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
是不是一個人生下來就由一雙手牽著走,長大了還要有另一雙手牽著?是不是每個人都在拒絕一雙手的牽引時又注定落入另一雙手的牽引中?當夜晚從窗前遠走是否一定還有某個角落仍漆黑一片?是否你有了一個想法就一定是對另個想法的背叛?這些問題有些古老了,甚至有些辛酸,辛酸到你不愿重新提起。但這的確可以說成是“一雙手洗另一雙手”的故事。而我要說的是,有一天你終于學會自己拿主意了,“這該有多棒!”可是十幾年前,你自己不拿主意:你受制于某種東西,在浪頭上追趕另一個浪頭。就是說,你聽從一個最高聲音的——旗桿子搗向哪兒你就殺向哪兒。你用不著反求諸己,你的生活是由一系列標語、辱罵和尾隨人們沖上大街組成的:凡事你都跟著大伙喊“滾他媽的蛋”!你本該想的都由別人頒發(fā)下來:你的明天、戀愛、婚姻和信仰。那時每個人都為那些自己事之外的事忙碌著,喘著大氣守護某個人或奔向戰(zhàn)場、村莊;其實,你為自己用不著選擇什么感到高興,也甘于這種“一切被安排妥了”的幸運日子,你也并不覺得有失落感或人格自損的危機感。所以,你以前是被一雙手在背后鞭打著走的人。這已成定論,大多數(shù)人都認為這種生活與人脫離的局面是信仰專制下的一段典型插曲。而且不但你這樣,60年代的整個世界青年部落都由各種不同的專制思潮牽著走,不是去趕熱鬧,也不是起哄尋茌。那時,你也是在一本正經(jīng)地生活,你的的確確是認真地用你的生活證實:由一雙手領(lǐng)著走照樣能“轟轟烈烈”。這是個不正常的例子。
現(xiàn)在,你覺醒了。你甚至把一句阿拉伯格言貼在床頭上,每天看上一眼“駱駝總是走在沙漠里,讓狗去叫吧!”
你開始覺得按自己的主意去生活也是一種樂趣。你為自己重新選擇職業(yè)和做人風格,為自己結(jié)識朋友、做西餐、甚至為自己想點什么,如:你該如何去打動誰?怎樣能征服你的鄰居和情人?什么樣的交際場合與哲學更適合你?不過你很難閉門思量出個究竟,因為你畢竟活在這個激流涌進的時代,由不得你苦苦地心齋坐忘悟出個大諦來才行事。所以,你開始把自己塑造為急性子,遇事都要高效率地找到答案,譬如你要出差了,你選擇一套外出服裝時馬上會想到最簡便的辦法就是去翻閱時裝期刊,記下法國時裝大師們?yōu)楸灸甓阮A(yù)言的流行款式和顏色。
這樣,你就開始不拘一格地讀點東西,不管讀什么,碰巧還都能提供一些答案。
所以不比前些年,書店里只有零落的幾本經(jīng)典著作來安排人的生活。現(xiàn)在的書店、攤鋪簡直能安頓好你的一切。不但有滿足你生存本能的烹飪大全、宮廷食譜和性學百科全書;更有適合你雄心的各種指南,如卡內(nèi)基50年前就為你開好的種種處世藥方,叢書編輯們?yōu)槟憬油ā懊嫦蛭磥怼薄白呦蚴澜纭钡年栮P(guān)大道;進而有使你虛榮心得到承認并且高揚的種種書面表示和教化(在巴爾扎克時代,老巴就說只要虛榮心不朽,廣告業(yè)和美發(fā)店就不會破產(chǎn),現(xiàn)在你也要獨立地證實這句話),如“世界流行發(fā)式”豪華本、聰明法大全;如果你想成為先知(這是大徹大悟的少數(shù)幾個人),你肯定能買上一個《伍柳倦蹤》之類的求仙圣書,這是通向仙身的必由之路。就這樣你自覺地走進另一雙手里去了。這雙手雖沒有前面的那雙手專橫,甚至用哲學家的話說,有本質(zhì)的不同,但照樣能安排好你的日子:它最初取悅你,繼而讓你離不開它的指點,最終使你軟化在它的巨影里。實際上,與前些年相比,你還是沒拿真正的主意,你還是沿那個俗套的人人都走的通道走過來,你自失了。
從這種意義上,僅僅從這種意義上,信仰專斷和書籍專斷都在讓你失去自己。這何償不是一雙臟手在洗另一雙臟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