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健民
陸游是我國宋代的著名詩人,享年八十六歲。這位詩人對養(yǎng)生方面頗有研究,所寫的養(yǎng)生詩詞,都寓有一定的科學道理。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欣賞和借鑒之處,試述如下:
雜感(一)
養(yǎng)生孰為本?元氣不可虧。
秋毫失固守,金丹亦奚為?
所以古達人,一意堅自持。
魔鬼雖百萬,敢犯堂堂師!
祖國醫(yī)學認為,人體的生長、發(fā)育、衰老與腎氣的關(guān)系極為密切。明代醫(yī)家張景岳指出:“命門之火,謂之元氣;命門之水,謂之元精。凡天壽、生育及勇怯精血病治之基,無不由此元陽之足與不足以為消長盈縮之主?!睎|漢王充亦謂:“強弱壽天,以百為數(shù)。不至百者,氣自不足也,氣薄則體弱,”這些論述,都強調(diào)元氣為生命的根本。若腎氣虛衰,則五臟六腑皆搖;功能失調(diào),整個機體就會出現(xiàn)衰老征象。陸游在詩中同樣強調(diào)元氣在養(yǎng)生方面的作用,認為人若失了元氣,即使服再多的良藥也無濟于事,只有注意養(yǎng)生,使元氣存內(nèi),一切外來的致病因子才不可干犯。
雜感(二)
肉食養(yǎng)老人,古雖有是說。
修身以待終,何至陷饕餮!
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潔。
豈役七尺軀,事此膚寸舌!
飲食有節(jié),定時定量,是減少疾病,益壽延年的一種方法。唐代醫(yī)家孫思邈說過:老人的食品,常宜清輕甜淡之物。以大小麥曲、粳米等為佳。《內(nèi)經(jīng)》也提倡清淡素食,少進葷肥厚味,以減少疾病的發(fā)生。
戲作野興
省事貧猶富,寬懷客勝家。
充虛一簞飯,遣睡半甌茶。
有興閑垂釣,逢歡醉插花。
皋橋亦可死,處處是天涯。
調(diào)攝精神,是保障身體健康的必備條件。《醫(yī)抄類編》中說:“養(yǎng)生在凝神,神凝則氣聚,氣聚則形全。若逐日攘憂煩,神不守舍,則易于衰老。”嵇康在《養(yǎng)生論》中也提到:養(yǎng)生有五難:“一為名利不滅,二為喜怒不除,三為聲色不去,四為滋味不飽,五為神虛精散?!眱烧叨继岢B(yǎng)神,要求做到節(jié)制思慮,清心寡欲,情緒保持平衡。一位長壽學者指出:“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天亡的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環(huán)境,……憂慮、苦惱和恐懼,可以促人衰老?!鼻榫w是可以控制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有善于控制自己情緒的能力,這對于防衰抗老是有一定意義的。
座銘
天下本無事,庸人實擾之。
吾身本無患,衛(wèi)養(yǎng)在得宜。
一毫不加謹,百疾所由茲。
一生快意事,噬臍莫能追。
汝顧不少忍,殺身常在斯。
深居勿妄動,一動當百思。
每食視《本草》,此意來可嗤。
賦詩置座右,終身作元龜。
灌園
八十身猶健,生涯學灌園。
溪風吹短褐,村雨暗衡門。
眼正魔軍怖,心安疾豎奔。
午窗無一事,黎棗弄諸孫。
夜賦
八十衰翁久掛冠,今年無酒敵春寒。
亂云入戶雨方疾,斷雁叫群聲未殘。
蠹簡幸存隨意讀,蝸廬雖小著身寬。
支離自笑心猶壯,憂國憂家慮萬端。
《壽世青編·養(yǎng)心論》認為:“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擾,既事不可留住”。孫思邈也主張:安心處世,光明磊落,樂觀開朗,是保健益壽的良方。
老年人還要培養(yǎng)一定的愛好,這有助于陶冶性情,消除煩惱,豐富生活內(nèi)容。琴棋書畫,玩烏栽花,養(yǎng)魚賞樂,要各有所愛,使精神有美湔的寄托。這樣,老年生活就感到其樂無窮了??磥?,陸游在這方面的體會是很深的。
野興
藥與疾相當,何恙不能已?
良醫(yī)善用藥,疾去藥亦止。
晨哺節(jié)飲食,勞佚時臥起。
藉臼來長生,耄期直易爾。
飲食,是攝取營養(yǎng),維持人體生長發(fā)育的來源。但不可失宜,以傷其正。食量有節(jié),可保持身體氣血正常,過食肥甘厚味,則易損傷心脾。所以朱丹溪在《飲食箴》中說:“因縱口味,五味之過,疾病蜂起?!爆F(xiàn)代有人通過動物試驗也證明,節(jié)制飲食可以延長壽命,降低腫瘤的發(fā)病率。
生命在于運動。運動可以暢其郁滯,舒其筋骨,和其血脈,化其乖暴,緩其急躁。陸游在詩中強調(diào)藥與疾病的關(guān)系,認為服藥要恰如其分,不可惟藥以養(yǎng)生,這點是有道理的。藥物一是治病,二是強身,有病服藥可以祛邪扶正,體弱服補藥,可以卻病延年。但是藥皆有毒,不可無原則地濫服,如那樣,則有損無益。
晨起
老尚貪書課,黎明即下床。
不驚天乍冷,更覺意差強。
蟾滴初添水,螭爐旋炷香。
浮生又一日,開卷就窗光。
陶宏景在《養(yǎng)性延命錄》中對長壽之道提出了我國傳統(tǒng)的寶貴的養(yǎng)生思想。他說;“養(yǎng)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臥久聽,莫強飲食,莫大醉,莫大愁憂,莫大哀思,此謂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壽也?!闭f明了生活習慣、飲食、嗜好和精神對人壽命的影響。
古人非常重視良好的生活習慣,順應四時節(jié)令的變化。蒲虔貫在《保生要錄》中說:“夫人春時暑月,欲得晚眠早起,秋欲早眠早起,冬欲晚眠晏起……,熱時欲舒暢,寒月要收密,此合四季之宜,保身益壽之道也?!碧岢隽隧槕竟?jié)的變化,養(yǎng)成好的睡眠和起床習慣。晨醒即起,呼吸新鮮空氣,可活躍全身血脈,舒張筋骨,能促進新陳代謝,振奮精神,旺盛生命功能。年逾花甲的陸游尚能“黎明即下床”,“開卷就窗光”地愛好讀書,這種充滿活力的精神面貌和進取心理,如此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值得我們借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