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二千多年漫長的時間隧道,一個智者的聲音悠悠傳來,仍令置身今天的我們聞之心動,思之受益——
不理解人的使命,就不能成為成熟的人;不理解社會規(guī)范,就不能成為成功的人;不理解言談意向,就不能洞察各種人。(原文: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
知道自己已經(jīng)理解了哪些事,還知道自己沒有理解哪些事,這就是智慧。(原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不應該要求別人都理解自己,卻應該要求自己去理解別人。(原文: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不能真誠待人的人,很難長久地約束自己不去損害他人,也很難長久地保持內(nèi)心充實和快樂。(原文: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
君子能夠融洽相處,卻不拉幫結(jié)伙;小人拉幫結(jié)伙,相處卻不融洽。(原文: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重視內(nèi)心充實,小人重視財產(chǎn)充實;君子重視社會制約,小人重視眼前收益。(原文: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每個人的缺點,都和他的社會環(huán)境有關(guān);了解了一個人的缺點,就知道如何真誠地對待他,幫助他。(原文: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也。)(張祥平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