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的一天,元氏縣冷凍廠門口,一張醒目的“布告”吸引了無數(shù)過往的行人?!安几妗贝笠馐牵涸峡h冷凍廠共青團、工會組織試辦“青少年心情不適幫助中心”,愿為下列同志提供服務:因棄學落榜、婚姻受挫、受家庭成員虐待歧視感到走投無路、對生活失去信心的;個人的某種正當要求不能實現(xiàn),心情苦悶、欲鋌而走險的;思想混亂、盲目離家出走的……
“布告”很快在全縣傳開,許多青少年紛紛到“中心”登門求救,傾訴衷腸。自中,心開辦以來,共接待來訪青少年475人,幫助他們解決婚戀、求學、家庭及經(jīng)濟方面的問題539件,服務范圍由本縣擴展到全國17個省市自治區(qū),被廣大青年譽為“懸崖上的診所”。
1987年春節(jié)前夕,“幫助中心”收到一封署名“一個農(nóng)村青年”的信,信中紅色的字跡使人嗅到了一股血腥味:“……當你們看到一個在四面楚歌、幻想破滅絕望中的青年用淚水和血譜寫這封信時,也許我和我的‘那位及她的全家已走上了黃泉之路……”“中心”的同志見信后當即騎上自行車火速趕至寄信人的家,制止了一場惡性事件的發(fā)生。原來寫信的是位殘疾青年,其女友的父母嫌他右腳跛,強制女兒嫁給了別人,他本就脆弱的感情一下子垮了下來,于是準備與女方全家同歸于盡?!爸行摹钡耐緜儺敿窗阉拥搅藦S里,安撫他的情緒,進行耐心的規(guī)勸,幫助他冷靜下來,給他講法律知識,經(jīng)過幾天的心理治療和思想政治工作終于使一顆冰冷的心復蘇了?!爸行摹钡耐揪褪沁@樣,聞風而動,及時調(diào)解,疏導教育,使許多青年懸崖勒馬,迷途知返。自1986年至今,“中心”共挽救了20多個青年的生命。
“中心”對待來訪者有一個原則:“像家長對待兒女一樣,像醫(yī)生對待病人一樣,像老師對待學生一樣”。隨著“中心”聲名外揚,全國各地的來訪者不斷增多。他們充分利用冷凍廠的現(xiàn)有條件,盡可能多地給來訪者以精神和物質(zhì)的幫助。
3年多來“中心”共為160多人提供了免費醫(yī)療,為130多人提供免費食宿,為近百人安排了短期工作,為50多位外省來訪者提供了經(jīng)濟援助。3年多來,“中心”主要通過三方面的工作幫助來訪的青年解決心理問題。一是幫助青少年學法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quán)利。二是發(fā)揮協(xié)商調(diào)解作用,對于婚戀、家庭等方面的糾紛采取協(xié)商調(diào)解的方法予以解決。三是心理治療疏導教育。經(jīng)過3年多的實踐,“中心”的青年工作者們深深體會到:青年需要這樣的“懸崖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