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 張泓
這一天正好是毛澤東的65歲生日。每個人都查了祖宗三代。高職低配。對外稱地質(zhì)勘探大隊。蘇聯(lián)提供了“薩姆——II”導彈。
50年代末,偏安臺灣的蔣介石國民黨不甘心失敗,屢次派遣飛機入侵大陸,從事偵察襲擾活動。
當時,國民黨空軍使用的美國RB-57D型高空偵察機性能優(yōu)越,其升限可達2萬米,而我空軍裝備最好的米格-19型飛機實用升限僅為1.75萬米。對肆意竄犯的敵機,我方飛機一時尚無力實施有效的空中打擊。此種情況下,敵機十分膽大妄為,不僅屢屢竄至福建、浙江、上海、江西、河南等10多個省市上空,甚至還兩次侵凌北京上空。
嚴重的空中威脅,引起了黨中央的極大關(guān)注。1958年7月,在中央軍委擴大會議上,軍委副主席彭德懷元帥傳達了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決定:“防空部隊除繼續(xù)加強高炮、雷達部隊外,還應建立一定數(shù)量的防空導彈火箭部隊?!睍螅煽哲姼彼玖顔T成鈞全權(quán)負責,從空軍高射炮部隊、雷達部隊、航空兵機務部隊、探照燈部隊和場站部隊中挑選精兵強將,組建地空導彈部隊。經(jīng)過四五個月的緊張籌建,1958年12月26日,共和國的第一支地空導彈部隊——空軍某部導彈二營宣告誕生。不知是有意安排還是巧合,這一天正好是毛澤東的65歲生日。
導彈在當時是絕密的尖端武器,自然要由政治思想可靠、文化程度高、專業(yè)技術(shù)好、責任心強的干部戰(zhàn)士掌握??哲姷谝蝗嗡玖顔T劉亞樓對入選的干部戰(zhàn)士作動員時說:“查了你們的祖宗三代才把你們挑來,黨和人民把這樣尖端的武器交給你們,責任重大呀!”
據(jù)該營第一任營長、“空軍戰(zhàn)斗英雄”岳振華介紹,當時的干部都是高職低配,團長當營長,營長當連長,連長當排長……他本人就是由全軍的第一個100毫米高射炮團團長調(diào)到這個營當營長的。
每個被挑選參加這支部隊的人一報到就被告知:部隊對外稱地質(zhì)勘探大隊第四大隊,干部戰(zhàn)士一律著天藍色便衣,不穿軍裝,不戴領章帽徽,安營扎寨必須避開村莊和居民點;不準對任何人講自己的工作性質(zhì)和駐地,要絕對保密;通信地址寫北京204信箱;家在北京的同志不準回家,街上碰到熟人要回避……
對于如此嚴格的保密要求,部隊的全體人員都絕對自覺遵守。他們每一個人都堅信,保密就是戰(zhàn)斗力。出于保密需要,大多數(shù)人都是半年一年才與家人通上一封信,而且多是寥寥數(shù)語,聊報平安。有些戰(zhàn)士在行軍途中遇到了多年不見的父母,也迅速避開。至于過家門而不入,則可說是所有干部戰(zhàn)士的普遍行為。
部隊最初使用的導彈是由蘇聯(lián)提供的“薩姆-II”。它是蘇聯(lián)人在戰(zhàn)敗的納粹德國的“瀑布”式導彈基礎上研制成功的一種半固定式、全天候型防中空高空導彈武器系統(tǒng),技術(shù)精密,難以掌握。但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使這些千里挑一的空軍“驕子”們熱血沸騰,他們滿懷為保衛(wèi)祖國領空而掌握尖端技術(shù)的堅定信念,白天勤學苦練,晚上努力鉆研,硬是在短短的4個月時間里熟練掌握了駕馭這種“空中長劍”的本領。
劍鋒已經(jīng)磨利。共和國的地空導彈兵們隨時準備著長劍出鞘!
一劍抵得十萬兵,首開世界上用導彈擊落敵機的紀錄。駐北京的外國人猜測不已。朱老總幽默回答:我們是用竹竿把它捅下來的!
1959年10月1日是共和國成立10周年。10年一大慶,屆時,天安門廣場將舉行盛大慶典,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將同世界上60個共產(chǎn)黨、工人黨的代表和87個國家的貴賓參加這一規(guī)模宏大的慶祝活動。在此之前,美蔣RB-57D高空偵察機曾兩次竄入北京上空。倘若這一天再次竄擾,將給這一盛典蒙上陰影。
未雨綢繆。為保衛(wèi)10周年國慶,剛建立半年多的導彈二營奉命于9月5日進入北京郊區(qū)布防,同殲擊機群和高射炮群一起織成一張嚴密的天網(wǎng)。
10月1日,全天無敵情。共和國的10周年大慶盛典圓滿成功。
10月7日,星期日。上午9時41分,我遠方雷達發(fā)現(xiàn)目標:距臺北50公里海面上空,大型機一架,正向大陸飛來。
10時03分,雷達部隊再報:敵機為RB-57D高空偵察機,已從浙江溫嶺上空竄入,飛行高度1.8萬米。
接著,敵機掠過南京,高度升到1.95萬米,憑借其升限優(yōu)勢,越過沿途我空軍殲擊機的層層攔截,以每小時750公里的速度,向北京撲來。
11時15分,敵機距北京700公里時,導彈營指揮所進入一等戰(zhàn)斗準備。待敵機進至距北京480公里,全營各戰(zhàn)斗位置進入一等戰(zhàn)斗準備。
11時50分,營連制導雷達捕捉到目標:敵機距北京115公里。
此刻,營指揮所接到命令:我殲擊機已退出戰(zhàn)斗,你們要堅決消滅敵機!
12時04分,敵機飛臨距北京28公里處?!鞍l(fā)射!”隨著營長岳振華簡短的口令,3枚導彈尾部噴著火焰騰空而起,一舉擊中敵機。適才還逍遙自在的RB——57D頃刻間粉身碎骨,殘骸墜落在通縣東南18公里處河西條務村的一片水塘中。國民黨空軍第五聯(lián)隊上尉飛行員王英欽斃命。
此戰(zhàn)之后,朱德、賀龍、徐向前、聶榮臻、李富春、楊尚昆、蔡暢、張愛萍、楊成武等領導人先后到現(xiàn)場觀看被擊落的RB—57D殘骸,并視察部隊。
一劍抵得十萬兵。共和國的地空導彈部隊寫下了世界防空史上用導彈擊落敵機的第一頁,實乃可喜可賀,值得大書特書。但這在當時屬于特級機密,因此,人們兩天后在《人民日報》等報紙上看到的都是由新華社發(fā)出的一條簡短消息:
新華社9日訊美制蔣空軍RB-57D型高空偵察機一架,于7日上午竄擾我華北地區(qū)上空,被我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擊落。
一時間,駐北京的外交官和外國記者對我擊落國民黨高空偵察機的作戰(zhàn)手段猜測不已。有一位外國人甚至當面問朱老總:“你們是用什么武器把飛機打下來的?”朱老總幽默地回答:“我們是用竹竿把它捅下來的!”此時,唯有蘇聯(lián)人心里清楚:“學生”已先于“先生”創(chuàng)造了一項世界紀錄。
臺灣當局把賭注押在U-2飛機上。導彈部隊“打游擊”。我們把這種飛機打掉了。毛澤東問:這支部隊在哪里?我要見見他們。
RB-57D型高空偵察機被擊落,使國民黨空軍有兩年多再不敢對大陸上空輕舉妄動。
在此期間,美國又向臺灣當局提供了比RB-57D更先進的U-2高空偵察機。這種飛機的主要特點是:重量輕,滑翔性能好,飛行高度可達2.287萬米,最大時速1000公里,巡航時速800公里,最大航程7000公里,續(xù)航時間9小時;機上的航空照像設備,在1.8萬米的高空拍照時,能清晰地反映出地面人員的活動,在9000米以下拍照時,地面人
員手中報紙的標題經(jīng)放大可以認讀,在2萬米高空可攝取寬150公里、長3500公里地幅的地面目標。
臺灣當局又把賭注押在了性能優(yōu)越的U-2上。
1962年,國民黨空軍為配合臺灣當局所謂“反攻大陸”的叫囂,加緊了對大陸的偵察襲擾,僅6個月時間,就出動U-2飛機11架次,活動范圍遍及大陸除新疆、西藏之外的所有地區(qū)。
對付U-2,我殲擊機更是力不從心,重任又落到了地空導彈部隊肩上。然而,當時我地空導彈部隊寥寥無幾,用以打擊可以在萬里長空隨意機動的U-2不啻杯水車薪。顯然,此前那種守株待兔式的要地防空作戰(zhàn)已不能有效地打擊敵人。為積極尋找戰(zhàn)機,經(jīng)中央軍委批準,我地空導彈部隊于1962年6月?lián)]戈南下,開始了導彈部隊“打游擊”的艱難征程。
這一年,國家尚未徹底擺脫嚴重自然災害的困境。地空導彈部隊官兵吃的是一半白薯面,一半玉米面,打起“游擊”來還真像當年用“小米加步槍”打日本鬼子一樣艱難,所不同的只是這支“游擊隊”用的是現(xiàn)代化武器。
8月27日,導彈二營從長沙悄悄“游擊”到江西南昌,在市郊一個長滿小松樹的丘陵地域設下了埋伏。
9月9日,又是一個星期日。上午6時許,一架U-2飛機從臺灣桃園機場起飛。7時32分,以2萬米的高度進入大陸上空。8時32分,該機進入我導彈火力范圍。剎那間,我導彈二營的3枚導彈拔地而起,將其擊落。飛機殘骸墜落于南昌東南15公里羅家集附近。國民黨空軍少校飛行員陳懷身中彈片,經(jīng)搶救無效喪生。
當天,日理萬機的周恩來總理得知這一勝利的喜訊立即打電話祝賀說:“很好,這是一個偉大勝利!美國U-2飛機前幾天入侵蘇境,他們只提了警告,我們把這種飛機打掉了?!?/p>
此戰(zhàn)告捷,萬眾歡騰,全國人民紛紛以各種方式歡慶這一偉大勝利。與此同時,外國駐華使館轎車出入頻繁,一些國家的大使和武官,帶著“要對中國國防現(xiàn)代化重新做估價”的認識,四處活動,試圖弄個明白。為了保密和對敵斗爭的需要,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由周恩來總理、賀龍元帥和羅瑞卿總參謀長等出席的首都各界一萬余人慶祝擊落U-2飛機重大勝利的集會上,上級沒有安排導彈部隊的代表發(fā)言,而是讓航空兵第3師師長、后來擔任空軍司令員的王海發(fā)表講話。
9月21日,在風景秀麗的中南海,空軍司令員劉亞樓和導彈二營營長岳振華向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匯報擊落U-2飛機的情況。周恩來把岳振華介紹給毛澤東,毛澤東滿面笑容,一邊握住岳振華的手一邊說:“岳振華同志,打得好哇!”偉人也有動情時,當岳振華匯報完后,毛澤東再次握住岳振華的手連聲說:“岳振華同志,打得好,打得很好哇!”
1963年11月1日,導彈二營又在江西上饒趙家洼首次運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近快戰(zhàn)法”擊落第2架U-2飛機,國民黨空軍少校飛行員葉常棣跳傘后被活捉。此戰(zhàn)的慶功會開過之后,南京軍區(qū)司令員許世友表示要給這個導彈營再開一次慶功會,他說:“你們在我的地盤上打下U-2,我要再給你們慶一次功。”
1964年6月6日,國防部授予這支功勛卓著的導彈部隊“英雄營”稱號。
同年7月7日,“英雄營”再顯英雄本色,在福建漳州擊落第3架U-2型飛機。幾次竄入大陸、曾四次被蔣介石召見的國民黨空軍“頭號王牌”飛行員、“克難英雄”、“飛虎英雄”李南屏隨機斃命。
7月18日,空軍黨委專門為此向中央軍委呈上一份戰(zhàn)斗報告。劉亞樓司令員還親筆給中央辦公廳廳長汪東興附了一封短信,讓他“如有可能請呈主席一閱”。毛澤東閱過這個報告后,很高興地在上面批了一行行草大字:“劉亞樓同志,此件看過,很好,向同志們致以祝賀!”21日,毛澤東又問周恩來:“這個部隊在哪里?我要見見他們?!?/p>
7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親切接見了“英雄營”全體官兵。在空軍乃至全軍,以整營建制單位受到毛澤東接見的,僅此一家。這從一個側(cè)面說明,毛澤東等領導人對這支英雄部隊有著特殊的厚愛。
1968年3月,“英雄營”在第二任營長陳輝亭的指揮下,于廣西寧明又擊落一架敵無人駕駛飛機。這一仗,為該營機動作戰(zhàn)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在10年國土防空作戰(zhàn)中,我地空導彈部隊共擊落9架敵機,而導彈二營這支英雄部隊就擊落了5架,
1969年初夏,“英雄營”挾著輝煌和神威,結(jié)束了長達8年之久的“游擊”生活,揮師北上,再次回到北京,擔負起保衛(wèi)首都的重任。
神劍雄風今猶在。中國空軍的“窗口”部隊。一次耐人尋味的訪問。
“英雄營”現(xiàn)在的營院占地400多畝,以前是京郊有名的“西大荒”,雜草叢生,亂石成堆。部隊進駐后,艱苦奮斗,拉土填坑,改良土壤,植樹綠化,現(xiàn)已將其建成一個“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花園式營院。
從1977年以來,該營參加實彈打靶6次,發(fā)射導彈19枚,全部命中目標。
1984年,35周年國慶閱兵式上,這
支部隊作為導彈方隊在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其雄姿給全國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
1986年以來,這個營在上級組織的比武競賽中,先后奪得150個單項第一名,次次獲得團體金牌,成為名副其實的“金牌營”。
“打仗一定要贏,參賽要第一名,戰(zhàn)士要成為精兵,干部要一專多能?!边@幾乎成了“英雄營”的營訓。30多年來,官兵們換了一茬又一茬,但每逢“英雄營”命名日、毛澤東接見日和部隊誕生日,他們都堅持舉行各種紀念活動,利用營史對干部戰(zhàn)士進行傳統(tǒng)教育。官兵們也極為珍視這支部隊的光榮歷史,都以能成為其中一員而備感自豪。老兵們退伍,都視能得到一套營史照片為最好的紀念物。
1985年以后,“英雄營”作為中國空軍的“窗口”部隊對外開放,先后接待了埃及、巴西、美國、俄羅斯等36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軍事代表團及各界人士10萬余人。在營史館保存的50多本厚厚的簽名簿上,人們用各種文字寫下了相同的觀感:英雄營不愧是英雄營。然而,也有個別代表團的訪問細節(jié)很耐人尋味。
1993年8月7日,美國原太平洋總部總司令、海軍上將亨廷頓·哈迪斯蒂率領美國國防大學將官班軍事代表團造訪英雄營。
在英雄營營史館,美軍將領們對這支部隊取勝的每一個戰(zhàn)例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們聚精會神地觀看著墻壁上的圖片和說明,邊看邊豎起大拇指:“你們這個部隊很了不起,打了這么多勝仗。”但當講解員講到:“1959年10月7日,美蔣RB-57D型高空偵察機入侵我領空,被我一舉擊落”時,他們立即表示:“這與我們沒關(guān)系?!辈⒔又鴨枺骸笆钦l的飛行員?”在場的英雄營第7任營長、時任旅長的張洪安回答:“蔣介石的?!泵儡妼㈩I聽后一笑,說:“雖然是入侵,與我們沒關(guān)系,我們沒有派飛行員來?!睆埪瞄L馬上回敬道:“怎么沒關(guān)系?你們給了他們飛機,他們就是用你們的飛機入侵的,你們起了支持和助長作用。”美軍將領們一邊笑著一邊搖頭。離開營史館時,美軍代表團團長在外賓留言簿上寫下了這樣一行英文:這純屬是一次業(yè)務性的訪問。
來到導彈發(fā)射陣地,看到兵器,亨廷頓·哈迪斯蒂不屑地說:“這個兵器已經(jīng)老了,30多年前我就已經(jīng)很熟悉了。”張旅長不卑不亢地告訴他:“雖然你30多年前就熟悉了,現(xiàn)在這個兵器從外觀上看也沒有什么變化,但兵器內(nèi)部已經(jīng)進行了多項革新和挖掘,基本上符合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需要。”聽主人回答得有道理,上將點點頭說:“這個,我信,我信。”
接下來,導彈發(fā)射班的戰(zhàn)士為客人表演裝退導彈技術(shù)。一陣氣勢威猛、準確和嫻熟的戰(zhàn)斗操作,使藍眼睛的將軍們看得甚為過癮和折服。有兩名將軍先后三次伸出大拇指稱贊:“你們這個部隊訓練很好,有戰(zhàn)斗力?!?/p>
看完表演,哈迪斯蒂上將對張旅長說:“你們部隊戰(zhàn)士很年輕,訓練素質(zhì)很好。”接著頗有興趣地問:“你們是怎么訓練的?”張旅長一一作了介紹。
“大校閣下,你們部署了多少這種兵器?”代表團中一名駐華武官突然興趣十足地問張旅長。
“作為一個旅來講,部署我是很清楚的。全國部署了多少,這是我們中央軍委的決策。但據(jù)我所知,我們?nèi)珖摬渴鸬牡胤蕉疾渴鹆??!睆埪瞄L答道。
“這就是說可以對付任何方向的情況了?”武官又問。
“是的,無論敵機從我國的哪個方向入侵,都會受到我導彈部隊的打擊?!睆埪瞄L充滿自信地回答。
訪問結(jié)束,美軍代表團離開英雄營時,有一名將軍風趣地對張旅長說:“你們部隊很有戰(zhàn)斗力,不要再打我們了?!睆埪瞄L也不乏幽默地答:“我們中國軍隊從來都是愛好和平的。但我們有一句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如果你們侵略我們,我們還是一定要把你們打下來的。”美軍代表團成員大多懂漢語,聽后都不由自主地笑了,邊笑邊招手道:“OK!OK!”
1995年底,英雄營又在華北某地舉行了一次貼近實戰(zhàn)的軍事演習,連續(xù)兩天進行了兩次戰(zhàn)斗,發(fā)射導彈5枚,發(fā)發(fā)命中目標。
神劍雄風今猶在。
這就是共和國的第一支地空導彈部隊!
責任編輯彭明榜
小資料
英雄營5次受國防部通令嘉獎,榮立集體一等功4次、集體二等功2次、集體三等功4次;涌現(xiàn)出一等功臣216人次;先后輸送出軍、師級干部38名,團職干部13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