驚、如履薄冰。真要下買的決心,還非得有賭徒的心性和膽氣。故而,珠寶商通常將璞玉稱為“賭料”,也就可以理解了。
云南瑞麗,靠近中緬邊境的一個集市上,人來人往。
許宗林在賭料前已看到第三天。他不是站在那里一動不動,而是圍著賭料,一圈一圈地踱步。上上下下,前后左右,賭料的每一條脈理、每一處細微的色澤變化,他都已用目光反反復復地撫摸、甄別過了。雖然此前他為了自己的愿望,通過函授在泰國珠寶學院、英國皇家寶石學院苦修數年,潛心此道孜孜以求,對珠翠玉石已頗有心得,但他依然下不了決心。
他奇怪的動作,他神情中異乎尋常的專注與投入竟吸引了許多行人和小商販。一張破舊的小方桌上,放著塊賭料;一個古怪的人背著手,一圈又一圈地轉個不停;人們排成半圓,圍著看,面面相覷,莫名其妙。賣家一臉不高興,因為圍觀者妨礙了他的生意。許宗林權當沒看見,擰著兩道粗黑的眉毛,瞪著眼睛,兀自旁若無人地轉。
晚上賣家要收攤,連連逼問到底買不買。許宗林停住腳步,盯著賣家,張嘴迸出一個字:買!
最終促使許宗林下決心的,還是天窗上呈現的那層誘人的綠。綠得并不均勻,這至少可以排除掉特殊藥水作染色處理的可能。更重要的是,色脈將天窗整個覆蓋,色素下沉有利,更兼色澤絕無浮動之感。他據此判定,他面前的賭料有可能是一塊上佳翡翠。至于事實是否真的如此,他只能放手一“賭”了。
他別無選擇。
帶著那塊賭料回到古城西安,讓人切開一片,所有在場的人都狂喜不禁。不僅翠色剔透圓潤,而且仔細一辨圖形,竟宛似一幅天然的大寫意國畫。許宗林當即給這片翠屏命名,曰“喜鵲鬧梅”;接著又切開一片,又曰“風荷戲水”……幾幅翠屏很快出手,當初的12萬元變成了140萬。許宗林注冊成立了他的“西安翠寶公司”,時間:1988年。
許宗林獨闖云南時,身上帶的12萬資金是多方籌借的。賭料的購買成功給了他發(fā)展的機會。在西安市郊的一處不起眼的民房里,他將10多條不同樣式的項鏈拆開,讓手下一幫從未佩過金戴過銀的漢子,從打、刮、磨、穿,一道道工序都細心揣磨、研究;有了心得后再去買來原料依樣畫葫蘆。翠寶的第一批產品就是這樣做出來的,居然就打入了廣交會,還帶回了數萬元的訂貨。第二年,他的產品再次打入廣交會,定貨額達數十萬元。到了1989年底,翠寶公司兩年的出口創(chuàng)匯額竟達90萬美元。許宗林和他的翠寶終于小有名氣了。
許宗林平素木訥少語,不茍言笑,大多數時間用于沉思冥想,表情沉靜、安詳,但他內心深處時時充斥著一種不安分與不滿足,天性里那股征服的欲望和擴張的氣質常使他內心躁動不安。后來他又帶著“翠寶”獨闖香港,完成了他生平第一次合資公司。接著他又把目光瞄準了世界珠寶制品大國意大利,他的足跡遍及歐美、澳大利亞和東南亞諸國。
1992年,陜西省統(tǒng)計局發(fā)布全省最佳效益工業(yè)企業(yè)“排名榜”,翠寶公司榜上有名;1992年11月15日,當時的國務院副總理田紀云來到翠寶,揮毫題辭:“上檔次,上水平,多出口,多創(chuàng)匯,多貢獻。”到1993年,翠寶的年產值已達1億2千多萬元,創(chuàng)匯630萬美元,在全省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中名列前茅。
許宗林的成功堪稱奇跡。在許多人心中,他是長袖善舞,商海中搏擊多年,竟從未翻過船,迄今創(chuàng)造的成就,已等同于神話與傳奇,無人敢望其項背。許宗林的神話究竟是靠什么寫出來的?那片誘人的綠真的是天降神旨?許宗林的成功難道就憑了一次賭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