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榕
一
1981年7月,我們到西德慕尼黑學習。第二天,我們到大學生公寓附近的“紅十字廣場”買東西,遠遠就聽到從廣場方向傳來的高音喇叭聲和口號聲。“有人在示威游行呢!”出于好奇,我們便前往觀看。
從他們高舉的橫幅得知,他們是抗議房地產(chǎn)投機商為抬高房租,故意將一些房屋空著不租,因而造成許多大學生無處安身的局面。過去,我們只是從報上得知,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經(jīng)常發(fā)生游行示威,但卻完全沒有料到,他們游行時竟是如此情景:警車開道,車中坐著四名全副武裝的警察,隊伍兩旁還有五六名身背武器手持步話機的警察,隨時將游行隊伍的情況和所經(jīng)地段報告給總部。在游行隊伍的后面,又是一輛武裝警車?!斑@哪里是游行,倒象是警察押送犯人!”我們當中的一位女同志不禁脫口而出。
事后,我從一位德國同學那里了解到,在西德,示威游行和集會要事先向警察局登記,得到警察局批準才行。為了維護游行隊伍的秩序和防止暴力行為,示威游行的組織者還必須事先告訴警方游行隊伍的路線及參加者人數(shù),以便警方到時派人跟隨監(jiān)督。聽了他的解釋,我才清楚:象西德這樣自稱是“高度民主”的國家,其實也并沒有游行示威者的自由。
二
慕尼黑的瑪麗亞廣場,是全市的商業(yè)中心,每天游客云集,摩肩接踵,到了周末,更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西德的一些政黨和顯赫人物,也常來此地舉行集會,發(fā)表演說,因此,這里也是該市的政治中心。
我們來到該市不久,聽人說那里周末常有街頭藝術家作各類有趣的表演。為了調節(jié)一下高度緊張的學習生活,我和一位同學前往廣場觀賞。當我們來到廣場時,只見廣場中央的勝利柱下,黑壓壓地圍著一群人,還有吉他伴奏的歌聲。我們以為,那便是街頭藝術家的演出了。然而,走到跟前才知道這不是街頭演出,而是一群示威青年。這些青年男女,背向柱子而立,手里舉的標語牌上寫著:“堅決反對在西德部署新式中程導彈!”“禁止一切核武器!”等口號。奇怪的是,在這群青年的外圍,還站著一圈武裝警察,他們不許觀眾和游人接近他們,也不讓他們散發(fā)傳單。十分鐘后,在刺耳欲聾的警笛聲中,開來了幾輛警車,把那些青年人都押上警車帶走了。西德法律不是明文規(guī)定有集會和發(fā)表言論的自由嗎?為什么警察要干涉這種和平宣傳呢?望著遠去的警車,我們感到困惑。
當天晚上,通過電視新聞了解到:白天那些被捕的青年,是一群和平主義者。因為他們事先未向警察局登記,便舉行集會作宣傳,警察當局以他們觸犯了“公共秩序法”為由,逮捕了他們,每人被罰款200馬克之后才獲釋放。
三
去年12月,一則新聞轟動了整個西德:巴登——符騰堡州州議會正式批準一項法律。其中規(guī)定,凡因破壞公共秩序(包括未經(jīng)登記便舉行示威、集會)、制造騷亂、強占房屋而同警察發(fā)生對峙、沖突者,在警察當局出動部隊平息或解決事端之后,必須支付警察“工作”的一切費用。具體講,警察為鎮(zhèn)壓示威群眾而動用的汽油費、交通工具和鎮(zhèn)壓工具折舊費乃至警察執(zhí)行任務時的工資,都得由示威者支付!“誰搗亂,誰就得付出代價!”——位議員得意洋洋地對電視記者說。當晚,電視臺評論員播放這條新聞時,半開玩笑地提醒大家:“今后,如果誰想上街游行,最好先看看你在銀行里有多少存款吧?!彼f,一個警察執(zhí)行任務時的工資是每小時38馬克,警察部隊每出動一次,至少得用7萬馬克。
這項法律條款的通過,大大限制了群眾性游行示威和集會活動。一位女士在接受電視臺記者采訪時抱怨說:“警察們常出動人員投入足球場上去制止擾亂秩序的球迷,可從來沒有提出過要讓那些瘋狂的球迷去支付警察的工資和汽油費;而對我們舉行的正義活動,卻要用苛刻的法律條文來限制,令人無法理解?!?/p>
聽了她的抱怨,我們不由得啞然失笑了。這位天真的女士忘記了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球迷們再瘋狂,也不會危及國家政治體制的安全;而任何“出軌”的政治活動,卻是要“危及國家安全”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