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德金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六個單位的上百名史學工作者編寫的《中國古代史常識》,是近年來歷史普及讀物的新成果?!冻WR》由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以及專題、歷史地理六部分組成,共約一百二十萬字。全書通過問答形式,對我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文化等方面的情況作了簡要的介紹。
這套《常識》的特點,可以概括為四條,一,通俗性。歷史普及讀物最重要的特點在于通俗,這是無須多說的。但足,要做到通俗而不流于淺薄雜蕪,并非易事。二,靈活性。這種問答形式,不受一般通史的章節(jié)體例限制,敘寫靈活。而且特別適于那些業(yè)余時間不多的青年讀者,可供他們利用零星時間來閱讀。三,系統(tǒng)性?!冻WR》條目的排列,大體按照通史的次序逐題講述,所以讀起來并無支離破碎之感。四,科學性?!冻WR》是普及讀物,表達了具有一定深度的內(nèi)容,做到了深入淺出。本書不但內(nèi)容比較準確,而且在許多條目中,既吸收了史學界的現(xiàn)有成果,又寫進了作者本人的研究心得。對于新的考古重大發(fā)現(xiàn),如山東臨沂銀雀山漢簡,湖北云夢睡虎地秦簡,長沙馬王堆漢墓,河北滿城漢墓等考古發(fā)掘資料,也都有所反映和運用。
這套書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書中雖然注意到了我國各民族在歷史上的貢獻,但是關(guān)于以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統(tǒng)治者為主體建立的遼、金、元、清等朝代的敘述,仍嫌薄弱。對于涉及遼金的提法,也有錯誤。如,第六冊“歷史地理部分”的“后金(清)的都城沈陽是怎樣建成的?”一條中,有“宋代遼國”和“宋代的金朝”云云。遼金是同兩宋不相統(tǒng)屬的朝代,因此,這種提法是不恰當?shù)摹T儆?,各冊之間,有六、七條的內(nèi)容重復出現(xiàn),并存在相互矛盾之處;中西紀年對照,古今地名對應也偶有差錯;還有個別的錯別字以及注音不準確,標點不規(guī)范的地方。不過,這些只是白璧微瑕,而且不難糾正。
從《常識》的編寫和出版成功,使人聯(lián)想到,史學工作者編寫歷史普及讀物,確是一件值得提倡的事情。
歷史研究是應有補于現(xiàn)實的。清人章學誠說:“文章經(jīng)世之業(yè),立言亦期有補于世,否則古人著述已厭其多,豈容更益簡編,撐床疊架為哉!”(《文史通義補遺續(xù)·與史余村》)無產(chǎn)階級革命導師和史學界前輩歷來是把研究歷史、編寫歷史普及讀物同革命和建設事業(yè)聯(lián)系起來對待的。
新中國成立后,吳晗在普及歷史知識方面所做出的貢獻,更為史學界所公認。吳晗認為,單有提高沒有普及是不行的,他不僅大力倡導編寫普及讀物,而且組織隊伍,身體力行,主編了“中國歷史小叢書”、“外國歷史小叢書”和“中國歷史常識”等,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今天,在我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中,使廣大青年懂得一點歷史唯物主義道理,了解一點中華民族的過去,這對于他們認識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必由之路,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尤為必要。因此,這是擺在我國史學工作者面前的一項義不容辭的光榮職責。
(《中國古代史常識》,集體編寫,中國青年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已出五冊,3.7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