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方
曾經(jīng)歷過徬徨歲月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在面臨人生重大選擇之時,由于經(jīng)驗不足而無所適從。其實年輕本身就是資本,有跌倒再爬起來的時間,有比較多的機會重新開始。年輕人靠什么樹立自己的形象呢?郎費羅的一句詩恰好作了回答:“別人根據(jù)我們所完成的事來判斷我們的能力。”
先問自己做出了什么成績
先付出,才有回饋,有了表現(xiàn),才能向人證明你的能力。有些人則不同,他先向人索取報酬,拿多少錢做多少事。年輕人沒有這個資本,他只有先做事,取得成果后,得到大家的承認和領導的信任,這是最為重要的。致于報酬,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讓領導了解你
和你的領導溝通是很重要的,讓他知道你在做些什么,這需要藝術,并不是你一天到晚跟他說你做了什么,想了什么。
有一些技巧可以參考,例如在擬定一個計劃時,可以去請教他的意見有三個好處,一是可以讓他知道你在做什么,二是他可能提供給你一些好的建議,使你這件事情做得更好,再次,使他也有參與感和成就感。這是兩方面都圓滿的事情。 人與人的溝通,不是只用講話,還有其他方法。用講的不行,就寫下來,你總有各種方法讓領導了解你而且領導多數(shù)是看其下屬做了什么,而不是聽他說了什么。
正因為年輕,可以重新再來
每一個人都有年輕缺乏經(jīng)驗的時候。由于年輕,知識和社會經(jīng)驗不足,常常成為老同志不信任的原因,這會使初踏社會的年輕人失去信心。但是也正因為年輕,所以前途無量;正因為年輕,才可以盡量去嘗試;正因為年輕,失敗了可以再開始。
年輕人也不必以為自己學了什么就非要做什么不可,如果真是興趣所在,又有機遇,那自然是應鼓勵的。如果大學所學并非興趣所在,大可以重頭來。硬撐著非要做本行工作不可,結果幾十年下來,出成就的可能性不大。而有的人轉行,剛開始,可能比別人差,但是漸入佳境后,就不是前者可以比的了。
退后一步跳得更遠
一兩年的時間是短暫的,耽誤一兩年沒有關系,有時候走到一個極限、超越不過去,不妨退后一步,作為再發(fā)的準備,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正是這個道理。
所以,不要把自己限制在一個框框里面。限制你的人是你自己,解脫你的人也是你自己。
社會機關今昔不同
今天的社會關系不再象以前的社會關系是狹義的,例如,他是你哥哥的朋友等等。
今天的社會關系是如何處理人與人的事情,如何應用人與人之間的互惠關系,在社會上求發(fā)展。社會關系良好的話,做起事來可以事半功倍,可以花比較少的力量來做比較多的事情。
事實上,社會關系好也證明你有一定的才干。因為社會是人的社會,如果你善于處理人際關系,借重他人的才干,也證明你的才干。
(健摘自《公共關系》199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