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我是一名高中生。我有一個毛病,凡事總是前怕狼后怕虎,生怕出錯讓人恥笑。因此,我上課不敢舉手發(fā)言,考試總是緊張焦慮,回避參加一切有勝負輸贏的活動。我這個弱點今后無疑會讓我失去許多成功的機會。請問,我該怎樣消除擔心失敗的心理呢?
河南王偉華王偉華同學:心理學分析,人存在著兩種動機傾向,一種是追求成功的需要,它驅使人們去獲取成就;另一種是避免失敗的需要,它迫使人們躲避那些與勝負有關的情境和任務。當追求成功的動機大于避免失敗的動機時,人的好勝心和表現(xiàn)欲就強,著力追求成功,并為此不斷制造機會。而當避免失敗的動機大于追求成功的動機時,人則回避那些有競爭性的情境和任務,總處于一種害怕失敗的憂慮之中,不敢充分地表現(xiàn)自我。在我們周圍,避免失敗動機過強類型的人不在少數(shù),包括你在內。好在你已清楚了這種性格趨向與心理素質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下面我們就討論一下如何消除這種不良性格趨向。首先,你應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放在如何獲取成功,而不要總擔心失敗的后果。當你在為成功做努力時,將沒有心思再去憂慮失敗與否;而
當你為成功所做的準備越多、為成功考慮的方法也越多時,你就越會增強成功的信心,也就越來越不會再去憂慮失敗。
拿你上課不敢舉手發(fā)言來說吧,你可以選擇一門自己比較喜愛的課程作突破口。首先下功夫抓好這門功課的復習、預習,這樣到上課老師提問時,你完全有把握舉手發(fā)言,甚至可以主動舉手,向老師提出預習過程中自己不懂的問題。幾次下來,你發(fā)言的勇氣倍增,而且老師會贊揚你善于思考,這將更大地激發(fā)你的自信心。以后上什么課,你都會積極發(fā)言,追求成功的心理動機隨之強化,弱點則會克服。其次,你要盡力淡化失敗的不良后果。很多患有失敗恐懼癥的人,都是在自己的內心中把失敗的可怕性肆意夸大。美國有個心理學博士,他治療那些患有考試緊張癥學生的方法是讓他們收聽磁帶,磁帶的內容是講述因為考試題做不出而苦惱萬分的考生們的各種動作、表情,甚至收錄了一些父母斥責考試失敗的怒罵聲。聽磁帶時這些考生都很不安,可之后到考試時他們反而輕松多了。你可以專門找一個時間,把你對考試緊張焦慮所產(chǎn)生的各種后果的擔憂都羅列出來,然后認真分析一下,哪些是真實的,你再想想它們是否真的那么可怕,其中有沒有一些積極意義在里面?這樣一來,你心里就有了底兒,就會產(chǎn)生一種“不過如此”的心理鎮(zhèn)定。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