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吳
續(xù)上期介紹消食健胃藥,供大家選用。
乳酶生又名表飛鳴。用于治療消化不良、腸脹氣、腹瀉等病癥,一天三次,每次0.6~O.9克,飯前用白開水服,不宜與磺胺藥、抗菌索類藥物合用,以免降低療效。
麥芽常用予治療淀粉類食物所致的消化不良。每次10克水煎服,或以炒麥芽、山楂各3克,共為末分兩次服。
健曲也稱為六曲或神曲,是經(jīng)過發(fā)酵而成的酶性消化藥,常用于治療飲食積滯,消化不良和腹瀉下痢等癥。用量每天10克,加水煎取藥液,分三次服。
山楂系酸性健胃助消化藥,且有收斂作用,對肉食所致的消化不良、食積腹脹效果較好。一般用量,每次6~10克炒焦研末,加白糖少許沖服;也可同時(shí)加雞內(nèi)金、炒健曲服,每次3克,早晚各一次,但不可作為健胃藥常服。
雞內(nèi)金又叫雞燉皮,能消除吃面食所致的暖氣、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癥狀,用時(shí)炒黃為宋,每次8~6克,一天二次,白開水送下。
菜菔子即白蘿卜子,常用于淀粉食物(如饅頭、餅子、紅薯、馬鈴薯等)攝入過多所致的消化不良、腹脹,用量每次3~5克,加水煎汁服,若同時(shí)又傷肉食,可加配山楂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