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彥
隨著日本資本主義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當代日本青年也產生了一些與父輩迥然不同的獨特思想,其思想發(fā)展趨向頗引人注目。
喜歡不受人約束的能獨立摸索發(fā)展道路的工作
目前,不少日本青年對大城市紀律森嚴的機關或企業(yè)生活,人與人之間的冷酷無情深惡痛絕。認為老一代人的發(fā)展道路遏制、壓抑青年人的聰明才智。因此,寧愿離開大城市,走一條與日本產業(yè)主流相反的道路。如27歲的北海道大學電子工學科學生服部裕之等四人,大學畢業(yè)后利用上學時勤工儉學的錢成立了BUC公司,靠自己的努力和勤奮,研制成功了云彩圖象電算機處理系統(tǒng),安裝在日本同步氣象衛(wèi)星“葵花”號上,向日本有關氣象單位發(fā)回大量云彩圖片和數(shù)據(jù),在天氣預報上發(fā)揮了巨大作用。四年來公司銷售金額每年遞增30%,資本也從500萬日元增加到4000萬日元,該公司也成了日本小有名氣的科研單位。類似的以身懷一技之長的青年為主體的小“系統(tǒng)房子”正在日本大量涌現(xiàn)。大都是青年人在遠離大城市的地方購買比較便宜的地皮,自愿結合建立具有密切合作關系的公社組織、藝術樂團和生活團體,搞獨立的科研所、設計所、出版社,或開設不受人控制的小鋪,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開創(chuàng)新天地。
對旅游、體育和文化娛樂最感興趣
大部分日本青年都認為老一代人一天只知玩命苦干不講享受是太傻了。他們上班時雖也在認真工作,但絕對不愿加班,特別注重旅游、體育和文娛活動。現(xiàn)在日本青年最愛旅游,他們喜歡異國明媚的風光和文化、歷史、宗教名勝,希望品嘗西方和亞洲的生活方式。為獲得盡可能多的知識,日本青年旅游時大都采取“研究觀光旅行團”和相互交換“友好訪問團”之類的形式。日本1964年有12萬8千人外游,1984年則猛增到400萬人,20年激增31倍多,成為世界上出國旅游人數(shù)最多的國家。1984年出國總人數(shù)的83%的人純粹是為了玩,其中又大部分是青年人。出國旅行的女青年較前明顯增加,1984年即有50萬人。近幾年女青年的普遍風氣是先到外國盡興旅游,到處采購中意物品,然后回國結婚。結婚時講排場大把花錢,按日本方式結婚至少要花2萬8千多美元。結婚場面之盛大,宴席之豐盛,布置之豪華,已大大超過十年前文藝、體育明星們結婚時的水平。與此同時,日本青年對文體活動極感興趣。為得到健康的身體,對支出體育活動經(jīng)費毫不吝惜,舍得花錢到高級體育俱樂部活動,樂于用高價購買昂貴的高爾夫球用具,每四個就業(yè)工人中就有一個人有高級高爾夫球球棒。電子琴現(xiàn)已是日本青年手中最時髦的樂器。樂器商店也經(jīng)常舉辦樂器培訓班,僅神戶市就有50多個樂器培訓班,可同時培訓4000名學員,至少有2500人學習電子琴。
更重視學歷與文憑
日本目前是高學歷社會,機械化水平也相當高,不取得高學歷,不掌握高技能,就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就不能適應現(xiàn)代化的要求。這就迫使日本青少年刻苦學習。家長從小就設法把兒童送進著名的幼兒園打下良好的基礎,然后再千方百計使孩子上著名的小學、中學、大學。為提高學習成績,家長普遍找人對學生進行輔導。因此,補習風氣遍四島,設有從小學到大學的成套的輔導機構。學生遇到難題時,可用電話或明信片向考試指導中心求教,必要時可請輔導老師到家里面授。一般想報考名牌大學的學生,從高二起就開始拼搏。一位學生說:“我集中全部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解開難題帶來的興奮給人以充實之感,考出理想的成績是人生的極大樂趣?!彼麄円蚕矚g看電視,認為電視象百科全書那樣豐富多彩,可從中學到課堂上所學不到的東西。由于日本學生學習態(tài)度刻苦,因此考試成績較好。據(jù)文部省1985年9月的調查報告,日小學生的數(shù)學、語言、社會與自然科學的考試成績比20年前增加了9至28分,中學生和大學生的考試成績也有上升趨勢。目前90%的日本青年有中學畢業(yè)文憑,高于美國的75%。日適齡青年的50%能考入大學深造,為1960年的2信。這與社會迫使青年重視學歷和文憑固然有關系,但與相當多的日本青年刻苦學習也是分不開的。
當然,日本也有很多青年過份追求生活享受,丟掉了老一代日本人的勤儉刻苦和忠誠服務精神,成為沒有生活目的的人。這已引起日本有志之士的重重憂慮,認為是對日本未來的最大威脅。
(摘自《萬象》)
(插圖:崔友利)
(本欄編輯趙長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