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夫
影、視、歌各類明星,特別是年輕漂亮的俊男俏女和較多地飾演“正面人物”的演員,在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或聽眾心里一直是個偶像和榜樣。然而,近兩年的演藝圈里接二連三地爆出偷漏稅、“義演”發(fā)橫財、先漫天要價后毀約罷演、對看不慣的門衛(wèi)或服務員可打可罵、甚至對記者也辱罵和拳腳相加的惡性事件。
明星們,你們到底怎么了?
大失風度的明星行徑
每個白天鵝都走過丑小鴨的路,當還是丑小鴨的時候,他們很會珍惜自己的羽毛,盡管他們幾乎還沒有羽毛。然而,待潔白的羽毛真的豐滿起來時,為什么反不珍惜了呢?
我采訪過許多演員、歌星或影星,默默無聞或名聲大噪,風華正茂或風燭殘年,他們和千千萬萬默默無聞的人一樣,有過艱辛的經(jīng)歷、奮斗和挫折,有著隨和或孤僻的性格、文雅或粗獷的舉止,有不同的忌諱和各異的興趣。作為人,我們應該充分尊重他們的個性,諒解他們的煩躁,甚至寬容他們的弱點。但是,當他們一旦變成了白天鵝,社會對他們的期望和要求就不再是丑小鴨的標準,普通的人一旦成為明星就已成為眾矢之的。
明星,當你得到常人可能永遠得不到的榮耀時,你就必須做好承受常人一生可能永遠不必承受的壓力和限制的準備。這個道理像穿上新洗的白衣服后,行動勢必要注意些一樣。其實,每個明星心里都懂。
既然已是明知,為何偏要故犯?
幾年前,在四川的一次燈會上,劉曉慶與家鄉(xiāng)兩記者一陣廝殺,至今仍未使人忘懷。就算那兩個老鄉(xiāng)有一千條不對,一個女明星在光天化日之下與無權(quán)懲治她或無別墅饋贈她的文人糾纏打斗終不是件光彩之事。莫非一句“曉慶脾氣大”就能一言以蔽之了嗎?
無獨有偶,前不久鞏俐與新拍檔黃先生在街頭被香港媒介撞見,狹路相逢的記者舉相機拍照,不料惹怒了影后,隨口“國罵”沖出大陸?;蛟S還嫌僅普及國罵不夠,進而又窮追猛打。其實,香港記者即使偷拍了英國女王游泳,恐怕也未及此罪。但我們的鞏俐小姐何以如此火爆?
女士尚且如此,男兒更“不甘示弱”了。周里京先在北京街頭后在寧夏賓館發(fā)生了兩起令人震驚的大打出手事件,極大地破壞了周里京在觀眾中曾經(jīng)美好的形象。
如果說周里京的美好形象在觀眾中還只是一個清官式的縣委書記,那么,扮演領(lǐng)袖的演員如果不注意檢點的話,對觀眾的打擊就實在是太大了。當一場洪水淹沒了魯南菏澤農(nóng)田時,工薪階層的普通百姓都毅然從緊巴巴的口袋掏出錢財,可出門有車、手提大哥大的明星們不僅絲毫不為所動,還心安理得地打著“賑災義演”的招牌大撈其財,他們連起碼的同情心和良心也被金錢銹蝕了。這樣的特型演員除去利用外殼對某些大人物的酷似去自我“充實”外,他還能給社會貢獻什么呢?
山東人民失望的淚水未干,湖南百姓的憤怒又起,在京難以施展才華的女歌手打著“義演”的招牌來淘金?;蛟S是看到港臺同行紛紛捷足先登大撈“賑災義演”名利雙收的實惠,大陸的明星們也要迎頭趕上。長江南岸的恨還沒平,北岸的龜山腳下,咱自家的明星大腕兒們甚至連孤兒的血也不肯放過!兒童村傳出的“明星義演”丑聞讓每一個善良的人都要拍案而起又不敢相信。
更有奇聞,有的歌星居然就在自己貧困的故鄉(xiāng)搞起了自己滯銷品的推銷,然后美其名曰也是“義演”。義演!你幾時被糟踏成一個“宰人”的同義詞?
說起義演,我們總會想到英國的歌星們?yōu)轱柺莛囸~折磨的非洲災民環(huán)球義演的感人場面。在那些困難無助的難民面前,一群與之無絲毫血緣關(guān)系的“傲慢的大英帝國”的藝人,卻樂此不疲地放棄金錢的誘惑全身心地義演、捐款。誠然,他們可以找到非常得體的理由拒絕義演,“我們的錢也許會落到那些酋長的囊袋。”“那么多億萬富翁袖手旁觀,我們藝人也不是最富有的,我們沒必要挺身而出?!?/p>
沒有教養(yǎng)能算明星?
采訪謝園時我清楚地記得,他頗真誠地說過一段話:“我內(nèi)心崇拜美國好萊塢的大明星,當然,人家的演技確是技高一籌,但我最尊敬他們的人格力量和正義感。在越南戰(zhàn)爭期間,全美爆發(fā)了廣泛的反戰(zhàn)抗議活動,那些平時在銀幕上塑造美好形象的明星們,便旗幟鮮明地紛紛站在反戰(zhàn)運動的前列,他們與廣大的美國人民一起行進在游行隊伍里,這些正義行動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他們自身塑造角色的范疇,成為社會有生力量的象征。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是生活在一個被斥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人吃人的社會里,能夠不為自己、甚至不顧自己‘國家利益,甘愿去聲援一個弱小、貧困的民族和國家,那里的百姓不僅不會付他們分毫酬金,甚至都不知道這些世界級的大明星們在為他們吶喊。倘若沒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高尚的人格,這些偉大的藝術(shù)家能這么做嗎?”
因此,就不難看出,謝園在銀幕上下的所作所為是有榜樣作為參照的,也許他不是中國最優(yōu)秀的男演員,但他確是一個教養(yǎng)很好的明星之一。許多外地記者反映,謝園在當?shù)亟邮苡浾卟稍L或與影迷接觸時,是最平易近人、禮貌友好的。
與此相反,我們“國家級”的一些明星真有不知天高地厚的。鑒于我們輿論監(jiān)督的力量一直比較薄弱或一直被官司所困擾,所以,一些文化素質(zhì)低、教養(yǎng)差的影視歌星們就越發(fā)自恃“名人”,以為他真的就高人一籌,就處處應該受擁戴、處處可享受“治外法權(quán)”。比如來自東北的那位歌手,她有一個火爆的脾氣并不是什么非要克服的缺點,但出口文明總是起碼應該做到的吧?自從她在中央電視臺與門衛(wèi)和“人大代表”發(fā)生沖突被曝光后,她對寫報道的記者嘴里一直不干不凈。是說錯了你還是捏造了事實?如果不是,那你為何這般有恃無恐不作自我檢討反謾罵別人?
相比之下,在四川蓉城與賓館服務員武力對峙的傅藝偉小姐還算明智。她對將此事曝光的記者沒有用下流的罵人之語來回敬,只是“埋怨”沒有替她說話。盡管她對蓉城之事嘴上沒有表示歉意,但她也沒有繼續(xù)將錯就錯、“強硬到底”。
幾年前還發(fā)生過相聲演員劉偉與香港電梯老人的糾葛,新近又傳出“一個張姓演藝界男士”在海南飛往北京的飛機上,違反常規(guī)不但不聽空中小姐的耐心勸阻,反耍流氓態(tài)度,大吼“老子有的是錢,連你也買得起,可打七折我都不要!”如此蠻橫不可一世,著實令人毛骨悚然!
關(guān)于明星們頻頻出現(xiàn)“不用替身、親自上陣”與人毆斗現(xiàn)象,京城資深記者云中君認為:文化素質(zhì)偏低是中國整個演藝界的痼疾。按照科學的歷史觀,歷史事件的后果與影響,并不是當時發(fā)作立時治愈,而是有一個相當長的滯后反應的。目前我們處在“文化革命”的后果發(fā)病期,特別是在人際關(guān)系、社會環(huán)境、價值標準、行為規(guī)范方面,“文革”期間的破壞、摧殘、毀滅,至今仍有流毒作怪。目前演藝界的主力大都是40歲以下,這一代人書本知識少得可憐,傳統(tǒng)的品德教育又斷了檔,所以為人處世往往缺少自我約束和起碼的標準,這就勢必導致動輒忘乎所以、不計后果、草率從事。鑒于吃演藝界這碗飯主要也是靠關(guān)系與圈子,打了罵了后既受不到行政處理也不影響繼續(xù)拍戲,所以,明星打架斗毆屢見不鮮、數(shù)不勝數(shù)。
云中君斷言:隨著新聞改革形勢之發(fā)展,輿論監(jiān)督至少在文藝新聞領(lǐng)域已逐步走向了健康正確的軌道。在這種情況下,明星們再肆意打架,無異于自毀前程。
幾年前,北京演員方舒在上海行使了一次罷演“權(quán)利”,使社會輿論非常氣憤,也使影視界目瞪口呆。自此,方女士上銀幕的機會雖然少了,但她開創(chuàng)的罷演先河從此日益繁榮起來。去年,是影視界的演員和劇組之間的毀約高潮迭起的一年,可謂戰(zhàn)火四起、糾紛頻繁。方青子、陳紅和蓋麗麗等不下十名演員都先后與各自的劇組不歡而散。今年初,影視圈又爆出一個毀約新聞,《皇城旅店》還未開張營業(yè),它的住房登記服務員就先“炒”了旅店的魷魚。
20集的電視系列劇《皇城旅店》在封鏡儀式上,北京廣播學院和河南電視臺兩家制作單位的負責人對記者傾訴了他們因遭受演員毀約而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和苦惱。
《皇城旅店》的主要演員之一馬曉晴,在劇中飾演住房登記服務員彭小芳。彭小姐“出身于北京中下層家庭,形象端正,可有點俗氣,說不上漂亮,但自我感覺很好”。據(jù)劇組方面講,馬曉晴“對角色挺喜歡”,但是,她還有“更喜歡的”。在1994年11月9日與《皇城旅店》簽約時,其實已領(lǐng)先一步與北京電影制片廠的《自首的愛》簽了片約。因此,當11月15日《皇城旅店》開機后,僅拍攝3集,馬曉晴“腳踩兩只船”的后患就顯現(xiàn)出來了。據(jù)悉:“因馬曉晴的再三毀約”,彭小芳這個人物竟然先后啟用3名演員才勉強完成。
劇組反映相當強烈,河南電視臺副臺長楊望金認為:演員毀約現(xiàn)象日趨嚴重,必須受到輿論批評,既提醒大家也教育她本人。
該劇藝術(shù)顧問丁蔭楠直截了當?shù)卣f:“假如是我的學生這樣,就永遠不讓她再踏進這校門!一個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團體出現(xiàn)了這樣的分裂是無法再繼續(xù)進行合作的。”
明星,請珍惜你自己的羽毛!
北京廣播學院教授王紀言指出:由于電視的傳播使一些年紀不大的演員迅速成名,他們被慣壞了,沒有把廣大觀眾的利益放在眼里,而是老子天下第一,個人的經(jīng)濟利益第一。缺乏自知之明,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對契約不負責任,對他人勞動不尊重。他呼吁社會輿論來監(jiān)督和用法律來規(guī)范影視界日益嚴重的“毀約”風。
影視劇走向市場帶來了影視制作的繁榮,因此,無論是攝制單位的領(lǐng)導還是演員個人,可供他們進行選擇的余地比以往要大得多。然而,正如其他領(lǐng)域里因無序狀態(tài)而發(fā)生的糾紛一樣,影視市場在發(fā)育過程中,也缺乏必要的規(guī)范和法規(guī)。
最近幾年,影視圈實在是相當混亂,譬如一些不正規(guī)的攝制組在到企業(yè)拉贊助時,往往采取欺騙手段,謊稱由著名的導演和走紅的演員出演,這無疑也是對被當作招牌的那些導演和演員名譽的侵害。還有些攝制組雖為草臺班子,但可以用金錢堂而皇之地換來令人信任的電影廠標和電視臺標,請來“德高望重、知名的元老”做顧問。有的演員自以為也算名人,誤認為名人就有特權(quán),既可以把批評他(她)的記者拽上法庭又可以隨意以罷演來挾要劇組。還有的制片人對無名的地方演員進行欺詐和勒索,甚至用黑社會的口氣恫嚇那些無靠山的小演員:“你若敢對外聲張,就讓你再進不了影視圈!”
當然,毀約之風的責任不能一概而論,這其中有的責任在演員,原因是演員喜歡“藝術(shù)”,更喜歡金錢。他們無法抗拒片酬的誘惑,同時腳踩多只船,造成表演草率從事,趕場似地來回串組接戲;有的責任在劇組,原因是既想靠明星效應賺錢又舍不得下本,往往請人家時的諾言到請來時不予兌現(xiàn),不肯蝕米只想拾蛋,必然導致演員中途罷演。還有的因藝術(shù)上出現(xiàn)分歧而分道揚鑣或者個別演員自我感覺總是一個“腕兒”,在名氣不大的導演面前,時時想抖一下“家”的威風和氣派。
影視明星的大毀約,既暴露了演藝界存在著無序現(xiàn)狀,又說明演員自身的道德素質(zhì)和法律意識、攝制單位的職業(yè)信譽和法律觀念在新形勢下都面臨著新的考驗。近年來演藝界屢屢出現(xiàn)的這類“毀約”糾紛,已十分緊迫地呼喚:演藝圈再不能如此“無法無天”了!
演藝界令人尷尬的事情實在不少,1993年,廣東陽江心血來潮要為“十大明星”樹碑立傳,耗費巨資,勞民傷財,圍海造田地終于將那高達18米的豐碑矗立起來了。不料,在廣州號稱是“奧斯卡”式的頒獎結(jié)束,領(lǐng)完了獎杯和獎金的“十大明星”立即云消霧散,再無蹤影,距廣州300公里的陽江人民被“組織”起來,迎風數(shù)小時夾道歡迎等待明星前來揭幕,結(jié)果一個沒來!
且不提當?shù)卣氵@類“提高知名度”的活動能否如愿以償,主辦者自己掙了多少昧良心錢。單從普通的人情角度講,我們的明星該不該給200萬陽江百姓一個面子呢?公允地講,那次十大明星中的李雪健、申軍誼、李羚、葛優(yōu)還是情有可原的。
事后,我采訪陽江的一些列隊歡迎的學生時,他們爭先恐后地說:我們以前一直非常崇拜他們,把他們當心中的偶像,今天才發(fā)現(xiàn)我們是多么幼稚和天真!他們根本不把愛他們的觀眾放在眼里,可我們還要一廂情愿地為他們樹碑立傳、高唱贊歌呢。有人指責我們偏愛港臺明星,其實我們何嘗不希望喜愛大陸自己的明星呢?但我們的明星又這么讓我們失望、痛心,這能怪我們屏棄他們嗎?
其實,我們眾多的明星還是很好的,老一代的趙子岳、于藍、葛存壯、英若誠、朱旭、鄭振瑤等已是有口皆碑,而年輕的有李雪健、葛優(yōu)、劉威、李強、沈丹萍、伍宇娟、徐帆、趙明明等等,我可以羅列出許多這類戲演得好、人品也佳的明星,他們是值得影迷喜愛和值得記者介紹的,他們對明星的稱號當之無愧。
有些明星曾不快地說:“演員有點事就報道個沒完,當官的貪污腐敗比我們嚴重多了,怎么不報?”我們無法與他們爭論這個話題,但有一點能講清楚,因為演員在人們的心目中還是美好的白天鵝,所以就怕他們被玷污成烏鴉。如果有一天,白天鵝與黑烏鴉消除了差別,“明星”是“流氓”的同義詞時,那你再打罵人乃至殺人時,大家也就不足為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