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 群
皮膚,最外層叫表皮,由形態(tài)不同的多層細胞組成,是人體最外面的屏障。中間的叫真皮,一般由兩層細胞組成,并有兩層血管網負責運輸。最里面的叫皮下組織,有大量脂肪散布在結締組織的網眼里,又有血管神經交錯環(huán)繞,從而構成海綿狀的緩沖地帶,它可以減輕外來的碰、撞、擠、壓,對內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皮膚里還布滿接受冷、熱、觸痛感覺的崗哨,叫做感受器,這些感受器在全身皮膚里是數(shù)以萬計的。按一般的皮膚面積1.75平方米計算,約有240萬個冷、熱、觸、痛感受器。它們可以把各種感覺迅速向中樞傳遞。
包裹全身的皮膚,其附屬的汗腺、毛孔隨著天氣冷熱伸縮開放,使體溫控制在37℃左右。汗腺每天約排汗500~1000毫升,但量的變化很大。汗液中98~99%是水,其余為有機物,如尿索、尿酸、乳酸等;還有無機鹽,如氯化鈉等。汗腺的排泄和腎臟是相互補償?shù)?。天冷時,出汗少,尿量多,天熱時,出汗多,尿量減少。腎功能低下時,汗腺能代償部分腎臟排泄功能,如尿毒癥病人的皮膚表面可堆積尿素而形成尿霜,就是這個道理。
除腹股溝、腋窩和足趾外,其它部份的皮膚由于汗液中的乳酸和皮脂腺所分泌的脂肪酸而呈酸性。這便是消滅細菌孳生的勁旅。同時,皮膚在向自然洞口延伸中,形成口腔、鼻孔等處的粘膜,所分泌的唾液、淚液等,還含有“溶菌酶”,也可以滅菌。
雖然皮膚能經受輕度的搔抓和摩擦,并可保護內部組織,使之避免或減少外界機械力的擠壓或震蕩。然而,在關節(jié)或骨的突出部位的皮膚,如長期臥床受壓,局部循環(huán)障礙,就容易發(fā)生褥瘡。皮膚雖然有輕度的隔絕熱和電的作用,但高溫、高電壓容易使之損傷。皮膚亦能阻止紫外線的穿透,但大量的照射,突然的曝曬,亦可造成紅腫或形成水泡。對一般化學品,皮膚有抵抗能力,但直接接觸高濃度的酸、堿或鹽類后,皮膚仍可被腐蝕,引起化學性損傷,其中尤以強堿的腐蝕作用較明顯。
完好的皮膚表面,存在著各種微生物,包括一些致病菌,但由于皮膚有防御屏障的功能,這些病菌就無法內侵,所以,皮膚是人體與細菌作戰(zhàn)的邊防。但如果皮膚表面不清潔,皮脂排泄不暢,就有利于化膿性細菌寄生和繁殖。尤其是夏天,容易引起毛囊炎或癤瘡。經常鍛煉身體,如夏季游泳,冬季戶外鍛煉,均是增強皮膚抗病能力的好辦法。小兒皮膚嬌嫩,抵抗力差,洗臉、洗澡最好用弱堿性肥皂。老人皮脂分泌減少,冬季皮膚易于干燥,可涂些油脂加以保護,避免搔癢。
附于皮膚的毛發(fā),是從皮膚下面的毛囊中長出的,每個毛囊都和一塊很小的豎毛肌相連。人在激動或受冷時毛發(fā)會豎起來,這就是豎毛肌收縮引起的。人體各部分毛發(fā)生長不一,如頭發(fā)平均壽命為2~4年,眼睫毛、眉毛的壽命為3~5個月,有的汗毛壽命更短。成人每天要脫落十到十二根頭發(fā),然后由從毛囊中生出來的新發(fā)加以補償,這種周期性的頭發(fā)生長,一般在三年左右,分批地生長和脫落而逐漸更新。
毛發(fā)的色素是在毛囊中產生的,人老了,或得了某種疚病,毛囊會減少或停止制造色素,于是毛發(fā)變成灰白,最顯著的是男人的胡須和頭發(fā)。毛發(fā)的主要作用是保護身體,猿人和原始人全身長著很長的毛,后來穿上了衣服,不再需要毛發(fā)來保護,所以毛就退化了,但毛發(fā)還有其他保護作用,如頭發(fā)可以保護頭皮不受陽光直射,減少碰傷,眉毛和睫毛能擋住汗水和異物入跟,鼻孔和耳朵內的細毛可擋住灰塵和蟲子等進入鼻腔和耳道內。近來又發(fā)現(xiàn)毛發(fā)的微量元素變化是人體各種變化的征兆,可以通過頭發(fā)的科學分析來診斷某些疾病。此外,毛囊在皮膚表面的開口毛孔,是細菌和外涂藥物進入皮膚的通道,故手術前應徹底消毒以防感染。因此,為了健康,必須注意保護皮膚和毛發(fā)。