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大將韓信墓前的祠有副對聯(lián),文僅十個字:
生死一知己存亡兩婦人
簡練、工整,但不解其中典故的人實在難懂。原來是這么一回事:秦朝末年,農(nóng)民大起義,韓信初在項羽部下從軍,但未受到重用,又改投劉邦麾下,仍未得到重用。韓信一氣之下,憤然出走,被蕭何連夜追回,好言撫慰,并向劉邦極力保舉,拜為大將。韓信果然是個將才,屢建功業(yè),被封為淮陰侯。后來劉邦當了皇帝,反而猜疑韓信,韓信知道后,便與夏陽侯陳豨密謀造反。此事被蕭何識破,誘他到長樂宮中,被呂后斬首。所以后人說他:“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便是上聯(lián)“生死一知己”的注腳。
下聯(lián)指的是:韓信投軍之前,因家貧食不果腹,差點餓死,幸得一洗衣婦人把他接到家中,食住了十多天,才保住生命。韓信謀反被捕后,被呂后所殺,存亡都在兩個婦人手中,這就是“存亡兩婦人”的含義。
寥寥十字,概括了韓信一生中重大的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