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荒
地球生物圈是由在地球上生存的各種生物構成的。但依照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場所,又可分為三個層次:①大氣生物層——包括所有可在大氣中生活的大氣生物,其生存基礎是空氣中的水分;②水生生物層——包括全球的水生生物,又可分為淡水生物層和海水生物層;③陸生生物層——包括土壤表層的需氧生物和深達千米的嫌氧生物以及生活在巖縫、巖孔、巖洞和巖層地下水中的巖石生物。
對于大氣生物層來說,人們想了解的是大氣生物生存場所的最低和最高界限在哪里,生存條件又是什么?但遺憾的是,科學家對這一層次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存狀態(tài)研究甚少,有些方面還是空白??茖W家了解的只是,大氣層不單純是混合氣體,還是各種微生物的營養(yǎng)基,一些徽生物一直生活在大氣層中由水分子凝聚成的微粒中,從陽光中獲取能量和從氣溶膠體中取得營養(yǎng)物質成分。這樣,從維持生命活動必須具備的幾個基本生活條件(水分、零度以上的溫度、地面升空的氣溶膠體)來看,大氣生物的生存空間應該十分廣闊,從樹梢上起始,可直達對流層有積云的高空(22公里的高空,緊貼著密集臭氧層的下面)。再高處的氣體則更為稀薄,由于不具備基本生活條件,即使有生命的話,也處于生命暫停狀態(tài),已不能再繼續(xù)繁殖,被稱為間生態(tài)生物,且極為罕見,已屬于宇宙中是否存在著生命的研究范疇了。
水生生物層的生活環(huán)境和光照強度有密切關系。所以又分為強光生物群,弱光生物群(光照在1%左右)和黑暗生物群。而在完全無光的情況下,已經(jīng)不可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在海洋中,出現(xiàn)了令人不解的問題:一般生物只有在100℃以下才能生存,接近100℃時蛋白質就將凝固??稍谏詈厝浇纳?,卻能生活在超過100℃的高溫環(huán)境中,那里的海水只是由于深海高壓才沒有沸騰。這些生物是怎樣延續(xù)生命的,至今是個未解之謎。
對于陸生生物層中的地表生物,科學家一般了解得比較多些,可是高山生物的情況就多少有點特殊。如在高山頂上,一般高等植物就無法生存,只能生長一些低等植物,由垂直對流風力從地面帶上去一些有機營養(yǎng)物質,在陽光直射時可以獲得一定的溫度,從而可滿足生存所需的最低條件。但這只是地表生物中的極小一部分,此外還有一些可耐惡劣環(huán)境的節(jié)肢動物。巖石生物和土壤生物的情況較為復雜,據(jù)科學家研究測定,地下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最深不會超過6~7公里,再往下只能偶爾發(fā)現(xiàn)不活動的生命,稱為超深生物,已類似于超高空中暫停生命的間生態(tài)生物。
由此看來,在22公里左右的超高空和地下6~7公里超深層之間就是整個地球生物圈存在的范圍了。現(xiàn)在有人建議把充滿著生命的范圍稱為生命圈,又把曾經(jīng)發(fā)生過有生命作用的范圍稱為大生物圈,或稱為空間膨脹生物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