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才根 王興祥
闌尾又稱蚓突,是與盲腸相通的一個盲管,它有著豐富的淋巴組織,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一個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抵御外來細菌和毒素侵襲的忠實衛(wèi)士。因而闌尾雖小,卻對人類的健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當闌尾在與外來細菌經(jīng)過激烈的奮戰(zhàn)后,自身的炎癥情況越來越嚴重,以致會影響到身體的其它臟器時,醫(yī)生就必須打開腹腔,尋找闌尾,而進行闌尾切除手術。
正常人闌尾一般都位于右下腹,闌尾長短不一,平均為7~9厘米。但闌尾末端由于是一個游離的條狀物,同時又由于各人之間都具有一定的個體差異,因而闌尾位置不易被固定。
在臨床上,常見的闌尾位置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盆位:約占41.3%,闌尾尖端向下可越過小骨盆緣,有的向下可達閉孔內肌。
二、盲腸(或結腸)后位:約占29.4%,闌尾尖端一般位于盲腸或升結腸的后方,有時闌尾可部分或全部位于右髂窩,腹后壁腹膜的后方,形成腹膜外位,如不切開腹膜,就不能暴露闌尾。
三、盲腸下位:約占17.4%,其闌尾尖端位于盲腸下方,指向右下。
四、回腸前位:約占7.4%,一般位于回腸末端的前方,尖端指向左上方。
五、回腸后位:位于回盲交點的后方,尖端指向左上方,約占4.4%。
此外,也有極少數(shù)的人闌尾位于盲腸外位,如,處在腹腔右側較高的地方或肝下;個別的可因內臟反位而處于左下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