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紫汕
一
人稱攝影是“人類的第三只眼睛”。
這只奇妙的眼睛,不僅可以知古察今,而且可以觀宏探微……
這只奇妙的眼睛,拍攝的是“人所共見之景,人所共歷之事”,表現(xiàn)的卻是“人所不見之美”。
本期封面這幅攝影作品,這人物這情景,我們似乎天天見到,但卻未感到如此之美。
二
攝影器材的飛速發(fā)展為我們拍攝特寫鏡頭提供了用武之地,運用長焦、中焦鏡頭,距離人物很遠,也可以拍攝到一個自然生動、局部又局部的特寫畫面,從而取得簡潔、強烈、鮮明的視覺效果。
以點代面,以少勝多,以簡勝繁,以殘缺代完整,以局部代全體—這正是藝術(shù)辯證法的精髓。
三
《好友》這個特寫鏡頭,不僅帶給我們的視覺興奮、新奇的美感,更有那心靈的感應(yīng)。
畫面上的兩個人物,自然是親密的好友:一個在訴說,熱情而幽秘;一個在傾聽,平靜而專注。無聲的畫面,簡明的線條,鮮亮的色調(diào),從形到聲,從形到心,傳遞著心靈的感應(yīng)。
我們也被這平凡而美妙的友情感動了。臆測著:她在告訴她什么喜訊;聆聽著:那如風(fēng)鈴如清泉的汩汩清音;祝福著:年輕人幸福長在,友誼長存?!@是我們心靈的感應(yīng)。
特寫有著這樣的魅力:簡而明。
攝影有著這樣的魅力:美而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